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站着就行了。弓箭对他们的伤害简直微不足道,许多甲士身上插满了箭杆,但依然毫无伤害的挥舞着长戈,催促着战车推进。
牵引战车的是两头牛、两匹马。春秋以来。战马的系驾方式已经改良为胸式。而西方一直还是颈式系驾,皮带压迫马的颈部气管,使的战马跑得越快,呼吸就越困难。受罪得很,没法发挥潜力。据说是占四只后,成吉思汗的大军西征,才把胸式马匹挽具传到欧洲。
这些战马与牛身上披的也是重甲。
齐军战车行进的速度虽然不快。但他们一直在不断前进。
近了,齐军第二彻、驾驻战车的御戎一声口哨,整齐的一甩鞭子,鞭梢在空中发出一声呼啸,狠狠的抽向了对面的骑兵。
由戎秋人组成的部族附从骑兵师。毕竟没有接触过中原车战,对御戎这手惊扰对方战马的战术猝不及防,刚才缠战许久骑兵师也没有出现重大伤亡,但这会儿,却让御戎的马鞭抽下去十几个人。
战场上,齐军的御戎从驾车位置上站起身来,他们一手牵着自己战车的马缰,一手挥舞着鞭子,尖鞭在空中发出清脆的鞭花声,猛烈的炸响让赵氏骑兵的战马惊的扬起了前蹄,将马上的骑士掀翻在地。
齐军的战车继续前进,对面落马的赵兵穿的盔甲比较轻薄,受伤不重的士兵爬起身来向后跑。重伤的士兵只能躺在地下,看着车轮逐渐逼近。
军鼓又响,战车上的甲士扬起了巨盾,车右从战车上的兵袋里取出了弓箭,开始奋力射击对面赵军的号角响了,依旧在缠战的附从师第三旅开始撤退,与齐国人的距离越拉越远。
战车上的车右都是选拔出来的射箭高手,他们射击起来。比士兵的技术高超,弓弦响过,百余位赵氏骑兵阵中,有的人被上插着箭继续奔跑,也有的人翻身坠马。
“该我了!”武清一声大喊,领着休整好的其余旅扑上来,这股骑兵手里拿着短枪,枪杆斜斜的举在耳边,一边奔驰一边做出投掷的准备。一名齐国车右高声呐喊:“掩护我!”
战车上的甲士立玄举起了巨盾。车右张弓搭箭,嗖的一声飞快的射出一箭,这箭直奔武清而去,武清见到箭杆飞来,他并不停顿,只是稍稍扬起牵引马缰的左手,用手臂护住了咽喉。
锁的一声,这支箭撞在武清手臂上一个形似墨鱼瓢的梭形装置上,箭杆被撞飞,武清随即放下了遮脸的手臂,大吼一声:“投枪!”
战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