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是,轰轰烈烈的露梁海战爆发了,两万精锐日军葬身大海。作为胜利的祭品,李舜臣也中弹壮烈战死,留下了那句“战方急,慎勿言我死,毋令惊军”的著名遗言,迄今每个韩国小学生都会背诵他的这句话。而他的灵魂则从此成了这片海域乃至于朝鲜半岛的守护神。在三百多年之后,日俄战争的最后一场大战役——对马海战前夕,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官东乡平八郎还祭奠过李舜臣这位抗日英雄,祈求他保佑自己赢得海战的胜利:按照当时日本人的宣传,日俄战争是黄种人对抗白种人的种族之战,任何黄种人都应该站在日本这一边,朝鲜人自然也不例外……不知李舜臣若是泉下有知,该会对此露出怎样一副固固有神的表情。
巴顿将军曾经说过,对一名战士而言最幸运的事,莫过于在最后一场战斗中被最后一颗子弹打死。对李舜臣来说,能够在最后的露梁海战时战死,未必不是一种幸运。否则的话,以他的耿直个性和朝鲜李朝的党争劣根性,假如活到了战争结束后,很难说最终下场如何。但随着他的战死,“李舜臣”这个名字却从此晋升神座,再也不容任何屑小之辈随意玷污了——所以说,一个天才,既要生而逢时,也要死而逢时。
同样的道理,一本好书不仅要在合适的地方开场,也应当在合适的时候结束,才能避免画蛇添足——《窃明》之所以在最壮烈的遵化战役戛然而止,结束在最璀璨的一幕,大概也是出于同样的考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