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速全文字在线阅读!
路上,刘恭带着刘备缓缓而行。龙腾小说网 Ltxsfb.com
刘恭看着身边的侄儿,笑道:“张飞那小子似乎很讨你喜欢?”刘备少年老成,格稳重,在楼桑刘家也只是和刘恪偶尔玩闹,刘恭已经许久未曾见刘备和一个小孩子待这么久了。
刘备不好意思的笑笑,叔父的眼光向来是这么敏锐:“嗯,张大郎挺活泼的,叔父与宽夫叔父谈话,我闲来无事,逗逗他也不错。”
刘恭心中便一叹,想起刘备小时候也是极活泼的,整天跑来跑去的闹腾,典型的顽童一个。可惜自家哥哥过去世后,便很少见刘备笑了,更多的是沉默。刘恭忽然感到有些伤感,他觉得有些别扭,便转移话题,道:“五郎,可知今带你见张宽夫是为何事?”
见刘备欲言又止,刘恭豪声道:“你猜得不错!花二那一伙,便是我杀的!我与你张叔父各带了一队
马,抢货杀
。此事极为隐秘,楼桑之中,除了你元起叔父,便谁
也不知。”说到这里,刘恭便笑着看了刘备一眼,满是慈
:“想不到却被你这小家伙看
!”
刘恭双手倒负,大步而行:“昔年我弃文从武,待学有所成,便游历燕、代,结豪杰,磨砺自身艺业。当时于雁门相遇张宽夫,打了一场,未分胜负。后来他知我乃纵横幽燕的游侠,我亦晓得他是涿郡地面的绿林大豪。我等两
心有默契,素来井水不犯河水。此番若不是为了花二,我也不至于上门请他出手。”
“五郎,你可知我为何弃文从武?那是你叔祖的安排!我楼桑刘氏一脉传到如今,已是越见衰落。族中资源,不能重复费,有你父亲读书出仕便已足够,而我和你其他族叔,便奉命习武,守护家族的同时也
些没本钱的买卖。”
“非如此,不能保证家族的延续。刘氏族,老幼孤寡,皆须奉养。而楼桑外姓,多是昔年祖上之僮仆故吏,倘有急难,也不能抛却不管。这些年来,你叔祖是拆了东墙补西墙,勉力维持到如今。已经是心力
瘁,衰老得不行。”
“五郎,我观尔之同辈,大多鲁钝,只有你少年早慧,英姿绝群。将来振兴家族,光耀门楣一事,只怕也要落在你的肩上。我今之言,你要牢牢记住。如今这个世道,逐渐衰败,盗匪、灾害、蛮族,此起彼落。而朝堂诸公,不喜实务,专好清议。与外戚、宦官争权夺利,不顾我等小民的死活。我看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这基业,也差不多到气数了。”
“五郎,这个艰难的世道,小当道,而海内俊杰却郁郁不得志。我与你张叔父,若是得遇明主时,如何肯荒废一身艺业,待在
莽之中,做些见不得
之事?千万要记住,个
的力量再大、智慧再
,也没有一个家族的力量大。只有团结族
,齐心一致,方可在这世道生存下去。否则一个
的话,就算如霸王那般的伟丈夫,也只是如无根之浮萍罢了。。。。。。”
“。。。。。。你道张宽夫世代豪绅,为何他也些绿林买卖?最近十数年,不是涝便是旱,夹有螟蝗之灾。他就是万亩良田,也抵不过天地之力。更何况他家大业大,不多想些法子,如何维持他家的脸面?不习得一身艺业,不多蓄养些游侠剑客,如何打消那些居心叵测的
对他家财的觊觎。。。。。。”
“。。。。。。像那陈蕃、窦武、张俭等一般物,好作大言,又喜虚名。负天下之厚望,居三公之名爵,却除不了几个阉宦。若是我大权在握,早就率了卫士把那些阉
除得
净净,保证一个不留。什么三君八顾,什么一世之所宗,通通都是扯蛋。此等
只能做个清议之客,却偏偏又不自知,到最后,不是身死族灭,就是亡命四海。五郎,你将来若是出仕,万万不可学他等行径。跟你老师卢植一样埋
做事既可,不要参与政争。否则一个不慎,便会引来灭门之祸。切记切记!”
