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最新网址:www.wkzw.me,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龙腾小说 > 辣文肉文 > 红顶位面商人 > 五德玄奇编年史——中国历代王朝的德性下

五德玄奇编年史——中国历代王朝的德性下(2 / 6)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艳欲纵横 都市佳人 蓝莲花 神医赖药儿 不能分享的蛋糕 嗜金 神雕游侠 小村莲语 群美争后 官场柔情

,这北魏群臣多是些机关干部,最喜欢开会,解决问题与否倒还次要,最重要的是能过嘴瘾。当年北魏历代皇帝想迁都洛阳,这些大臣就嘁嘁碴碴聊了半天也没个定论,只好搁置。前两年拓拔宏因为多了句嘴,问祭祀太庙该用“禘”还是“祫”字来形容,又引得大臣们兴高采烈地又发帖子又灌水,折腾了半天也没结论,最后拓拔宏自己锁帖了事。现在既然皇帝开了新话题,大家岂能放过,于是纷纷引经据典,引发了一场大辩论。

最先站出来的是中书令高闾,他是个书生,文学青年出身,比较有学问。他说五德之说本自汉代开始,一共有三种说法,张苍认为是水德,贾谊、公孙臣认为是土德、刘向认为是火德;水德从逻辑上说不通,而土德则是把秦朝当成正统,都不足取,所以汉的火德应该是直接取代周的木德,这才合乎天理。以后魏土德代汉火德,晋金德代魏土德,赵水德代了晋金德,(前)燕木德代了赵水德,(前)秦火德代了燕木德。秦虽然不是我们灭的,但它灭亡的时候恰好我大魏始称帝,所以我们应当接替秦的正朔,火生土,咱们大魏还是土德。

听到他这么一说,旁边跳出二人,一个是秘书丞臣李彪,一个是著作郎崔光,他们都是拓拔宏身边的重臣,掌握着修史的大权,自然嗓门比别人大些。他们两个觉得,你高闾小P孩一个懂什么?老爷我是专门修史的,这方面我们才是行家。我大魏当年神元皇帝拓拔力微跟晋武帝司马炎是好哥儿们,后来刘聪、石勒肆虐的时候,本朝两位皇帝还帮过晋朝的忙,晋朝一直感恩不尽;后来平文皇帝抵抗过符坚,太祖灭掉了后燕,这才有了大魏的天下。无论赵啊秦啊燕啊全都是僭越之辈,是伪政权,不能算五德循环之内。魏有恩于晋,而晋朝灭亡的时候,正好又是平文皇帝兴旺的时间,那么继承晋金德的理应就是我大魏,应水德之象。再说了,晋灭后的六十几年里本朝服色一直都是黑色的,这难道不是天意吗?这实在就是天意呀!

简而言之,他们两个的意见就是我大魏当年跟晋有过渊源,理应继承其正朔,中间的那些朝代全不算————他们可真强,轻轻“不算”二字,就忽略掉了足足一百八十六年,奥运会都能举办四十六届了。这让当年的张苍都为之汉颜。

这两派各执一词,叽叽喳喳地吵啊吵啊,拓拔宏听的是头晕脑涨,也不知道听谁的好,末了摆摆手,缩着脖子说让大臣们都商量一下吧。这一下子,大家吵的更欢实了,从八月份一直讨论到了来年正月,足足五个多月,官僚作风实在不输后世宋代那群玩“濮议”的大臣。

最后,那一班大臣联名上了一份奏表,说经过组织仔细研究(废话,五个月了都),我们觉得还是崔老师说的有道理,大魏应该顺水德,以接替晋的金德。拓拔宏被他们闹的没脾气了,回旨说你们说什么就是什么吧。于是从这一年起,太和十五年,北魏不再是土德,而是水德,服色尚黑,总算是搀和进“五德循环”的次序里来了。

打那以后,北魏孝文帝拓拔洪算是见识到了那些家伙捣糨糊的能量。等到三年之后他想迁都的时候,就再也不敢搞民主讨论了。他先拉着一群老少爷们儿说咱们今天南征啊大家跟着我走,等到了洛阳以后全都走不动了,这拓拔宏才说既然大家都走到这里了,索性别回去了,就定都这里算了。事实既成,群臣没奈何,只好答应。从此北魏定都洛阳,进一步汉化,逐渐走向强国之路。这幸亏是先斩后奏,若是拓拔宏按老办法让他们商量,恐怕这历史就得改写了。

