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杨毅这次的检查的目的主要是要确定有无骨折或脱臼的可能,还有韧带损伤的程度,以决定下一步之治疗方法。
杨毅活动了几下李刚受伤的脚踝,询问著疼痛情况并确定了压痛点的位置、肿胀的程度、关节是否畸形。
接著杨毅又做起了内翻及外翻的试验,他将踝关节内翻,检查外侧韧带损伤程度,再将踝关节外翻以检查内侧韧带损伤程度。
然后杨毅一手握住踝关节上端向后推,同时另一手握住足跟向前拉,不断的和李刚没受伤的右脚做比较,检查活动的范围是否变大。
检查完毕后,杨毅慢慢的说道:“你这次扭伤算是不轻,但是也不是很严重,治疗需要分阶段来治疗,美国一位医师曾经提出一个相当清楚的治疗过程。”
踝关节受伤到完全康复共分为七个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从受伤到肿胀不再增加为止。
第二阶段,从肿胀不再增加至正常走路不痛为止。
第三阶段,从正常走路不痛至肿胀完全消失为止。
第四阶段,从肿胀完全消失至百分之七十五的踝关节各方向活动度都不痛为止。
第五阶段,从百分之七十五的踝关节各方向活动度都不痛至恢复百分之七十五的肌力为止。
第六阶段,从恢复百分之七十五的肌力至各方向的踝关节活动度都完全不痛为止。
第七阶段,从各方向的踝关节活动度都完全不痛至恢复百分之百的肌力为止。
“我建议你可以回去采取几种复健治疗的方法,我帮你先写下来吧!”
杨毅说著,拿起笔在一张纸上迅速的写著。
一、冰敷,用碎冰或冰水装在塑料袋里,醒著时每四小时敷盖在受伤部位二十分钟。
二、抬高,不需活动时,就把受伤的踝关节抬高,至少要比腰部更高才有效。
三、压迫,用弹性绷带包住受伤部位,不可太松或是太紧,太松无效易脱落,太紧脚趾会肿麻,妨害血液循环。
四、拿拐杖,拿拐杖可以帮忙走路,让受伤的脚完全不著地,或在不痛的范围内略微著地支撑体重,但是脚趾不可以先著地,因为这样脚板朝下时容易再发生内翻性扭伤,必须像正常走路一样,让脚跟先著地,然后才是整个脚掌著地。
五、水疗,使用冷热交替式水疗。
方法如下,先将患部浸在摄氏三十八至四十度的热水中,在不痛的范围内活动四到六分钟,立刻改浸在摄氏十到十六度的冷水中一、两分钟,再回到热水中活动,如此冷热交替各做五次。
最后一次必须浸在热水之中,完毕后将患部抬高,活动五分钟,然后绑上弹性绷带,以上动作为一次完整的“冷热交替式水疗”,每天做二到三次后,约一、两周可完全消肿。
原则有三:第一次和最后一次都要浸泡在温水中。
浸在温水中时最好一边活动脚踝,但是仍要在不痛的范围之内活动。
浸温水的时间要比浸冷水的时间长。
六、活动脚,在不痛的范围内,要尽量做各方向的脚踝活动,譬如上下活动或左右活动,也可以当作在练习写ABCD等字母的活动。
七、保护,走路时须用固定用之贴布来保护脚踝,一般人可用护套来代替。
八、对抗施力,用自己的手施力于脚踝,然后用脚踝的力量来对抗它,不要被手扳动。
九、等张运动,用脚踝的力量对抗外加的橡皮圈阻力,等于是一种肌力训练。
十、等速性肌力运动,利用特殊的“等速运动”训练机,来加强脚板向上、向下、朝内、朝外的各方向肌力。
十一、快走,在不痛不跛的情况下,可任意加快走路的速度,但是仍需注意让脚跟先著地。
十二、跑步,由慢跑开始,逐渐增加跑步的速度,最后可以短跑冲刺。
十三、四十五度式的绕圈跑,以二十公尺的距离当作是一个8字型的长度,做转弯四十五度式的绕圈跑,速度由慢而快。
十四、九十度式的绕圈跑,以十公尺的距离当作是一个8字型的长度,做转弯九十度式的绕圈跑,速度由慢而快。
杨毅写完后,把纸交给了李刚,吩咐道:“只要按照上面写的回去慢慢的复健,应该就没什么大问题了。”
李刚接过纸,看着上面漂亮的字迹和清楚的笔记,十分高兴,一边不断的道谢一边走了出去。
杨毅看着李刚走出去,暗暗的笑了起来,幸好之前自己在武安市人民医院的外科待过一段时间,无意间学了不少有关外科的知识,要不然还真的不好蒙混过关,而且让自己看过病的人都会感激自己,无形中卖出去了很多人情,以后自己在这个厂里也会更加好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