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快感」正变得更加清晰,更加强烈,更加难以抗拒了。
真元每一次在彼此核心经脉中毫无阻碍地奔流、汇,每一次
阳能量的完
美互补与融,都如同在两
灵魂最
处点燃了一簇簇细微的火焰,带来一阵阵
难以言喻的、骨髓的酥麻与悸动。
这不再是最初那种模糊的、可以用意志力强行忽略的感觉。
它变得如此真实,如此具体,如同涨的海水,一波又一波地冲击着两
紧
绷的神经和摇摇欲坠的理智防线。
陈卓的身体反应变得越来越诚实。
他的呼吸早已不再平稳,变得粗重而灼热,每一次吐息都带着压抑不住的渴
望。
与凌楚妃掌心相抵的地方滚烫得吓,他甚至能感觉到自己手心不受控制地
分泌出细密的汗珠。
小腹处那
燥热的暖流如同岩浆般翻腾不休,冲击着他的四肢百骸,让他
全身的肌都不自觉地紧绷起来
,尤其是身体某个部位那早已无法忽视的、昂扬
的反应,更是让他羞耻得恨不得立刻找个地缝钻进去!
他依旧在极力克制!
牙关紧咬,额角青筋突起,拼命地运转着启天诀的静心法门,试图将所
有注意力都集中在真元的流转上,不去想,不去感受!
但越是克制,身体的本能反应就越是强烈,那份源自灵魂处的吸引力就越
是难以抗拒!
他甚至能感觉到,自己体内的阳刚真元,正在本能地、更加主动地去追逐和
缠绕凌楚妃那带着致命吸引力的柔真元!
这让他感到更加恐慌和无措!
凌楚妃的状态,也好不到哪里去。
她紧闭着双眼,舒长的睫毛微微颤抖着,露了她的心绪难平。
陈卓体内阳气如沸,透过真元相连,直透过来,她只觉一灼热霸道之气侵
体,竟自心悸腿软。
圣莲濯真元本自清圣平和,此刻受那阳气所激,流转间竟也生出滞涩,隐带
一丝燥意。
她刻意地保持着心境的空明,一遍遍默念着无忧宫的静心诀,试图将所有
杂念都摒除在外。
但她那白皙如玉的脸颊上,不知何时,已经悄然染上了一层如同晚霞般绚烂
的绯红,从脸颊一直蔓延到致的锁骨,甚至连那小巧玲珑的耳垂,都变成了诱
的
红色。
这抹始终未曾褪去的绯红,无声地泄露了她内心同样在经历的挣扎和某种她
不愿承认的动摇。
营帐内,寂静无声。
两默然相对,初时的局促不安早已消散,却另有一
异样气息悄然弥漫。
这气息微妙难言,便如那枯黄原之上,一点星火暗燃,虽微不可察,却蕴
着燎原之势。
其间凶险,更胜刀光剑影。
偏生这凶险之中,又藏着一令
心旌摇曳、难以抗拒的吸力,直教
方寸
微,呼吸为之一窒,竟不知是惧是喜。
此刻两之间,真气流转,似拒还迎,那无形之弦已绷紧至极致。
只消其中一心念稍懈,或是再近得半分……
弦断之声,便在瞬息之间。
之后是何光景?
无知晓,亦无
敢想。
……
雪松之巅,童妍的身影如同雕塑般凝固在寒风里。
这已经是她连续观察陈卓和凌楚妃进行这种诡异「双修」的第五个夜晚了。
之前的观察,已经让她从最初的震惊和对计划漏的警醒中冷静下来,转而
进了一种更加沉迷、更加专注的解析状态。
此刻,通过「幽影蝶」传回的感知,她能清晰地「看到」,营帐内那两真
元的融,比起刚开始的磕磕绊绊、后来的小心翼翼,已经明显变得熟稔了许多。
陈卓的真元虽然依然带着伤后未愈的些许滞涩,但已经不再像最初那样狂
失控。
在凌楚妃的引导下,它如同找到了一条熟悉的河道,开始更顺畅、更地
在两经脉间流转、循环。
童妍能感觉到,陈卓的真元似乎在主动地、带着某种依赖地去贴合、缠绕
凌楚妃那清圣的能量,仿佛在其中寻求着慰藉和力量。
而凌楚妃的圣莲濯真元,也似乎对陈卓的气息不再那么「设防」。
那层圣洁的壁垒依旧存在,却仿佛变得更加柔韧,在特定的频率下,允许陈
卓的真元以一种特殊的方式穿梭其中,进行着高效的能量换和滋养。
这种默契与和谐的程度,远超童妍的预料,也让她心中的探究欲和模仿欲达
到了顶点。
为什么会这样?!
仅仅五天,他们是如何达到这种程度的?
难道仅仅是功法的契合?还是说他们之间本就存在某种更层次的、她尚未
悉的联系?
童妍眼底的红蝶高速振翅,将所有的感知力都提升到了极限。
她不再满足于观察能量流转的宏观轨迹,而是开始到更微观的层面:
她试图捕捉每一次真元循环中,两种能量在接触、融合、分离时,其振动频
率发生的极其细微的变化。
她猜测,或许正是某种特定的频率共鸣,才使得圣莲濯的排斥被暂时
「中和」,允许了这种融的存在。
她开始在自己体内,用素采玄诀疯狂地模拟、测试着各种可能的频率
组合,试图找到真正的关键。
每一次失败的模拟都带来真元的震和刺痛,但她毫不在意,如同一个沉迷
于解谜的疯子。
随着双修的熟练,那份「异样快感」带来的能量波动也变得更加明显和规律。
童妍不再仅仅将其视为简单的生理反应,而是开始将其作为一种特殊的「能量现
象」来研究。
她试图分析这种快感产生时,双方真元中究竟是哪部分能量被激发了?
这种能量的质是什么?
它在整个双修循环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是否它本身就是维持这种特殊双修状态稳定运行的关键「燃料」或「催化剂」?
她甚至开始尝试在自己体内模拟这种能量波动,虽然结果只是让她感到一阵
阵莫名的烦躁和空虚。
她敏锐地注意到,当陈卓或凌楚妃的心境出现波动时,譬如陈卓再次被负面
绪
扰,或者凌楚妃因为某种原因而分神时,他们之间真元的流转立刻就会变
得不再那么顺畅,甚至出现滞涩。
这让她意识到,这种双修不仅仅是能量层面的换,更需要心神的高度契合
与稳定!
模仿,不仅仅要模仿能量,更要模仿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