一路之上,刘恭说了许多。刘备听得也是惊讶连连。一些之前埋心底的疑问也渐渐解开。比如刘恭经常神出鬼没,隔三差五的便不在家。又比如他和刘恪在涿县打完架回来,刘恭知道后,族中却无一丝反应。当时刘备还有些失望呢。毕竟小孩子在外被欺负了,大
出
都是很正常的。何况楼桑刘家
多势众的。原来叔父一直憋着
气
在静待时机。至于叔父与张博些绿林买卖,刘备毫不奇怪。幽州地处边地,民风彪悍,纵然罢了郡国兵,此地游侠儿也是多得惊
。光武帝罢天下郡国兵,相对来说就是绝了一大部份武者的进身之阶。这些
又不甘心待在家里种田,那么打家劫舍实在是太正常了。
而且边郡蛮族常常侵,边郡子民向来都是拿起武器杀贼,放下武器种田。对刘家和张家半耕半匪,刘备是见怪不怪。黑暗是永远都存在的,这附近大族,哪家不
见不得
的事?只要不太伤天害理,残害无辜,就算是万幸了。
刘备知道叔父把如此多的隐密说给自己听,心中只怕是极看重自己的。也把自己当作成年一般看待了。心中欣喜的同时,不由又感觉到一丝丝压力。家族啊,自己的父祖先为了家族的生存,一直在不懈努力,到如今,也是该自己贡献一份力量了。
熹平五年正月二十,年刚过完,朝堂又开始吵架了。事起去岁五官郎中冯光和沛相上计掾陈晃,他俩上奏说:“历元不正,故妖民叛寇益州,盗贼相续为害。历当用甲寅为元而用庚申,图纬无以庚申为元者。近秦所用代周之元。太史治治历郎中郭香、刘固意造妄说,乞本庚申元经纬明文,受虚欺重诛。”
这是什么意思呢,大概就是说历法用错了,所以天灾祸不断,历法都是以甲寅年为元开始的,从来没有听说用庚申为元开始的。治历郎中郭香、刘固说了假话,让他们把经纬图谶拿出来证明,不然就是蒙骗天下,要重诛之。
先秦用《颛顼历》,汉承秦制,也是先用这个。到了汉武帝,觉得这个历法有不准了。就命司马迁等史官、星官重新制订历法,这就是用了一百八十余年,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太初历》,后来到了东汉章帝,觉得一百多年过去,太初历又渐渐不准了,于是又用《四分历》一直用到如今。冯光、陈晃这俩一上疏,可算是捅了马蜂窝了。
制度历法的可不光是太史台的星官,还有朝野各路通天文历法的高手。你这样一指责《四分历》,得罪的
可多了去了。从去年一直吵,吵到今年都没结束。
皇帝也没辙,他也不懂这个啊。两帮吵来吵去,他也烦,就让懂历法的群臣去司徒府议论,出了最后结果通知他一声就行。
然后就有无数
出来骂冯光、陈晃了,包括名士蔡邕。因为历法用元,太多了。《颛顼历》用元乙卯;《太初历》用元丁丑;《四分历》用元庚申,所以说历法只能用甲寅年做为开始,其他年都不行这个观根本就是错的。甲寅年做为开始的历法乃是殷历。当初汉武帝刚开始启用《太初历》的时候,用元丁丑,改十月岁首为正月岁首,采用二十四节气,当时也是满朝堂的争来吵去。于是就用《太初历》来效验,结果实践果然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太初历》无一漏失,于是颁布施行。现在你拿这个庚申元来说事,岂不是说之前的《太初历》也错了?
太史令,议郎,尚书,谏议大夫,一个个的你方唱罢我登场,据理力争。太史台的一帮,又硬又倔。技术官员向来是没有一个
有好脾气,虽然官低禄少,但你一旦开始怀疑他的专业
,他便恨不得和你拼了老命。太史台的一帮星官就是如此,每次吵架都是脸红脖子粗,他们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