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胜迹冀传来叶。一旦灰烬何可为怀。况诸外道快心相贺。王曰。以此观之。如来所说诚也。外道异学守执常见。唯我大师无常是诲。然我檀舍已周心愿谐遂。属斯变灭。重知如来诚谛之说。斯为大善无可深悲。于是从诸王东上大窣堵波。登临观览方下阶陛。忽有异人持刃逆王。王时窘迫却行进级。俯执此人以付群官。是时群官惶遽不知进救。诸王咸请诛戮此人。戒日王殊无忿色。止令不杀。王亲问曰。我何负汝为此暴恶。对曰。大王德泽无私中外荷负。然我狂愚不谋大计。受诸外道一言之感。辄为刺客首图逆害。王曰。外道何故兴此恶心。对曰。大王集诸国倾府库。供养沙门镕铸佛像。而诸外道自远召集不蒙省问。心诚愧耻。乃令狂愚敢行凶诈。于是究问外道徒属。有五百婆罗门。并诸高才。应命召集。嫉诸沙门蒙王礼重。乃射火箭焚烧宝台。冀因救火众人溃乱。欲以此时杀害大王。既无缘隙。遂雇此人。趋隘行刺。是时诸王大臣请诛外道。王乃罚其首恶余党不罪。迁五百婆罗门出印度之境。于是乃还都也。城西北窣堵波。无忧王之所建也。如来在昔于此七日说诸妙法。其侧则有过去四佛坐及经行遗迹之所。复有如来发爪小窣堵波。说法窣堵波南临殑伽河有三伽蓝。同垣异门。佛像严丽僧徒肃穆。役使净人数千余户。精舍宝函中有佛牙。长余寸半。殊光异色朝变夕改。远近相趋士庶咸集。式修瞻仰日百千众。监守者繁其諠杂。权立重税。宣告远近。欲见佛牙输大金钱。然而瞻礼之徒寔繁其侣。金钱之税悦以心竞。每于斋日出置高座。数百千众烧香散华。华虽盈积牙函不没。伽蓝前左右各有精舍。高百余尺。石基砖室。其中佛像众宝庄饰。或铸金银。或镕□石。二精舍前各有小伽蓝。
伽蓝东南不远有大精舍。石基砖室。高二百余尺。中作如来立像。高三十余尺。铸以□石饰诸妙宝。精舍四周石壁之上。雕画如来修菩萨行。所经事迹备尽镌镂。
石精舍南不远有日天祠。祠南不远有大自在天祠。并莹青石俱穷雕刻。规摹度量同佛精舍。各有千户充其洒扫。鼓乐弦歌昼夜无徙。
大城东南六七里殑伽河南有窣堵波。高二百余尺。无忧王之所建也。在昔如来于此六月说身无常苦空不净。其侧则有过去四佛坐及经行遗迹之所。又有如来发爪小窣堵波。人有染疾至诚旋绕。必得痊愈蒙其福利。大城东南行百余里至纳缚提婆矩罗城。据殑伽河东岸。周二十余里。华林清池互相影照。
纳缚提婆矩罗城西北殑伽河东有一天祠。重阁层台奇工异制。城东五里有三伽蓝。同垣异门。僧徒五百余人。并学小乘说一切有部。伽蓝前二百余步。有窣堵波。无忧王之所建也。基虽倾陷。尚高百余尺。是如来昔于此处七日说法。中有舍利时放光明。其侧则有过去四佛坐及经行遗迹之所。
伽蓝北三四里临殑伽河岸有窣堵波。高二百余尺。无忧王之所建也。昔如来在此七日说法。时有五百饿鬼。来至佛所闻法解悟舍鬼生天。
说法窣堵波侧有过去四佛坐及经行遗迹之所。其侧复有如来发爪窣堵波。自此东南行六百余里。渡殑伽河南至阿踰陀国(中印度境)。
阿踰陀国。周五千余里。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谷稼丰盛华果繁茂。气序和畅风俗善顺。好营福勤学艺。伽蓝百有余所。僧徒三千余人。大乘小乘兼功习学。天祠十所。异道寡少。大城中有故伽蓝。是伐苏畔度菩萨(唐言世亲。旧曰婆薮盘豆译曰天亲讹谬也)数十年中于此制作大小乘诸异论。其侧故基。是世亲菩萨。为诸国王四方俊彦沙门婆罗门等。讲义说法堂也。
城北四五里。临殑伽河岸大伽蓝中有窣堵波。高二百余尺。无忧王之所建也。是如来为天人众于此三月说诸妙法。其侧窣堵波过去四佛坐及经行遗迹之所。伽蓝西四五里有如来发爪窣堵波。
