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其实很容易理解,隆美尔是个习惯“机动”的将领,他在进攻时会让部队动起来,防御时同样也会。更多小说 Ltxsfb.com
这就有点像廖耀湘在缅甸打的滚筒防御,滚筒防御是一条战线后接着一条战线,敌人在前线碰到的始终是敌人的防线,而隆美尔的防御却是一个地雷阵后接着一个地雷阵,摆在英军面前的始终是地雷阵。
当然,这地雷阵也不会像拉姆斯登说的那么简单,用炮弹轰一条路过去然后就可以突破了……这样的突破必然会产生一个问题,那就是部队必须按炮弹开出的路走,于是德国人就轻易的知道英军进攻的路线,接着就可以轻松的用炮火或是战机进行拦截或是大规模杀伤英军的有生力量。
更糟糕的还是,因为德军在空中力量上更具优势,所以英军要在夜里进攻,而在夜里进入雷区作战显然又是极其危险的。
“那么……”拉姆斯登问:“我们该怎么办呢?”
“我不知道!”张弛摊了摊手:“我早就警告过你们了不是?延误战机的后果,就是需要付出成倍的伤亡,甚至是失败!”
说着,张弛就自顾自的坐在一旁一边喝着咖啡一边看文件。
蒙哥马利和拉姆斯登对望了一眼,双方都看到了对方眼里的无奈。
但就算是这样,蒙哥马利和拉姆斯登最终还是制定出了一个进攻计划。
实际上这并不能算是什么进攻计划,因为它没有任何的新意,就是集结部队、炮火准备然后部队在坦克的掩护下发起进攻……没有侧翼迂回,也没有偷袭,就是简简单单的正面进攻,只不过因为蒙哥马利谨慎小心,把进攻的每一个细节都经过了周密的计划。
制定完这个计划后,蒙哥马利就把它给张弛看了下。
张弛只是微微摇了摇头,也难怪后人会评论蒙哥马利在北非是打一个“第一次世界大战类型”的仗,这简直就是一战堑壕战的翻版,区别只是飞机、大炮和坦克更先进了。
“齐普”是丘吉尔与蒙哥马利约好的表示进攻战役开始的暗语。
然后蒙哥马利的进攻计划就开始实施了,第八集团军的进攻部队在前一天天亮前就悄悄进入了集结地域,他们将在战壕里躺上一整天然后等到夜里天黑时才进攻。
这么做的意图很明显,就是为了战役的突然性。
但是在张弛看来,蒙哥马利这么做却是多此一举。
首先,德国人早就知道英国人会进攻而且做好了准备,就算知道确切的进攻时间又能怎么样呢?该做的德国人已经做了。
其次,德国人在防线前布下了十几公里纵深的雷区,战役突然性的意义又在哪里呢?不管有多突然,在英军排雷的时候,德国人都有充足的时间做准备。
反而是英联邦军的进攻部队,因为这个没有多少意义的战役突然性而要躲在高温的战壕躲上一整天。
而在这天上午,蒙哥马利举行了一个记者招待会,傍晚读了一会儿书,很早就睡了。
蒙哥马利的这个举动,是想告诉别人,所有的一切都在控制中,他把每个细节都安排好了,明天他一觉醒来就可以听到胜利的消息。
但事后证明蒙哥马利显然是过于自负了。
当然,其它人就无法像蒙哥马利那样“自信”,第八集团军及所属各军的指挥所和空军指挥所里,绝大部份官兵都毫无睡意,全都沉浸在紧张和兴奋之中等待着进攻时刻的到来。
拉姆期登则更多的是担心,他来来回回的在办公桌前走来走去,时不时的还会向张弛问上几句话,但张弛也无法给他什么答案……任何一场战争都是不会有确定的答案。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太阳终于落山了。
晚上九点三十分,一队队英联邦军士兵悄悄爬出战壕,借着月光向德国人的雷区慢慢前进。
坦克撤去了伪装,大炮缓缓昂起了粗壮的炮管,一场大仗即将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