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得识君桃花面,
怎奈白雪掩芳踪。
飘零江海沙鸥寂,
何日得伴春燕归?」
「黄哥,好闲情逸致啊,怎么开始咛上诗了?」小郑此时刚好走进我的屋里,
把一叠公文放在我桌上。他听到我在咛诗,便走到我身边,和我一起望向窗外大
雪弥漫的天津城。就在这时,他低头看到了我手里拿着的北燕玉佩,好奇问道:
「黄哥,你这块燕形玉佩是哪里来的,昨天我手下在南市抓了一个盗墓贼,
赃物里有一块和你这个差不多大小颜色的玉佩,看起来和你这块燕形玉佩倒像是
一对。」
「你小子少胡说。我这块玉佩是当年在物华楼按照自家画的样子定制的,物
华楼一共只出了一对,一只北燕加一只沙鸥。那块沙鸥玉佩现在就在韩燕儿手里。」
我不以为然笑着反驳道,感觉小郑只是随口闲说——光绪二 十三年我和燕儿在天
后宫惜别之时,燕儿原本是要把她佩戴的那块沙鸥玉佩也交由我保管,不过最后
被我推辞了,所以那块沙鸥玉佩今日应当还在燕儿手里。
「黄哥,我不骗你,那块玉佩的确看起来和你这块像是一对,上面就是一只
沙鸥。你不信的话我现在就可以带你下楼审一审那个盗墓贼,这人可还关在楼下
地牢里喔。」小郑一脸认真地说道。
我听了他的话,心中一动。
................................................
三天之后直隶保定府。易县。侯府村
一天一夜的车马劳顿之后,我在一个雪花绵密的夜里到达了易水之畔的侯府
村。由于心急,我从天津出发前连身上的巡警制服都没换,只是揣上了日常防身
用的那只英制威布烈左轮手枪,又在外面搭了一件旧日北洋海军发的毛喔大衣,
就一路风尘仆仆地赶到了这里。
侯府村是一个背山面水的小村庄,从外表上看和其他众多地处华北的村庄别
无二致。它看起来封闭而古老,颇有与世隔绝之感。宽阔的易水河如同一条玉带
从村子边上穿流而过,缓缓向东流向天津和渤海。在漫天飞扬的夜雪里,尚未结
冰的河面显得宁静而又神圣。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走向村口前,我在寒风之中凝视
着不远处静静流淌的易水河,北方冬夜幽暗的天地之间无比苍茫,更让我感觉自
己的渺小孤独。此刻我不由想起了两千多年前燕太子丹就是在一个这样的寒冬在
这易水之畔送别荆轲的,只是不知道燕太子丹那时遣荆轲刺秦的心绪是否也如今
日的我一般,于凄凉绝望之中带着一丝希望喔。
侯府村年代久远,暗黄色的土坯围墙垒堆起一座座民房,看起来有百十来户
人家居住在这个村子里。此刻已是深夜,一条野狗蜷缩着趴在侯府村村口的一颗
大槐树下。见有生人走近,这畜生警觉地立起耳朵,刚刚要对着我吠叫就被我用
一块石头砸在它面前给吓跑了。
我从上衣口袋里掏出那块纹路已被磨得有些许平整的沙鸥玉佩,借着 夜色端
详了一小会儿,又小心翼翼的将它踹进了口袋里。
根据在天津审问那盗墓贼获得的供词,村口的这棵大槐树后有座坟,而这块
从他手里收缴的沙鸥玉佩就是他一个月以前盗墓时从那坟中盗掘而来。我压抑着
心头的紧张向那槐树后走去,绕过它粗壮的树干,竟然真的在 夜色中发现树后十
多米处的空地上隐隐约约地有一个凸起的坟茔!
一股寒风夹杂着雪花拍打在我的脸上,冰冷刺骨。我看不到自己的脸,不过
我知道我的脸上此刻定然已是一片绝望之色。
在亲眼看到这座坟丘之前,我的内心里其实并不相信那个盗墓贼的口供。我
亲自来到这里更多是带着证伪的目的而来。可能是感觉荒谬,但更多的是我在下
意识逃避那种燕儿已经不在人世的可怕情形,我笃定地认定那个盗墓贼撒了谎:
那个蟊贼定然是在这个村子附近某处遇到了燕儿,并且窃取了这块沙鸥玉佩带到
天津售卖。
而这份为了自我保护编织的自圆其说在我看到那座坟茔时,的确有那么一瞬
间轰然倒塌过。那之后几秒钟时间里滚滚而来的刻骨绝望和悲伤即使在多年之后
再回想起来,依然令我胆寒心悸。
我有些踉跄地走近那个凸起的土包,当我看清楚它的样子时,心里那块石头
稍稍地落下了一些:眼前的这座坟墓绝对不是近些年新起的。它的封土规模宏大
且年代久远,肉眼看上去少说有也有千年历史。古墓封土历经岁月剥蚀,依然有
一人多高、周长约十多米,可以想见当年刚刚兴建之时一定是颇具规模的一座陵
墓。
「即使燕儿已经真的不在人世,也不会有人把她埋葬在这样的一座古墓之中
的。按这样推断,燕儿必然还活着,那块沙鸥玉佩八成就是那蟊贼从燕儿处偷窃
所得。」我心下释然道,开始围着古墓封土查看其上是否真的能找到那盗墓贼供
词里所说的盗洞。就在此时,我忽然听到一只鸟儿的鸣叫声,在寂静的雪夜里听
来分外清冽。
我抬起头,看到在陵墓封土后方约二十多米处的一片凌乱的树丛上,一只北
燕正扑腾着翅膀盯着我。那只北燕停留的树丛之下,赫然树立着一尊汉阙。此时
是寒冬,花草树木 叶子全部掉光,又加上漫天大雪 厚厚地在那汉阙的檐顶上堆起
老高,所以才能被我一眼看见。若是在春夏之际,树木葱茏,此阙定然很难为人
所察觉。
见我看向她,那只北燕清啼一声飞向我的方向,在我头顶凌空盘旋了几圈后
振翅飞入了茫茫夜空。
「这么冷的寒冬,这燕子依然坚守在这里没有飞到 温暖的南方过冬呀。」
我心中一边感慨着一边走近那座年代久远的汉阙石碑,发现它的下半大部分
早已深埋泥土之中,只剩碑首不到半米长犹然露出地面。对着白雪反射的微光我
细细辨认着石碑碑首上的字迹。碑身经过多年风化,字迹早已经漫漶不清。看了
好半天,只模模糊糊辩读出碑首的若干个汉隶阴刻大字:
「漢故東冶「」黄公諱「」并夫人韩「」「」墓誌「」「」碑」
「看起来这是座汉代古墓。」确认了这坟墓的年代的确非常久远,我直起身
子长长舒了口气。
既然确定这不是一座新坟,我也不想在这寒冷的冬夜里继续浪费时间勘查。
夜已渐深,我打定主意今夜先在这村子找户人家借宿过夜,等明天天亮再简单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