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样子,李果很满意。
第二天一大早,许芳便和李果离开了这个她已经生活了十多年的地方。汽车向北行驶,许芳非常兴奋。起初的景色还是熟悉的,可也就半个小时以后,许芳就已经置身于一片陌生之中。这山、这水、这人,这路,一切的一切她都从未接触过。
上午八点多,李果带着许芳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吃早餐。早餐是牛杂汤,据说是当地的特色。牛杂的味道许芳已经记不得了,她只记得自己吃的有些狼狈,狼吞虎咽的,她饿了。
相较于体力运动,脑力运动应该是更消耗体力的。眼前的这个地方距离自己从小生活的地方有将近三个小时的车程,一路上,许芳都在看着周围的环境,景色比自己家要好很多。她一路上甚至于有些舍不得闭上眼睛,仿佛要将眼中的一切都记在心里。
饭后,李果带许芳来到一处位于半山腰的寺庙。寺庙不大,还有些旧,但朦胧间依稀可以看到曾经的辉煌。庙里人很多,许芳拿起烛台边的香,学着身边的人上香。许芳发现这些人都会在神像前跪很久,似乎是在说着什么。
从庙里出来,又驾车走了一个多小时,许芳来到了另一个地方。许芳感到,这地方和自己家那边有些不一样,风有些硬,空气有些潮。中午在一个小饭馆,两人各吃了一碗面作午餐。饭后,沿着很破、很窄的土路,许芳继续向前。不知何时,许芳发现他们走的方向已经不是向北了,应该是向西走,瞬间,许芳意识到,地球是圆的,麦哲伦当年环球航行走的那么艰难,而自己不知道条件好到哪里去了,至少现在还不用吃死老鼠。
傍晚 十分,两人来到一个叫李庄镇的地方。这个地方很大,路很宽,巨大的李庄镇三个字的灯箱就在入口处。
李果仿佛很熟悉的就找到了一个景点,两人在客房登记后先是去吃饭,然后是李果带着许芳去洗澡。进入单间,许芳才知道这是个洗澡的地方。差不多半个教室大的地方,中间是直径不到一米五的很深的圆形水池,四周是几个喷头。李果帮许芳脱光衣服便抱着许芳进入池子。池中有坐着的地方,水有些深,许芳坐在池中的台阶上,水刚好没过她的脖子,就在她的耳垂处停住了。
被热水环绕真的很舒服,许芳闭着眼睛靠在池边,非常惬意。
从小到大,许芳从不记得有人提过这个地方,就在这个完全陌生的地方,许芳启蒙般的喜欢上了温泉,为什么会启蒙喔?因为她来了,就这么简单。
第二天天不亮,两个人就又出发了。
假期是最禁不住过的。许芳和李果出来将近十天了,这十天,许芳是开了眼界的。石桥、山洞、小溪、大河,这些在与自己家里差不多环境中出现的东西在自己家里却从未出现过。她还没玩够,可一次无意间的问起,她才想到,离高中报到的时间只剩三天了。
傍晚,许芳和李果将车开上了山岗,举目眺望之际,许芳告诉李果,他们该回去了,说罢,便紧紧的将头蜷缩进李果的怀里。李果没说什么,只是紧紧的抱着许芳。
第二天天不亮,李果便叫醒了还在熟睡的许芳。车上,许芳还是靠在椅子上睡觉,她以为自己要回家了,醒着睡着不太重要了。可出乎她意料的是,当李果将车稳稳停住后,许芳才发现自己正置身于一个更加陌生的环境。这里不仅有更高的楼,还有更密的楼,路更宽,人更多,车也更多。
许芳不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只是被李果牵着手走进一座无比巨大的商场。李果给许芳买了三双新鞋,两身运动服,两身偏休闲的衣服,两条裙子,外加成套的文具。
中午只是简单的吃了点东西,两人便继续赶路。这下,许芳知道,假期真的是要结束了。
十、 进化
