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道。
「大伴儿,你知道朕昏睡的这段时间里发生了什么吗?朕去了天庭,见到了太祖皇帝,太祖皇帝训斥朕,为君之道要懂的张弛有度,进退自如;要懂得以退为进,适时变通;要懂得逶迤而行,徐而图之。太祖皇帝质问朕,李闯仅仅是要一个王爷而已,为何不肯答应?这皇家的脸面和大明社稷江山孰重孰轻?朕汗颜啊!」
王克非装模作样的叹了一口气,继续大言不惭的编织着各种谎言。
「大伴儿啊,朕想通了,李自成想要封王,朕答应他,朕封他为秦王,领地陕西,不交税,可养兵,无需觐见,世袭罔替。另封他的夫人为一品诰命。朕想与李闯秘密谈判,如果没有朝臣的阻力,成功的把握会大一些,可眼下的文臣,没有朕可以相信的人,大伴儿,你愿意为朕去闯一闯那龙潭虎穴吗?」
王承恩赶紧跪倒在地,把头磕在地上砰砰作响!垂泣道:
「皇爷,老奴愿去,能替皇爷分忧,是老奴的福分,只要皇爷安然,即便是拼的这把老骨头,又有何妨。」
王承恩是发自内心的,他不为名,不为利,忠心耿耿,但他不知道的是,此崇祯已非彼崇祯了,躯壳还是那副躯壳,灵魂却已经是一位来自几百年后的年轻的灵魂。
「大伴儿,快快起身。联络要秘密进行,不可透漏一点风声。朕已得到情报,闯贼今夜就要攻城,像魏藻德、张缙彦、洛养性、王德化之流必将必降,城是守
不住的,朕手里无兵,所以你必须即刻动身,告诉李闯,朕答应给他封王,手下将领,皆可封候拜将,只要他肯退兵,朕的圣旨即刻就到。至于金银军资,给朕
三天时间,朕给筹备。」
其实王克非哪有什么情报,他所得到的信息全部来自于后世的 记忆,崇祯时期的 锦衣卫和东厂系统基本都瘫痪了,眼睛和耳朵没了,这也是明朝加速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大伴儿,这趟出使,仅你一人前往,你要让李自成相信朕的诚意,也要让李自成明白,一个小小的宁武关都能让他损兵折将,况京城乎?告诉他,朕这里尚有数万军队,各地勤王大军也正在赶来,真打起来,他不见的胜利。然作为大明的子民,朕实不忍心再让生灵涂炭,故准许他提出的条件。另外,你自身也要注意安全,不要惹怒贼寇,应该无恙。一旦大伴儿遭遇不测,黄去路上稍等,朕随后就到,咱爷俩结伴而行。」
王承恩早已痛哭流涕,他连连叩首,哽咽道:「皇爷,老奴谢皇爷信任,老奴死不足惜,能为皇爷效忠,老奴这辈子值了!」。
王克非看着满头白发的王承恩,心里顿时一阵酸楚,眼泪也不禁流了下来。
王承恩虽然是个阉人,被绝大多数人心里所鄙视,但他确用他的行动告诉世人,阉人不缺忠义和气节,比某些读圣贤书,满口仁义道德的所谓文人强之万倍。
他赶紧上前,将王承恩扶起:「大伴儿,辛苦了,带上点珠宝礼物,朕等你回来。」
「唉,多谢皇爷牵挂,老奴即刻动身,请皇爷静候佳音。」说罢,王承恩抹了把泪水,慢慢退出了大殿。
崇祯啊,这是你留给我唯一有用的遗产。
......
