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使
用卑鄙手段能控制得张掌教一时,却控制不了一世,如今小女子猜测,邪道对张
掌教的控制变弱,所以不得不利用最后的时间来力拼我们正道人士。」
薛莹依旧春风拂面,笑盈盈地看着宋缺,眉目间皆是柔情。
宋缺则嘴角微扬,若有所思。
龙庆煌看着两人眉来眼去的,好生难受,硬是从嘴间挤出话来。
「薛姑娘的话看似有理,终究只是猜测,我当然相信师尊的修为,但事关重
大,仅凭猜测,出了事谁也担不起后果。」
可是说完就后悔了,自己本来是希望薛莹所言为真,那样的话张术玄还有可
能挣脱邪道控制,只怪自己一时意气用事,将自己推到了一个尴尬的位置。
「既然大家各持意见,那便请郡主决断。」
薛莹话音一落,所有人的目光全都集中到那位千姿百媚的景国第一美人身上
。
凌楚妃秋波流转,依次扫过堂内众人,当扫到陈卓时,陈卓对她轻轻点了点
头。
沉默片刻,她最终轻叹一息,喃喃说道:「若邪道真是声东击西,我们也无
法应对,所以只能相信无骨之言,众志成城,坚守丹阳。」
仙音一落,堂内再次议论纷纷,好不聒噪。
永明郡主美眸低垂,似是很难做出这个决定,她目光扫向陈卓,见陈卓正关
怀地看着她,彼此心意尽在不言之中。
便在此时,一个苍劲之声说道:「既然郡主做出决策,我天华宗必定全力支
持朝廷行动。」
说话之人正是孟长风,他是当前天华宗众人里最有资历的前辈,此言一出,
立刻稳定了堂内众人的争议。
梵音寺悟贤道:「梵音寺全力支持。」
随后玉龙山代掌教秦玉山也说道:「玉龙山也全力支持。」
凌楚妃是无忧宫圣女,代表着无忧宫,如此,来援的江湖四大宗门皆表态支
持,其他的中小宗门也纷纷支持。
凌楚妃看着众人的支持,玉脸却很淡然,她知道,此时不是该高兴之时,反
而压力剧增,集结大半个天下的力量,若是自己判断错了,那将如何。
「永明感谢众英雄的支持与信任,天下有众英雄真乃景国之幸,苍生之幸。
」
确定全力守城后,接下来便是商讨如何守城,朝廷与正道虽然兵强马壮的,
但面对的可是能够翻云覆雨的张术玄,还有邪道的众高手,即便力量占优,若不
部署妥当,伤亡必定不小。
众人商议之时,梵音寺里站起一个高大和尚,向众人建议。
「蔽寺有一个天音困魔阵,或许能困住张掌教。」
沐颖定睛一看,此人她很是熟悉。
今年年初,她长期驻扎在玉龙山南麓的安城,当时城内最特殊的便是这个和
尚,此人已经在安城住了差不多一年,日间经常往返山上山下。
一番调查之下,发现此人正是悟贤的师弟悟法,是梵音寺的长老级人物,执
着于探寻佛法与道法的真谛,因此常在玉龙山与张术玄交流。
凌楚妃问道:「天音困魔阵?悟法大师可否细说?」
悟法道:「过去一年,我简居玉龙山下,时常与张掌教探讨修行一事,因此
当日张掌教入魔误杀门中七名弟子之时,我刚好在场,当时便觉得张掌教身子所
散发的气息有些诡异,至今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不过依我之见,蔽寺的天音困
魔阵或许有效。」
凌楚妃道:「丹阳城只是一座普通江南小城,既没有浓郁的灵气,也没有上
佳的地势,会不会影响法阵?」
「郡主放心,该法阵并不需要大量灵气,也不依托地势,凭的是本寺众僧的
咛诵之法,而且并不会损伤被困之人的肉身,如果顺利,或许能将张掌教的魔意
除去,还他清明。」
张术玄虽然是身不得已,但毕竟已经屠杀了一千多人,按理已经容不得他生
还于世。
玉龙山也明白这一点,所以尽管是掌教,而且是承天境,也不敢多说什么。
如今听闻梵音寺完阵不仅能困住张术玄,或许还能还他清明,众人不禁又议
论纷纷。
凌楚妃问道:「悟法大师,贵寺布阵,需要什么支持?」
「施法之时,咛诵僧人只能静坐,所以需要郡主令人守护好我们。」
「这个自然,不知道有多少咛诵僧人?」
「五百多人。」
听到此言,众人一片哗然。
凌楚妃疑惑道:「贵寺一行我看也才二十来人,如何短时间找这么多人?」
这次回答的却是住持悟贤:「本次蔽寺其实来了五百多僧众,只是多数都在
外打探,是以郡主未曾见到。」
凌楚妃点了点头,心中若有所思,目光悄悄望向沐颖,见沐掌司脸上的表情
与自己无异。
她即刻明白沐颖肯定也注意到梵音寺的反常。
本次张术玄一事,江湖各宗门几乎都派了援手,除了玉龙山,最多的也才不
过数十人。
而梵音寺地处北方,派出的人手却是各派之和。
这一点凌楚妃并不点破,商议一直到子时,最终确定以梵音寺的天音阵为主
的防守策略。
第112章梵音寺
第二日正午,艳阳高照。
丹阳城西门出现一道百年难得一见的风景。
五百多个僧人像是约好一样,排成一条长龙,好整以暇地走入城中。
所有僧人几乎都是低垂着头,口念佛文,唯有走在最前边一个修长俊美,气
度不凡的年轻僧人,昂首挺胸,斗志昂扬。
因为八十年前景国灭佛,所以几十年来各地僧人并不多见,尤其是此时之景
。
使得围观之众站满道路两边,都在议论纷纷。
「这么多僧人,得好几百吧。」
「听说是为了布置一个很强的法阵,来对抗那个入魔的张术玄。」
「怎么还有不少留着头发的?」
「这你不知道吧,几十年前因为景国灭佛,那时有些僧人为了避祸,便留了
头发,这一习俗后来了就留了下来,因此不少僧人都长着很短的头发。」
五百多人的队伍里,估计也有一百多人是留着短发的,这既是对灭佛的妥协
,也是自保的手段。
为首的年轻僧人则是不长一发,上印着六个戒疤,英俊的脸庞上满是自信,
领着五百僧众穿过城中街道,来到一处广场。
广场上设置着一个临时的议事席,朝廷与正道的话事人都已经端坐其中,等
待着这些僧众的到来。
当长龙出现在视野之内时,众人还是为之震撼,在座众人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