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不满地砸砸嘴,抬起了头:「我劝你老老实实把辅导员叫来。」
借此机会,我双手捧起网兜,请求敬爱的贺老师允许我把它放到桌子上。老贺哼
了声就又垂下了头:「辅导员不来,你就等着挂科吧。」我只好把柚子抱到怀里,
欣赏起老贺和电脑的纸牌大战。总体来说老贺略胜一筹,但不少牌她打得太臭,
我简直想越俎代庖,痛杀一局。这又引起了老贺的不满,她说:「就没见过你这
么皮的学生!」
这当口李阙如冲了进来。他一头鲜艳的鸡巴毛在跳动中四下飞舞。
「啊。」看见我时他这么说。
老贺说:「你咋来了?」
李阙如搭上我的肩膀:「why can 『ti?」
老贺端起茶杯,不再说话。李阙如一屁股坐到沙发上,扯着嗓子哦了下,也
闭上了嘴。房间里静得有点夸张,我只好咳嗽了一声。老贺放下茶杯:「说吧,
你逃课干啥去了?」
我实话实说。
「我都不敢逃课,你胆子倒不小。」李阙如不知从哪儿拎出来一台笔记本,
也没开机,十指在键盘上嗒嗒作响。
「你消停会儿,」老贺扭扭脸,「电脑别到处乱扔,丢了我可买不起。」
「又没让你买。」李阙如开了机。
「说吧,咋办吧?」老贺冲我仰起脸。
这下我真的无言以对。
「还能咋办?请你撮一顿咯。」李阙如躺到沙发上:「我妈可到现在都没吃
饭,我也没敢给她带。」
「闭嘴行不行!」老贺腾地站起来,掀起一股猛烈的风。我顿时有点羞愧难
当。李阙如也没了音。好半晌她才又坐了下去,长吁口气,声音都有些低缓:
「不叫辅导员也可以,你看这样行不行?」
「这不便宜你啦!」陈瑶在桌下踢我一脚,又操起一个糖油煎饼:「最后一
个,不敢再吃了。」
这可真是便宜我了。
老贺提出一个解决方案,然后假惺惺地征求我的意见。遗憾的是我只能点头
如捣蒜。她的方案是这样的:第一,写一份保证书,其中载明「如再旷课,不计
学分」;第二——「第二,」老贺抿了一口茶:「这节课讲啥,知道吗?」略一
犹豫,我还是摇了摇头。她倒挺淡定:「你就粗浅地论证下物权行为的无因性,
一万字上下,不求多深奥,没问题吧?」。
「当然没问题。」在李阙如的蠢笑中我捏了捏网兜里的柚子。临走,老贺又
提醒我一个月内交上来。我如临大赦般感恩戴德。
「天大的好事儿啊,你就专心写论文吧,省得来烦我。」陈瑶满嘴油腻。她
奔放的吃相让人不忍直视。此君酷爱糖油煎饼,以及一切陕西美食。关于前者,
她说她爷爷就是卖煎饼的,那可是平海一绝。但我从未听过他老人家的大名。关
于后者,她说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陕西人,热爱家乡小吃天经地义。她倒真能讲
几句陕西话。
她说的太对了。为表赞同,我一口气闷光了小米粥。
「令堂走了?」。
「没有,吃完带你去见她。」
「不去。」
「咋?」
「说不去就不去。」
「有志气。」
「那当然,」陈瑶满意地擦擦嘴:「走吧?」她终于吃饱了。毫无疑问,我
的遭遇令她胃口大开。
「不来点柚子?」
「切,出去也能吃嘛。」我女朋友甩了甩马尾,露出狡黠而无耻的笑。在她
头顶,李连杰宣布:每个男人都应该有一件柒牌中华立领。
打食堂出来,夕阳西下。晚风吹得每个人的脸都红彤彤的。给母亲打了个电
话,跟她说我晚一点到,又问她在哪儿,让她要不随便点吃的先垫垫肚子。母
亲说在路上,还说「把那陈、陈啥也带来」。陈瑶在旁听得直笑,也不搭茬。我
斜眉歪眼地拿胳膊肘拐了拐她,说:「真不行,她还有事儿。」
刚打完电话陈瑶就偎了过来,她说:「让你暖和暖和。」
于是我只好把她搂得紧紧的:「你去哪儿?」
「琴房。」
作为一名信管专业的学生,陈瑶的手风琴搞得不错。据她说,自小学三年级
起她就「背上了这个包袱」。
可以想象,我女朋友正是那种在历次文艺汇演中总会风光亮相以展现我国素
质 教育丰硕成果的校园小明星。红绸布打土黄色的墙上耷拉下来,像老天爷垂下
的一根阴毛。沉甸甸的风从操场上掬起一把把黄土,把沉浸在欢乐海洋中的诸位
扬得灰头土脸。当然,它也会伺机抚过小明星的衣领,撩起她轻盈的刘海。之后
在掌声雷动中,她会鞠躬说:「表演结束,谢谢大家。」真是令人绝望。
督促陈瑶练琴的是她温和的父亲。初二那年父亲被判刑后,她便暂时得以解
脱。高中三年,父亲的角色转移到了母亲身上。这位前国家公务人员以一种咄咄
逼人的姿态表达了亏欠已久的母爱。直至陈瑶宣称,她死也不考艺术生。就是这
样,一个夭折的艺术家的故事,稀松平常。关于父母,陈瑶不愿多谈,我也无意
多问。只知道她父亲还没出来,而她母亲在平阳做生意。此外毫无疑问的一点是,
九八年父亲的锒铛入狱在我搞定陈瑶这件事上发挥了一定作用。某种程度上讲,
我们是有过共同经历的人。
然而琴房黑灯瞎火。它位于一处民房的顶楼,冬冷夏热,十分符合自然规律。
每当狂风暴雨时,四周便腾起蒙蒙白雾,让人恍若置身于孤岛之中。这样好不好,
我也说不准。不过有一点,不少女青年会慕名而来倒是真的。犹豫了下,我们还
是拾级而上。刚走出楼梯口,一阵猛烈的摇床声便涌动而来,夹杂着男女粗重的
喘息。我朝陈瑶摊摊手,她便掐了我一把。
********************
至今我不懂韩东的第一志愿居然是北航,直到去年暑假,这货回平阳,说
要好好聚聚。除了杨刚,聚会上好 多人我不认识,地点是在大学城附近的一所院
子里。而这栋院子,就是韩家老宅了。其实这么说也不准确,实际上,应该叫范
家祖宅。也是那一天,我终于知道了这个神神叨叨家伙的显赫身世。韩父是红二
代,祖籍江西,现任省委副书记、省长,主抓我省全面工作。以前总听杨刚说,
韩父在苏联进过修,「这待遇,在五 十年初代可不多见」。接下来参加了韩战,
也打过对印反击,负过伤。结果拖到三十多岁才成家立室,而对象则是时任平阳
市武装部长范爱国的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