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在淮南的饥荒,居然比旱灾提前发生!
这违反了自然规律!是的,这听起来确实很难让相信。但你不能不佩服袁术在作死这方面的天赋。
首先是繁重的徭役,在这三国世,抓壮丁当兵是很常见的。就连自诩仁德的刘备,在援救陶谦的路上也抓过几千饥民当兵。
但袁术不仅狂抓壮丁扩充军队,而且频繁地征调民夫,以扩建他的寿春宫殿,或者来在各处修建行宫!仅仅以寿春宫为例,前后就至少抽调了十万民夫,但淮南的实在不争气,生的男的太少,满足不了袁术需求。于是袁术便征调童工
,满足他的穷奢极欲。
比徭役更可怕的是极高的赋税,这直接致使淮南的老百姓大都弃地逃亡他方。举一个例子,一户家一年只收获了十担粮食,但袁术收税就要收九担。九担也就罢了,关键层层官僚派发下来,收的就至少要二十担粮食。这还得了,一年种地到
,不吃不喝还得倒贴?
所以袁术仅仅当政淮南五六年,淮南的民众要么被政折磨至死,要么流亡他方。流失的
比之前所有发生在淮南的战
而导致损失的
都多好几倍,这才是真正的苛政猛于虎!
仅仅是这两条,就已经让淮南的民无法正常生活了。连吃都吃不饱,拿什么力气种地?
粮都不够,哪来的种子?所以饥荒先于旱灾
发,这也是
理之中的事
。
一路从汝走来,越是接近寿春,越看不见
烟。路过十个村庄,九个都是空的。肥沃的良田长满了野
,原本水网密集的河渠淤塞臃堵。这就是那个号称地广粮多的淮南?这就是那个号称
稠密土壤肥沃的淮南?
只是张绣的雍凉军一副冷漠的神色,因为他们的家乡比这个还惨烈!淮南再怎么说战较少,关中却只能用
间地狱形容,屠村!屠城!在关中简直是家常便饭。你不
震慑
的事
,都没脸说自己是西凉军阀。
但是张绣知道,淮南距离间地狱也不远了。要是说现在
政导致的
吃
的现象只是在偏远地区出现,今年后半年的天灾
祸将导致这种
间惨剧在整个淮南普及。
淮南去年的冬种根本没有种上多少粮食,看今年田地的颜色就知道了。但现在已经快到春种时节了,要是再不种粮食,饥荒必然发。
所以张绣在没有彻底剿灭袁术之前,必须完成三件事,以确保淮南度过这次饥荒。这其一就是拿下广陵郡,因为广陵在吴景治理下,钱粮况还算好。到时候还是可以支援粮食救济淮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