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赵铁蛋,小的和我同岁是个女孩,也是我的同学。
我们四个人从小就在一起玩,上学放学都是一起走的,铁蛋比我们都大,一
直像大哥哥照顾着我们,那时候我们四个感情挺好的。后来我姐上了初中,我妈
开始嘱咐我姐男女有别,尽量不要和比自己大的男孩子一起嬉笑打闹什么的,就
这样,我姐渐渐的对前院的铁蛋疏远了些。他也曾偷着问过我,为啥我姐不像小
时候那样跟着他在一起玩了。我那时候小啊,那懂的什么啊,我就对他说我不知
道啊,可没成想却挨了他两脚,我也打不过他啊,就哭鼻子回家了找我姐去了,
我姐把铁蛋给骂了,从哪件事以后,我姐就在也不理他了。
从上初中开始起,我姐的变化很大,尤其是张的一天比一天好看,成绩又好,
人也漂亮,喜欢她的男生可多了,她都不理会一心放在学习上。哪个时候,铁蛋
高我姐一届,总是在放学的时候尾随着我和我姐,怕有喜欢我姐的男生劫道,暗
中保护着她。还别说真遇到过几回不知深浅的小子,都被铁蛋给打跑了。
我心想,这赵铁其貌不扬的,一身发达的肌肉,看似没有头脑,但对女人很
上心啊,对雪娇尾随看似是保护,实际是清除异己啊。
我又给小龙点燃了一根烟,他吸了一口接着说道。从此以后学校就传开了,
说什么赵铁蛋是我姐的对象,再也没有男生敢来向我姐求爱了。可我知道,什么
对象啊。我姐从来就没答应过他,对赵铁蛋的任何举动都不予理睬。有一次,他
单独找我姐谈了一次,被我姐当场给拒绝了。
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这件事被传到两家人的耳朵里,他爸妈还主动单独
找我家谈了他家铁蛋和我姐的事,他们家认为两个孩子从小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
毕竟都是老邻居互相都比较了解,他们家也挺喜欢我姐的,就和我们家商量,希
望早点把这门亲事定下来,好「嘎亲家」。但被我妈婉言谢绝了。
我妈是个开明的人,深知两家关系非常要好,更知道这件事情处理不好会伤
到两家的和气,我妈就把没把话跟老赵家说死,就说孩子现在还小,学业还没完
成呢,等大一大在说吧,那一年我姐才不满15周岁。
虽然我爸妈是看着铁蛋长大的,但对铁蛋这孩子不讨厌也不怎么喜欢,那傻
小子给我妈的印象就是这孩子太发「闷」了,他们给赵铁蛋的评价是,这孩子过
日子肯定是把好手,但总觉得真要是把我姐给他们了他们老赵家,我妈还真有些
不甘心。
毕竟我姐当时上学时候成绩非常好,总是在校帮前十名之内,甚至老师一度
认为我姐的成绩完全可以考取省重点的县一中,只要进了一中就等于半只脚迈进
了大学的校门。可赵铁蛋这人爱打架爱惹事,学习又不咋地,指望他在学业上有
什么成就是不可能了,在学业上他人已经成了废了,我父母也看他没什么大出息。
所以,一直在回避着他们家的请求。
姐夫,如果当初我姐没辍学,估计考大学是没问题。在我们农村要是考出去
一个大学生可了不得啊。
小龙说到这,我也在想,雪娇父母做的对啊,那个做父母的不希望自己的儿
女有出息啊,难道非得让雪娇像他们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一辈子吗。
只要能考上了大学就有了新的出路,人生命运也就改变了。
(我心里也在想一些问题,假如雪娇当初没有辍学而是继续念书的话,现在
她又会是什么样子呢?雪娇的辍学,也让我想起了身边那些来自于农村大学同学
们的例子,他们靠着自己毅力和奋进的精神态度,的确改变了自己一生的命运。
假如雪娇也能步入了大学的校门,同时她也会躲过那场让她不愿提及的劫难。
我还想到了另一个问题,假如雪娇真上了大学,我们还会在茫茫的人还中相
遇吗?当时我还小,对一些事物的认知和理解的程度并不成熟。现在看来,缘分
早就是上天注定好的,只要是有缘分,无论你们身在何处,你们都会有一天会以
任何方式交织再一起。)
我笑着回到,可不是吗,我跟他说,我大学里的同学不少都是农村考出来的。
我还和他讲,考上了大学也就等于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同时,我也给小龙打气,
希望他以后也能上大学,要吸取他姐姐的教训。
小龙听我说完,又接着说,姐夫,你放心吧我会努力的。
我笑着对他说,一定要记住我刚才和你说的话,一定努力,别让你姐对你失
望,你知道吗?
小龙非常认真的回到,知道了。
我看着他非常认真的模样对他说,只要你努力了,你小子以后错不了。对了
小龙,你姐为什么错学很我说说。
小龙想了想又接着和我说。
发生老赵家提亲这件事发生以后,转过年的春天我姐就辍学了。至于为什么
辍学,姐夫别着急你听我和你慢慢讲。通过小龙的讲述我也对雪娇的很多过去有
了侧面的了解。
那一年春天雪娇家春耕种地,她爸被犁地的机器搅伤了腿住进了医院,当时
她家就乱套了,本来就没什么存款,还摊上这档子事,治病需要钱,种地需要钱,
两个孩子上学也需要钱,怎么办?她妈妈只好能向亲朋好友们发出了求救。老赵
家听说了她们家的事,并且第一个站出来拿出了四万块钱给雪娇的父亲治病。经
过大家齐心合力的帮助,他爸的腿逐渐有了一些好转。雪娇的父母非常感激所有
帮助过他们家的人,尤其是老赵家,从这件事后两家的关系更紧密了。
由于给雪娇的爸治病时,她家欠了不少外债,都是在左邻右舍和亲属处借的,
总共有十多万吧。当时的十万可不是小数目啊,那个时候她家的地少,一年就那
么点经济收入,也就能维持个温饱,她妈妈也算了一笔账,这些钱需要她家不吃
不喝五到六年时间才能还上,这么办?她妈妈也没招了,虽然借给她家钱的人都
不着急还。可他妈是个有志气的人,更明白一个道理,欠人家的永远都是欠人家。
在最无助的时候,她妈也曾想过老赵家提亲的事,这样一来,欠老赵家的也
就不用还了,还能减轻一些压力。可后来,雪娇妈妈一想,她这不是在卖女儿吗,
难道非要拿女儿一辈子的幸福做交易吗?她妈心一横也打消了这个念头。
后来,为了多挣些钱还债。她妈一狠心,就不让雪娇继续上学了,跟着他们
老乡出来打工了。雪娇当时也哭过闹过,可现实很残酷,面对躺在床上的父亲,
面对年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