王克非的另一项举措就是临阵换将,这也是作为联络失败的备招,一旦李自成狮子大开口,或压根就拒绝谈判,今夜必将攻城。
其中德胜、阜城、宣武、正阳、朝阳等门都将不战而降,甚至引领闯军入城。
前世的书没白读啊,知彼知己,方可百战不殆,既然清楚历史的走向,就应当做出一些改变。
当务之急,是将这些降将全部撤除,换上前世自杀殉国的忠义之臣,这些人或许不是武将,不懂得行军布阵,但好在只是守城作战,只要有一颗坚定的心,看见敌人爬上来,指挥大军往下打就可以了。
北京本来就城高水深,自古就是兵家重地,还是经营了数百年的都城,一旦决意抵抗,相信农民军一时也难以攻破,只要相持数日,各路勤王大军早晚会来。
想到这里,王克非冲身边的小黄门吩咐道:
「去!传朕旨意,宣成国公朱纯臣,兵部尚书张缙彦,太监王相尧,张永裕,曹化淳,曹化成,王德化乾清宫觐见,就说,嗯,就说让他们速来宫中领军饷。
另外,也宣户部尚书倪元璐、 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以及太子过来。」
王克非担心,虽然自己名头上还是皇帝,可军队现在已经失控,要是这帮兔崽子不来怎么办,只有用他们最喜欢的银子来「请君入瓮」了。
「奴婢遵旨!」小黄门领了旨意后匆忙离开。
仅仅过了不到两柱香的时间,张缙彦曹化淳等人便纷纷屁颠屁颠的赶了过来,瞧他们的表情,两眼放光,摩拳擦掌,看来银子的作用还真好使。
王克非没时间和他们废话,直接吩咐殿两侧的大汉将军将他们拿下。
众人懵逼了,搞不清皇帝唱得是哪一出,不按套路出牌啊。
「陛下,这是为何?微臣所犯何罪?」兵部尚书张缙彦一脸惊恐的问道。
「为何,你们自己清楚,朕对尔等是如何信任,尔等竟 大逆不道,勾结贼寇,通敌卖国。置朕,置国家,置社稷苍生于不顾,真是十恶不赦,死有余辜。拉出
去,就地处决。」
「陛下,微臣冤枉,微臣祖上曾战功赫赫,陪同太祖成祖皇帝打下了盛国的江山,现已世袭九世、十二位,两百余载,始终对皇家、对陛下一片忠心,日月
可鉴呀,陛下!」
朱纯臣说的是慷慨激昂,义正言辞,配合他坚韧的面庞,很难想象作为一位功勋之后,他的表现竟然是如此卑鄙无下限。
前世崇祯其实对朱纯臣一直恩遇有加,不但委任他总督京城兵马,甚至还写好了遗书,令他带领着诸位大臣辅佐太子,以图有机会挽救江山社稷。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崇祯帝对于朱纯臣还是非常信任的。
但事实证明他看错了人,被寄予厚望的成国公朱纯臣不但主动向李自成献出齐化门,甚至还与陈演等率百官劝进,希望李自成早登帝位,以成为拥戴有功之
人,在新朝谋求自己的荣华富贵。
但或许是天日昭昭,住进了皇宫中的李自成在文渊阁的桌子上发现了崇祯帝写下的那一份诏书,最恨叛臣的他立命将朱纯臣拿下并抄没家产,并在三日后斩
首。
这位成国公最终也没能逃过家破人亡的下场。
王克非长叹一声。
「说得好,功必赏,错必罚。成国公自朱将军始,已世袭九世,十二位,皇家也对得起朱公的在天之灵了。尔等不肖子孙寸功未立,已独享其成两百余载,
如今国家危难,强敌当前,尔等竟假借大义之名尽行欺世盗名之事,是可忍,孰不可忍。」
「皇爷,皇爷饶命,奴婢冤枉啊,奴婢们一直都对皇爷忠心耿耿,绝无二心呀,皇爷!」一群太监犹如死了爹娘似的哭瘫在地。
「哼,忠心耿耿,绝无二心,此话怕是李自成也收到了吧!一群跳蚤小丑而已,安敢欺朕?作为外臣,他们投降,想用朕的脑袋来换取他们的富贵前程,尚情有可原。可你们这些狗奴才身为朕的家臣,竟也不懂得忠君报恩,辜负了朕的一片 苦心,简直丧尽天良。朕也是瞎了眼,居然养了一群白眼狼,险些误了朕的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