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成本。四是施工安全问题的保障以及后勤保障工作。
其实,英子是站在商人的角度来看待这件事情,她所考虑的都是为了我们的
公司利益出发。她询问我,是否想过把工程发包出去?她的想法我明白,利润虽
然少了,但我们不用操那不多的心。
听完英子的建议,我也把我的初步想法跟她也说了一下。我明确的告诉她,
这个工程如果接手干的话,决不能发包出去。我也和她实话实说,讲了不发包的
具体原因,主要是为了要还赵叔叔的「人情债」。
我也告诉英子,如果一切顺利成行的话,也许我们会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很
忙很累,我叫她为了我们当初所制定的奋斗目标也要咬牙坚持下去。最后我和她
商定,等过完年大家在一起研究一下,英子同意了我的想法。
我又和英子聊了会公司的事情,毕竟在有几天就农历春节了。我问英子,放
假的情况安排的如何?她告诉我具体安排情况,家远的提前放假回家了,门市关
门7天,过了年正月初七开门营业。
我们也聊到了关于老人养老的问题,毕竟现在这个房子是租来的。我叫英子
春节过后,抓紧时间找一套合适老人居住的楼房,毕竟老人年岁大腿脚不利索,
一楼最适合养老用,出门溜达也方便。
我的想法和英子「不谋而合」,句句都说道她的心坎上了,她点头同意,都
听我的。
在临走前,我又问了一下家里现在还缺什么,英子告诉我过年该准备的都准
备好了,叫我放心吧。
我把一起过年的事情和她说,英子听完倒是挺高兴的,但一想到我厉害的妈
妈又有些犹豫了,她知道娇妹在我妈妈那受到的待遇,就有些「打怵」。
我也看出了她的心思,并告诉她没事的,叫她放心吧。
事实上英子的担心是多余的,尤其是妈妈听完英子的凄惨身世,竟然当着我
和父亲的面掉起了眼泪,并且在嘴里不断的唠叨着,这孩子命太苦了……。还没
等和英子正式见面的老妈就对她这个可怜的小姑娘起了「怜悯恻隐之心」。都没
有用我和父亲提一起过年的事,老妈直接给我下了命令,叫我把人给我带回来一
起过年!
本来我还挺担心的,可没成想竟然如此简单,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一切都
是那么的「顺理成章」,人生就像一部「有喜有悲,有苦有乐」电影啊,人与人
之间缘分,事与事之间的联系,就像似上天早就安排好了一样。
让我喜出望外的是,两个女人一见面,就如同上辈子早就熟知了一般,你看
着我,我看着你,甚至让我觉的她们有着一种亲如母女的感觉。妈妈对英子疼爱
的程度也超出了我的想象,就连我这个亲生的儿子都有些嫉妒羡慕。老妈还做出
了一件让我和老爹没想到的决定,她认了英子做了自己的「干女儿」。当老妈说
着出了决定时,英子有些「受宠若惊」的不知所措,竟然第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
不过,在我的提醒下,她才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儿,赶忙跪在老妈的面前郑重其
事的喊了一声「妈」。
当英子叫出「妈」的时候,她哭了,哭得很开心也很难过。一边抱着老妈,
一边撕心裂肺的哭着。英子的哭泣是发自内心的,她的哭泣是被一份真诚所感动
的,英子从小都没有享受过亲情母爱,那一刻她享受到了久违的母爱。最后娘俩
抱在一起大哭了一场,反而把我们爷俩儿当成了局外人,甚至我们谁都没敢上前
去劝慰。俩人哭泣的场面就像失散多年的母女一样,把我和老爹也感动眼泪汪汪。
后来妈妈和我说过,她以前没注意过英子这姑娘,当正式认识了英子,就觉
得眼前的这个小姑娘和自己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冥冥中感觉和她缘分不浅。
在妈妈的心里,认为英子是一个知冷知热的很会疼人的女孩,更会哄她开心。小
姑娘比较精明能干,尤其是在做生意方面展现的才能让她刮目相看。老妈,曾经
在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认为英子更适合做她的儿媳妇。至于雪娇,她看着就心
烦。
哎……真的应了那句话,人和人之间的缘分是上天注定安排好的。不是你
「低三下四」的去讨好就能得到相应的认可啊,一切顺应天意吧。
就这样,我们六口人在一起开开心心过来一个愉快的新年。整个正月从初一
到十五,妈妈和英子这个娘俩天天腻在一起,英子尽心的陪着老妈,又是走亲访
友,又是逛街购物,妈妈玩着,她伺候着,在外人眼里就像似一对亲母女一样。
老妈更是高兴的不予言表,走到哪里见人就跟人介绍,说身旁的漂亮小姑娘是她
姑娘。
不少不明真相的人,还要给介绍对象呢。
其实那个时候,老妈早就发现了我和英子之间有着微妙的关系,但一直没有
点破我们。毕竟我是她老人家身上掉下的一块肉,我的一举一动和那点小心思哪
能逃得过她的法眼啊。请记住邮箱:ltxsba@gmail.cOm 无法打开网站可发任意内容找回最新地址至于为什么不点破我们,母亲也是有考虑的,第一英子太
随母亲的心意了。第二她想借用英子制衡我和雪娇的关系。第三她有考虑让英子
成为她的儿媳妇。
如果我不是一开始坚持要和雪娇在一起的话,如果不是后来和张老二(张小
雨)发生了不敢发生故事的话,也许第一个娶进家门的女人有可能真的是英子。
有些事情在后文中我会慢慢道来。先回到感谢张叔叔的事情上来。
在回来的第三天,我把单独张老三约了出来。我们两兄弟也有一段时间未见
面了,我们哥俩在一起的话题很多,说了很多,也喝了很多。他告诉我过了年四
月份就要出国留学了,当我得知他要出国,我也想好了如何报答他的方式。酒后,
我通过大学同学在中国银行兑换了些美刀,打算在他临走前送给他,毕竟是世界
硬通货,无论去哪都好使嘛。
我和老三说了一下要去看看张叔叔的事情,一开始还是被拒绝了。但是后来
经过我的解释,他还是答应了,让我等电话。
和父亲去的那天,我给张叔叔家带去了一些从娇妹家带回来的土特产,张叔
叔不想收,一再强调让我拿回去。我劝说这都不是在贿赂您老人家,都是自己家
养殖种植的绿色食物。也不值什么钱,你就收下吧。后来听我这么一说,张婶在
一旁帮着我说话,说孩子的一点心意,东西不贵重也影响不了你的「两袖清风」。
在张叔叔点头同意的情况下,张婶才敢收下了。他老人家一再嘱咐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