发爪窣堵波北伽蓝余趾。昔经部室利逻多(唐言胜受)论师。于此制造。经部毘婆沙论。
城西南五六里。大庵没罗林中有故伽蓝。是阿僧伽(唐言无着)菩萨请益导凡之处。无着菩萨夜升天宫于慈氏菩萨所受瑜伽师地论庄严大乘经论中边分别论等。昼为大众讲宣妙理。庵没罗林西北百余步有如来发爪窣堵波。其侧故基。是世亲菩萨从睹史多天下见无着菩萨处。无着菩萨健驮逻国人也。佛去世后一千年中诞灵利见承风悟道。从弥沙塞部出家修学。顷之回信大乘。其弟世亲菩萨于说一切有部出家受业。博闻强识达学研机。无着弟子佛陀僧诃(唐言师子觉)者。密行莫测高才有闻。二三贤哲每相谓曰。凡修行业愿觐慈氏。若先舍寿得遂宿心。当相报语以知所至。其后师子觉先舍寿命。三年不报。世亲菩萨寻亦舍寿。时经六月亦无报命。时诸异学咸皆讥诮。以为世亲菩萨及师子觉。流转恶趣遂无灵鉴。其后无着菩萨于夜初分。方为门人教授定法。灯光忽翳空中大明。有一天仙乘虚下降。即进阶庭敬礼无着。无着曰。尔来何暮今名何谓。对曰。从此舍寿命往睹史多天。慈氏内众莲华中生。莲华纔开慈氏赞曰。善来广慧。善来广慧。旋绕纔周即来报命。无着菩萨曰。师子觉者今何所在。曰我旋绕时。见师子觉在外众中耽着欲乐。无遐相顾讵能来报。无着菩萨曰。斯事已矣。慈氏何相。演说何法。曰慈氏相好言莫能宣。演说妙法义不异此。然菩萨妙音清畅和雅。闻者忘倦受者无厌。
无着讲堂故基西北四十余里至故伽蓝。北临殑伽河。中有砖窣堵波。高百余尺。世亲菩萨初发大乘心处。世亲菩萨自北印度至于此也。时无着菩萨命其门人令往迎候。至此伽蓝遇而会见。无着弟子止户牖外。夜分之后诵十地经。世亲闻已感悟追悔。甚深妙法昔所未闻。诽谤之愆源发于舌。舌为罪本今宜除断。即执铦刀欲自断舌。乃见无着住立告曰。夫大乘教者至真之理也。诸佛所赞众圣攸宗。吾欲诲尔。尔今自悟。悟其时矣何善如之。诸佛圣教断舌非悔。昔以舌毁大乘。今以舌赞大乘。补过自新犹为善矣。杜口绝言其利安在。作是语已忽不复见。世亲承命遂不断舌。旦诣无着谘受大乘。于是研精覃思制大乘论。凡百余部并盛宣行。从此东行三百余里。渡殑伽河北至阿耶穆佉国(中印度境)。
阿耶穆佉国。周二千四五百里。国大都城临殑伽河。周二十余里。其气序土宜同阿踰陀国。人淳俗质勤学好福。伽蓝五所僧徒千余人。习学小乘正量部法。天祠十余所。异道杂居。
城东南不远临殑伽河岸有窣堵波。无忧王之所建也。高二百余尺。是如来昔于此处三月说法。其侧则有过去四佛坐及经行遗迹之所。复有如来发爪青石窣堵波。其侧伽蓝僧徒二百余人。佛像庄饰威严如在。台阁宏丽奇制郁起。是昔佛陀驮婆(唐言觉使)论师。于此制说一切有部大毘婆沙论。从此东南行七百余里渡殑伽河南阎牟那河北至钵逻耶伽国(中印度境)。
钵逻耶伽国。周五千余里。国大都城据两河交。周二十余里。稼穑滋盛果木扶疏。气序和畅风俗善顺。好学艺信外道。伽蓝两所。僧徒寡少。并皆习学小乘法教。天祠数百异道寔多。
大城西南瞻博迦华林中有窣堵波。无忧王之所建也。基虽倾陷尚百余尺。在昔如来于此处降伏外道。其侧则有发爪窣堵波经行遗迹。
发爪窣堵波侧有故伽蓝。是提婆(唐言天受)菩萨作广百论。挫小乘伏外道处。初提婆菩萨自南印度至此伽蓝。城中有外道婆罗门。高论有闻辩才无碍。循名责实反质穷辞。雅知提婆博究玄奥。欲挫其锋。乃循名问曰。汝为何名。提婆曰名天。外道曰。天是谁。提婆曰我。外道曰。我是谁。提婆曰狗。外道曰。狗是谁。提婆曰汝。外道曰。汝是谁。提婆曰天。外道曰。天是谁。提婆曰我。外道曰。我是谁。提婆曰狗。外道曰。谁是狗。提婆曰汝。外道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