正式开学的前一天,李果开车载着父母和许芳去学校报到。一路上,许芳想的不是自己即将离开父母的伤感,不是自己成为高中生的自豪,更不是自己能进小班的幸运,她只在考虑一件事,自己为什么上高中。
这个问题已经困扰许芳很久了,为什么上高中喔?最终,在汽车进入高中校门的一刹那,许芳想明白了,自己上高中是为了要考大学,而考大学是为了工作,就是这么简单。能想明白这个问题,倒不是因为许芳突然开窍了,而是她想起了小学老师的一句话——不念书,没有出路。
即便是为了考大学而念高中,许芳也决定用自己的方式,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自己喜欢什么喔?自己喜欢英语、语文,总之是文科内容,于是,在高一新生的开学典礼上,许芳就决定了,高二分班去学文。既然要学文,政治、历史、地理就必须好,物理、化学和高二才学的生物自己就没必要感兴趣了,当然,数学还是要学的。
不在沉默中失败就在沉默中变态,于是,许芳便决定行动了。
一个偶然的机会,许芳才清楚初中和高中的区别,这区别就是,高中有图书馆,而初中没有,初中有的只是图书室,还是常年锁门的那种。
在图书馆中,许芳找到了很多原版的名著,《一千零一夜》,《巴黎圣母院》,《莎士比亚全集》等等。原本,图书馆的书是不能外借的,可许芳却幸运的打通了关节,可以把书带出图书馆。
说起来也挺有意思,无论许芳多喜欢英文原版书籍,可她毕竟只是一个高中生,想一下子就读懂书籍内容是不可能的,于是,每次去图书馆她都要带一本词典,可这词典太小了,无意间,许芳便将一些单词的翻译写在了书籍上。起初也没人注意,可当一只大手强行打断她并将书籍扯了回去后,她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对方是一个四十多的男老师,看了看许芳又看了看书页空白处的铅笔字,起初眉头锁得很紧,可当男老师翻看书籍前几页后,紧缩的眉头才渐渐舒展。
最终,男老师什么也没说便将书籍还给了许芳,不等许芳请求,男老师就说如果觉得在这儿看书的时间不够就拿回去看吧,于是,许芳获得了借书的 自由。
许芳是一个重视承诺的人,尽管自己可以把书带出图书馆,可她也的确做到了按时归还,不仅如此,每次她还会将书页空白处的铅笔字擦去,提前将一些有难度的内容记在本子上。
可以说,许芳与在图书馆工作的刘老师形成了某种默契。这种默契使许芳可以获得知识、内容与文化体验,而刘老师却获得了欣慰,不久之前他还在犹豫那些原版书还要不要摆出来,最终,许芳的存在证明了他决定的正确。
原本,两个人是可以按照默契一直走下去的,可该来的总是会来的。高一上学期,距离期末考试不到一个礼拜了,在其他同学都在努力复习功课时,许芳却在读《romeo and juliet》(罗密欧与朱丽叶)。估计是一时情绪没控制好,被在走廊巡视的教导主任抓了。主任推开教室门走到许芳身旁时,许芳完全没有意识到,当书籍被拿走,许芳还沉浸在情节中。
当晚,许芳顾不上吃饭就跑到图书馆跟刘老师承认错误,原本,许芳以为刘老师会对自己很失望,可谁知,当自己把罗密欧爬梯子的情节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讲给刘老师听时,刘老师不怒反笑。笑声过后,刘老师很严肃的问许芳,你真的很喜欢英语吗?许芳坚定的点了点头。刘老师没再说什么,只是让许芳赶紧去吃饭。出乎许芳意料的,晚自习时,刘老师竟然把下午刚被没收的书还给了许芳。
当着教导主任和全班师生的面,刘老师放下书就走了,一句话没说。这下,许芳算是通关了,再也没人妨碍自己读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