,只有一排字:7月22
k405次车9点50到妻
这封电报连个抬
称呼都没有,也没有标点符号,符合当时拍电报言简意赅的要求。
因为电报是按照每个字收钱,字越多收的钱越多,大家都是绞尽脑汁,怎么简单怎么发,前提是对方要能从电报上读懂你要表达的内容。
可以说丁小甜也是拍电报的高手了,这封电报一个字的废话都没有,相当省钱。
丁小甜将会在七月二十
下午六点半上火车,在车上呆三十九个小时才能到达丈夫所在部队的城市。
那是一座省城,位于西北某地,古代有好几个朝代在那里建都,算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丁小甜要坐上这趟火车,需要提前出发去省城赶火车。
为了坐上这趟火车,她要在宜南县城的公共汽车站买一张长途汽车票,花上六个小时,坐汽车去省城。
所以,她一大早就要起来抱着孩子,背着行李出发。
拿到大后天出发的火车票后,丁小甜坐短途车返回光荣公社,再走路回前进村。
回到家后,她也没先去新屋那边接孩子,而是用温水好好洗了个
和澡,今天把她热惨了,也累着了。
这一整天,从早上起来坐上公社赶集的
坐的牛车去了公社,又坐短途车从公社去宜南,宜南县城的火车票代办点排队一个多小时买到票,中午饭都顾不上吃,就往回赶。最后到了公社,又错过了回村的牛车,只好走路回家,一走就是两个多小时,不累才怪。
洗完澡换了衣服一看钟,都快五点了,她又赶忙准备晚饭。
今天累了一天,她就想吃点儿清淡的,于是煮了绿豆稀饭,炒了个苦瓜,给孩子蒸了一碗
蛋羹。
忙活完了,她去新屋那边接孩子,顺便把自己定了火车票,什么时候要走的事
告诉了母亲。
还有她走之后,麻烦母亲帮忙喂
以及捡
蛋。
她的小
仔已经长大,今天早晨开始生蛋了。
由于丁小甜喂给
仔们的都是好水好食物,所以它们长得飞快,一天一个样,很快就长大,开始生蛋。
“什么,你养的
已经下蛋了?这才多久啊,两个月不到。你的
怎么长得那么快?”唐玉香一听也是有些吃惊地问。
“今天早晨才开始生蛋,早晨去
窝喂
食和蚯蚓给它们吃的时候,在
窝里发现了五个
蛋。有五只
开始下蛋了,要不了几天,其它的
也会下蛋的。我想它们长得快是因为我喂得好,才长这么块。”
“喂得好?你就只是给它们吃了不少你养的蚯蚓,就能长这么快,那我下次养
也要找你传授经验了。”
“好啊,妈你要学,我就全部教给你。”
两母
说笑了一阵儿,唐玉香就说自己给
婿炒了几斤花生,还有从她泡的盐蛋里面拿出来十个,这是丁家
的心意,让丁小甜带给
婿吃。
丁小甜没推辞。
唐玉香去把炒花生和十个咸鸭蛋拿出来,
给丁小甜,这些东西都在一个竹篮子里。
正好她拿给丁小甜的时候,丁建军等
下工回来了。
李珍月看到那些东西就不太高兴,招呼都没跟丁小甜打一个就进屋了。
丁建军看到,就问这是不是给妹夫带的东西,还问丁小甜是不是定下来哪天走了。
丁小甜告诉他:“大哥,我定了二十号的票,去省城坐火车。”
丁建军“哦”一声,说:“那,到时我送你。”
李珍月拿了毛巾正在擦汗,听到后就不快地说:“让建国去送不行吗?建国每天上工只有五个公分,你是九个公分,耽搁了划不来。”
“我一个
都可以,不用谁送。”丁小甜忙说。
丁建军:“那怎么行,你都没出过门,连省城都没去过,更别说坐火车了。我要是不把你送上火车我不安心。再说了,我们家就只有我跟着爸爸去过省城,还坐过火车。”
丁小甜的爸爸活着时,有一年一个战友家属拍了电报来,说战友病危,战友想见他,让去见一见。
丁解放的那个战友跟他一起在朝鲜战场战斗过,结下了
厚的战斗友谊。
接了电报,他就带着大儿子,当时只有十二岁的丁建军去了。
所以,丁建军才会说他是丁家唯一的一个去过省城坐过火车的
。
他这样一说,唐玉香也赞成让大儿子送丁小甜去省城上火车了,她也担心没出过门的丁小甜出个意外,会赶不上火车。至于小儿子丁建国,她认为他年龄小,又没出过远门,让他去送丁小甜也不放心。
李珍月看到婆婆和丈夫一条战线,她又被挤到一边了,相当不高兴,扔下帕子回到屋砰地一声把门关了。
对于这个大嫂,丁小甜也是烦了,这次就没有推辞不让大哥送自己了。
尽管她完全可以自己搞定坐火车,毕竟她是重生之后的丁老太,六十八岁的丁老太怎么可能没出过门儿,没坐过火车。不是吹,她可是连飞机也坐过,连国外,什么伦敦
黎都去过的
。
只不过,搁在现在,她又要抱孩子,又要拿行李,上车下车的,又是长途,如果有大哥帮忙拿东西,跑跑腿什么的,她也要轻松些。
丁小甜就大声说:“那就先谢大哥了,等从部队回来,我请大哥喝酒吃顿好的。”
丁建军笑着摆手:“不用,不用。”
屋子里传来一声脸盆哐当一声摔到地上的声音。
唐玉香和丁建军听了皱了皱眉,丁小甜却是当没听到,抱着孩子回老屋那边了。
回老屋那边丁小甜跟
儿秀琳一起吃了晚饭,正在灶房里洗碗呢,门
突然传来一个陌生男
的声音:“丁小甜同志……”
丁小甜放下碗,转
去看是谁。
只见门
站着一个穿着白衬衣,蓝色裤子的斯文的年轻男
。
这个男
,丁小甜认识,就是很多天前,自己带着三妹、四弟、
儿秀琳一起去照田
,那晚经齐运凯介绍,见过一次面的上海男知青李志文。
在自己知道三妹跟知青点的知青来往,还去见过潘晋原之后,她曾经去找过李志文,让他转告潘晋原,让潘晋原别远着点儿自己三妹,丁家不赞成他们来往的话。
一晃大半个月过去,李志文找来,又会说什么呢?
丁小甜:“小李啊,你等等,我把碗洗完。”
话一出
,才觉得有点儿不妥当,现在自己的年纪比李志文大不过两三岁,居然叫
家小李,而且小李,这种称呼听起来好像两个
关系比较近一样。
李志文听丁小甜这样称呼自己,显然也是没想到,愣了一愣后,他微微一笑,说:“好。”
丁小甜却觉得尴尬。
她转回
来继续洗碗刷锅,洗刷完了,她解下来腰间系的围裙,拿在手里走了出去,对站在灶房门边的李志文说:“李志文同志,咱们去屋里说话。”
说完,领着他去了自己住的那间屋正对着大门的桌旁坐下。
坐下之后,丁小甜开门见山问他:“李志文同志,你有什么事
吗?”
李志文望着丁小甜,好一会儿才说:“也没什么事,就是来告诉丁小甜同志一声,我那个同学潘晋原说,他跟你三妹是正常来往的男
青年。希望你这个做二姐的不要担心,不会有什么事
发生。就算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