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起窝在沙发里看了一下午的电影,顺便做了几次爱做的事,晚
上也没回家。国庆前两天,他在自己的书店办了个本市知名青年作家的联合签售
会,忙忙碌碌,更没空回家从容做饭给自己吃了。再加上昨天晚上王逸博小两口
请他吃火锅,细算下来,他已经有五六天时间没用过自家的炉灶了,冰箱里空空
如也,好像连牛奶都已经喝完了。
听巫晓寒的口气,接下来的国庆假期都要在他家过,那就还剩下整整五天六
夜,总不能总叫人家陪着自己吃外卖吧?沈惜又不是不会做菜,怎么可能如此怠
慢贵客喔?
采购完毕,返回巫家接上了巫晓寒,五点半多一点的时候,沈惜载着她回到
自己家里。巫晓寒不是头一回来,轻车熟路地将自己的简单行李放进客房。沈惜
让她在家里随意活动,自己一头扎进厨房,忙活起晚餐来。一个多小时后才招呼
她上餐桌吃饭。
「饿死啦!饿死啦!七点多啦!新闻联播都开始了,要是在我爸妈家,这时
候碗都洗好了!」巫晓寒一边笑眯眯地看着沈惜快步往来于厨房和餐桌之间,将
菜一盘盘端上桌,一边轻轻拍着桌子抗议玩闹。虽说表达的是不满,但瞧她满脸
开心的笑意,哪有半点生气的样子?
沈惜也不辩解,只是抱歉地笑:「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我手慢!」
巫晓寒本就只是傲娇地闹一下,在他第三次从厨房端菜出来时,就不想再玩
了,刚想提筷子,却见沈惜再次转身走向厨房,不由得有些惊讶:「还有菜啊?
你做了多少啊?这已经三个菜了,我们就两个人,吃不完的!」
沈惜很快又端出来一碗汤,再取出一瓶白葡萄酒,这才在桌边坐下。
餐桌上摆放着简简单单的三菜一汤:蚝油芥兰牛肉、西芹炒百合、葱香蒸蟹
和海带萝卜汤。全是些家常菜,说起来都不复杂,但看上去色泽丰富,绿、红、
白、黄、黑,搭配得煞是好看,热气蒸腾,香味扑鼻。
「哇!看不出你这么能干啊?」巫晓寒先夹了一筷百合,塞进嘴里,还没等
咽下,就对着沈惜不住点头表示赞许,又把筷子伸向牛肉。
「到了英国,想吃点好的,只能学着自己做。你也知道国外那些所谓的中餐
馆,究竟是什么味道。你别说你不是这样过的啊。」沈惜先给巫晓寒舀了一碗汤,
小心放到她面前,再分别给自己和她倒了杯酒。
「那倒是,我也是自己做的。」巫晓寒深有体会地点头,「只是没想到,你
一个大男人烧起饭来还像模像样的!我做饭也不差哦!这样,住在你家,多少也
该干点活,明天我来做,让你尝尝我的手艺!」
「好啊!」沈惜举杯祝酒,巫晓寒灿烂一笑,举杯回应。
一会开上几句玩笑,一会讨论某种菜式的做法,一会又说起几件读书时的趣
事,两人的这顿晚饭吃得开开心心,圆圆满满。
饭后,沈惜收拾完厨房和餐厅,巫晓寒已经洗过澡,换了身纯黑无袖真丝睡
裙,坐在沙发上翻着杂志。沈惜赶紧也去冲了个澡,回到客厅后,站在沙发边问:
「要不要喝咖啡?」
巫晓寒抬眼望着他,眼神中柔情万种,她轻轻摇了摇头,突然问道:「外面
是不是还在下雨?」
「啊?」沈惜一怔,反应迟了半拍。
「我想知道,外面还有没有在下雨?」
沈惜走到正门右侧床边,掀起窗帘望出去。
「还在下,雨很大。」
「我猜也是。室外风雨如晦,而我们刚刚享受完一顿丰盛的晚餐,洗过了澡,
舒舒服服地坐着,可以安心闲聊,我怎么觉得那么幸福喔?」巫晓寒微闭双目,
淡淡地感慨。
沈惜微笑不语。过了一会,巫晓寒像突然想起了什么,睁开双眼:「你还记
不记得?『风雨如晦』这个成语,是小学的时候你教我的。」
「是吗?」沈惜真的想不起这么一件小事了。
巫晓寒双手合十,放到唇边,微微摇头叹息:「你看,对同样的两个人,就
算是一起经历过的事, 记忆却不一样。我记了那么多年的事,你却一点都想不起
来了。」
沈惜在她身边不远处坐下。
巫晓寒沉默着,像在想什么重要的事,沈惜也就不开口,免得打扰了她。
「你和孙易峰还有联系吗?」
沈惜不太理解巫晓寒为什么这时突然提起她的高中男友。
「几乎没联系。大学的时候,有年暑假,办过一次高中同学会,见过一次。
后来我在英国的时候,又办过一次,但我没参加......」
「那次我去了,我那个时候已经从澳大利亚回来了吧。孙易峰那一次也没去,
我没见到他。我记得,高中时候你和他也算是比较要好的朋友,为什么后来一直
都不联系?是不是因为我啊?你这么讲义气?」
沈惜认真想了一下。
「可能真的是因为你吧......虽然,平心而论,当年的事很难说谁对谁错。你
们的恋爱,发生在我们都还那么年轻的时候。在那个年龄,我们自以为什么都懂,
其实什么都不懂;我们自以为最懂爱情,其实最不懂的就是爱情。那个年龄段,
很难说谁真的爱谁,更说不上谁辜负了谁。从理性来讲,我知道不应该因为他和
你分手,就不和他做朋友。这样好像有点幼稚。但是......这都是站在今天的立场
上,三十岁的我,回头看过去,才能这么淡定地说这番话。在我们十八岁的时候,
对于他那么无情地和你分手,对你造成的伤害,我是怪他的。」
巫晓寒歪着头,盯着沈惜的眼睛,嘴角稍稍上翘,有一丝难言的意味。
「怎么说喔?现在想想,孙易峰那时候可能真的很纠结。一方面他要专心读
书,准备高考;一方面又有了感觉,想能和你在一起。他没能控制住自己,主动
向你表白,和你谈了大半年的恋爱,可一到高三,高考的压力一大,成绩有了波
动,他最终还是果断地选择与你分手,全力备考。我可以理解他身上的压力,作
为从下面县里考进一中来的农村孩子,作为中考时的全市第三名,作为高中那几
年里常年的年级第一,所有人都在说他一定会考上清华,肯定有压力。在最关键
的时候,他选择集中精力,无可厚非。但他的选择让一个女孩子承担她原本不需
要承担的痛苦,这是我当时无论如何都说服不了自己去原谅他的。在这段感情里,
你没做错什么,相反,你付出了很多。好多次,放学后我们学生会留下开例会,
你都会呆在教室里等着和他一起走;很多个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