孝文帝迁都后三十四年,公元528年,契胡酋长尔朱荣入洛阳,杀了胡太后与元钊,另立了元子攸为帝(那时候拓拔氏已经汉化,改姓元)。公元530年,元子攸亲手杀了尔朱荣,尔朱荣的侄子尔朱兆又杀了元子攸,另立了元恭为帝。这时候在冀州的大军阀高欢发兵杀了元恭,击败尔朱兆,立了元修为帝。534年,元修跟高欢有了矛盾,就逃到了关中,依附另外一个地方实力派人物宇文泰。高欢没奈何,新立了元善为帝,迁都邺。而一年后,元修被杀,宇文泰找了另外一个皇室成员元宝炬当皇帝。于是经过这么一番乱七八糟的折腾,北魏出现了两个皇帝,就此分裂成高欢的东魏和宇文泰的西魏。

甭管这魏是东是西,毕竟都是魏,所以两魏名义上全部都是水德。可惜好景不长,公元550年高欢的儿子高洋废了皇帝,建立了北齐;而七年之后,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也废掉了皇帝,建立了北周。于是中原分裂,形成周、齐对峙的局面。

这样一来,问题就浮上水面了,魏只有一个,德只有一个,如今一分为二,这怎么算呢?这高洋、宇文觉都是出身,都有着天下英雄舍我取谁的气度,觉得自家才是正统,于是彼此都不理睬对方。北齐先宣称自己承魏水德,应木德,尚青;接着北周不甘示弱,也宣布自己为木德。

神奇的事情在这时候出现了:不晓得哪个变态出的主意,北周这个“木德”应的非常古怪,木德尚青,而北周的服色却是尚黑,是水德之色;他们又宣布实行古代夏朝的历法,而夏朝分明是金德;更离谱的是,宇文家自己公布的族谱里,最早的祖先是神农氏炎帝,炎帝却是火德…………这就完全彻底地乱了套。本来一朝一色,习为定制,到了宇文家就成了五颜六色的万花筒,除了黄土以外,四德俱全,倒也算得上是另类的行为艺术。对此我除了说声“靠”以外,就没别的评论。

靠归靠,这四彩斑斓的北周却真成就了一番霸业,在公元557年灭掉了北齐,统一北方,想来是上天也被这不按规矩出牌的宇文一族气糊涂了。

周武帝宇文护死后,他儿子宇文赟接替了皇位,就是周宣帝。这小子是个废柴,整天都在后宫嘿咻嘿咻,也不理国政。他有个妃子姓杨,这妃子的爸爸当然也姓杨……咳,咳……不说废话了,她父亲就是今后开创一代圣世的隋文帝杨坚。

宇文赟只在位两年,就在“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的后宫生活中累死了。他年仅八岁的儿子即位,辅佐朝政的自然就是身为外戚的杨坚。接下来的故事就算没听过这段历史的人也能想象的到,公元581年,杨坚废掉这个小娃子,自己做上了皇位,隋朝诞生了。

隋代的是北周,而后者本来“德性”就是乱七八糟的,于是这隋朝索性快刀斩乱麻,只认准了“木德”说事,别的一概忽略。按照五德相生,木生火,隋应火德。早年有人献过图谶,说“赤帝降精,感应而生隋也。故隋以火德为赤帝天子”,还有人看见一大堆龙满处转悠;甚至在杨坚收到禅让书的时候,有人看到一只朱雀降临在宫殿之上……反正都是老掉牙的符瑞桥段,总之能证明隋应火德乃是天命所受就成。接着就好办了,受禅,登基,宣布本朝火行,朝会之服、旗帜、牺牲尽尚赤,OVER。

有意思的是,此时江南的陈朝也是火德。从西晋灭亡开始,南北两边演变出两套彼此独立的五德循环次序,而且都自认来路正统,对方是僭伪;于是北边骂南边是岛夷,南边骂北边的是索虏,谁也看不起谁。然而造化神工,经过这几百年的轮回,这两条线的终点站“陈”与“隋”一南一北恰好都是火德,倒是巧合。究竟谁才是真命天子,就看哪家的火烧的更旺盛了。

公元588年,隋军南征,五十一万大军南下讨陈,兵临建康。没有人能够阻止陈朝的灭亡,就连隋军总指挥杨广自己也不能。大军杀入建康,拿住在藏在井底的陈后主,(井者水也,陈朝的火德天子躲到井里,你说那还能落着好吗?)从此中国经过三百多年的大分裂终于恢复了统一。而“五德循环”的两条分支在经历了各种各样的混乱之后,也终于合二为一,重新并到了一起…………谢天谢地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本站必读
新书推荐: 乱伦高中 裁员:57岁中年男的夏天 渴望被爸爸的大鸡吧抽插 与COSER学妹陈若璇的相识,用大肉棒抚慰受伤的闷骚少女的内 每天一个H能力 一直在你身边 冬日暖阳 禁果熟透时——血缘之下 爱你 仙宗母女同堕魔修茎下沦为母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