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辜鸿铭的聊天,周赫煊其实并不尽兴。龙腾小说网 Ltxsfb.com有好些话他都没说,一些观点也尽量模糊,因为讲出来会刺激到那个老儿。
看辜鸿铭那年迈老朽的样子,周赫煊生怕对方一个激动,就捂着胸趟地上咽气。
气死辜鸿铭,这个骂名周赫煊可不想背。
什么“以利谋国,以德治国”,说得太笼统了,而且不尽不实。
常校长也是以利谋国,他手下大大小小的新军阀和新官僚逐利,背后支持他的江浙财团也在逐利。最后的结局是为我,不管他
死活,国是谋到了,但却一塌糊涂。
我党的打土豪分田地也是以利谋国,在道德却在利的前,
心中都有高尚的追求,“利”才能归于一处。
周赫煊真正想说的是以法治国,辅以道德底线和利益驱动。但他为了反驳辜鸿铭的“德治”,不能把依法治国说出来,因为那老儿听了肯定胡搅蛮缠说不清,甚至还会批判周赫煊法家思想。
众所周知,辜鸿铭是儒家信徒,而儒家和法家又是死对。
倒是关于民族优劣的讨论,让周赫煊想起一本书。那本书叫《枪炮、细菌与钢铁》,荣获1998年美国普利策奖和英国科普书奖,并成为《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作品。
周赫煊在北大的接待宿舍里,提笔写下这本书前言。因为年代关系,里面的许多内容都需要修改,而且某些观点周赫煊也不完全赞同,他需要按自己的想法来解释——比如说关于中国的部分。
“前言
——辜先生的问题
对于世界上不同地区的各民族来说,在上一次冰期结束后的一万三千年里,世界上的某些地区发展成为使用金属工具、有文字的工业和农业社会,还有一些地区仍然保留着使用石器的狩猎采集社会……
近与辜鸿铭先生谈到了民族优劣
问题,他的观点是世界各民族皆有其特
,中国是
类历史上最优秀的民族。我认可他的观点,但谈到非洲及美洲、南太平洋的一些族群时,却出现了偏差。
为什么白能够制造现代工业品,而非洲的黑
却只能被
役,南太平洋的土著还是原始社会?
来自欧亚大陆的民族,以及仍然生活在欧亚的民族,控制着世界的财富和权利。其他民族包括大多数亚洲,却还未摆脱欧洲
的殖民统治,在财富和权利方面远远落后。还有一些民族,如澳大利亚、美洲和非洲最南端的土著居民,甚至已不再是自己土地的主
,遭到欧洲殖民者大批杀害和征服,有的甚至被赶尽杀绝。
因此,关于现代世界的差异问题,可以进行系统的阐述如下:为什么财富和权利的分配回事现在这个样子?为什么不是印第安、非洲
和澳大利亚土著杀害、征服或消灭欧洲
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回顾一下历史。从公元1500年开始……”
周赫煊确实有闲心写各种文章,武侠小说他都是找别录写的,《狗官》一个月只用
几万字的稿,报纸那边的工作也可以
给沈从文、李寿民帮忙负责。
《枪炮、细菌与钢铁》的原本行文太过啰嗦,周赫煊进行了大量简化。不过在关于中国的问题上,他准备展开篇幅来论述,他有信心写得比原作者更刻透彻。
里面关于种族主义的描述,周赫煊不需要像原作者那般忌讳,用大量文字篇幅来说明自己不是种族主义者。如今的国际社会弱强食,种族主义也很流行,没什么见不得光的。
这本书的内容概括起来就一句话:“不同民族的历史遵循不同的道路前进,其原因是民族环境的差异,而不是民族自身在生物学上的差异。”
周赫煊还决定在书的结尾处加一章私货,从中国的历史、文化、地理角度,阐述中国的未来发展道路,相当于《大国崛起·中国未来篇》。
此书在20世纪20年代拿出来,应该是极具震撼力的,因为许多观点都具有前瞻和开创
,各种考古数据也很详细。比如书中各种纵向和横向对比——
对植物的驯化:新月沃地(公元前8500年)、中国(不晚于公元前7500年)、英国(公元前3500年)、安第斯山脉(不晚于公元前3000年)、亚马逊河地区(公元前3000年)、中美洲(不晚于公元前3000年)、美国东部(公元前2500年)
后面还有对动物的驯化,以及陶器、村落、部落、金属工具、国家、文字、铁器出现的时间。
别的不说,把这些数据丢出来,就足够在世界考古界引起轰动。
20世纪初没有网络,信息流非常困难。这上面的许多数据已经有
在研究发现,但却没
将它们整合汇总。欧美的
况还稍好,亚洲考古学家们都是各
各的,出了成果也不会引起太大关注。
这是一部“类学”著作,而且杂糅了社会
类学、考古学、语言
类学几大分支的内容。
类学最初是专门研究
类解剖和生理学的,不过几十年前,开始出现针对社会
类学的研究,时至今
都未形成完善体系。《枪炮、细菌与钢铁》一书,扔到欧美
类学界,估计会让那些学者们彻底疯狂。
周赫煊在接待宿舍里忙活了一下午,总算把前言和第一、二章正文写完。
刚吃过晚饭,章太炎和他的弟子钱玄同、马裕藻、刘文典等便来拜访——钱玄同和马裕藻那天有课,并没有去车站迎接。
章太炎笑问:“听说辜老儿今天来了,你跟他谈了些什么?”
“还能有什么?”周赫煊无语地道,“他要搞孔子那套,当民国的孔子,提倡用和道德来感化社会。我只能顺着他说,要以利谋国、以德治国。”
“哈哈哈哈……”
章太炎大笑不止,笑得连眼泪都挤出来了。
钱玄同摇叹息,说道:“辜先生有些迂腐了,就连我这个一
扎在书堆里的
,都知道跟军阀讲道德是没用的。”
周赫煊说:“他当然也清楚。我猜他是见中国西化速度太快,把许多西方陋习也引进过来,所以才坚持老一套来警醒世吧。可惜也未免有抱残守缺之嫌,居然反对
解放,那丑陋的
小脚有什么好看的?”
“名士嘛,总得特立独行一些。”马裕藻颇为理解地说。
刘文典调侃道:“要说名士,咱们钱先生最近也成名士了。”
“别往我身上扯!”钱玄同白了他一眼。
“哈哈哈哈!”
众又是大笑。
周赫煊被笑得莫名其妙,连忙打听是什么况。
刘文典一解释,周赫煊才终于闹明白。
原来半个月前是钱玄同四十大寿,他年轻时曾说:“到四十就该死,不死也该枪毙。”
这话被好多记在心里,于是胡适、刘半农等
就来给他隔空祝寿了。众
为钱玄同写了讣告、挽联、挽诗和悼念文章,计划在《语丝》杂志出一期“钱玄同先生成仁专刊”。
钱玄同得知消息,被气得哭笑不得,打电话把胡适等大骂一顿,他的悼念专刊才最终取消。
专刊是取消了,其中内容却被南方的报纸知晓,于是将各种挽联和悼念文章登载出来,搞得南方的读者以为钱玄同真死了。
于是乎,钱玄同在南方的朋友,纷纷给他的家发来慰问电报。还有许多名
学者,特地写文章悼念钱玄同,历数他“生前”的学术贡献,那个悲哉痛哉、呜呼哀哉,看得
潸然泪下。
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