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却被又一次统统打进了海底。
除此之外,消耗资源的不仅有太平洋战场的海军,太平洋战场的美国陆军同样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由于澳洲本土近乎于一片空白的工业实力,为了让麦克阿瑟将军的部队能够在澳洲继续抵御日军入侵,他所需的每一升汽油、每一架飞机、每一辆坦克,都必须要万里迢迢地从美国本土运过去除了小麦、羊肉和不怕死的澳洲小伙子,澳大利亚几乎没办法提供麦克阿瑟想要的任何东西。如果换成是中国的八路军游击队,或许可以在这样的条件下坚持战斗,但麦克阿瑟却办不到这样的事情,只能指望美国本土的运输补给。
从美国本土的兵工厂到澳洲前线有两条路,要么从绕过南非的好望角,走南印度洋;要么绕过新西兰,走南太平洋……每一条路都是万里迢迢,更要命的是,在德国u艇和日本联合舰队的威胁之下,不管哪一条都成了不折不扣的死亡航线,平均每个月都有至少二十条的“自由轮”在这两条航线上被俘获或击沉!
但为了打赢这场战争,五角大楼还是含着肉痛的血泪,不顾牺牲和损失地继续往澳洲战场输血。
可是,尽管已经不计代价地砸下了这么多血本,在纸面上具备着绝对优势的实力。但饶是如此,美军居然还是无法打败日本人!只是勉强止住了开战初期的颓势,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而已!日本海军联合舰队,这个如同恶魔般顽强狡猾的对手,仍然没有遭遇任何决定性的失败。它的力量仍然强大,并且在伺机反击!
美国太平洋舰队明明有着数量上的绝对优势,却连续遭到日本海军联合舰队整整四年的反复痛击,一败再败,二十万将士葬身碧波之下,士气跌落到谷底,只能勉强守住新西兰一线,让五角大楼伤透了脑筋。
美国的庞大力量也因此被牢牢牵制在本土和太平洋,基本无力在欧洲发动任何大规模的攻势。
如此一来,在参战四年之后,美国人发现自己的战绩真是堪称惨淡至极。除了在北非取得过一点成绩,跟着英国人一起打败了“沙漠之狐”隆美尔,消灭了德国和意大利的非洲军之外,就再也没有在正面战胜过什么敌人:德国纳粹是被苏联红军干掉的,意大利人是自己政变放弃了抵抗,日本人眼下还蹦跶得正欢……
结果,美国人的自尊心和士气都严重受挫,相当多的美国人都开始沮丧地认为,自己国家虽然有庞大的生产力和动员能力,但美军的战斗力却实在令人失望……耗费巨资研究数年的原子弹虽然造出来了,可是美国空军却找不到一架能够从夏威夷直飞东京的轰炸机,没办法把它丢到日本列岛上去。
而如果拿宝贵的原子弹用来摧毁日军的前线岛屿基地,又显得太浪费原子弹可不是大白菜,在试爆之后总共就剩两颗了,每一颗的成本就超过日本人的一个岛了,下一颗还不知道要猴年马月才能造出来呢!
总之,在太平洋战场陷入僵局,欧洲战场也无法打开局面的情况下,即使杜鲁门总统是个铁杆保守派(其实只是相对于罗斯福较为靠右,比起日后的麦卡锡还差得远),也不敢在还没有解决日本人的情况下,就跟苏联的钢铁洪流在欧洲直接对抗。而缺乏自信的美国陆军,同样也没有顶住苏联人的勇气和自信。
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很不情愿,但杜鲁门总统也不得不承认,自己确实是必须暂时舍弃欧洲,先亚后欧,将打败日本,控制和夺取亚洲太平洋地区作为首要目标,否则对内对外都根本无法交代……
更要命的是,如今日本法西斯还没有被打倒,盟军却已经在大打出手,自相残杀。如果美国真的跳上了英国的战车,导致以英美为首的西方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东方阵营全面开战,甚至把苏联逼迫得跟日本结盟的话,那么打败日本,洗雪珍珠港遇袭的耻辱,恐怕就真的要成为永远不可能实现的梦想。
※※※※※※※※※※※※※※※※※※※※※※※※
“……好吧!我明白了,霍普金斯先生,欧洲的事情暂时只能随他去了,现在的关键是打败日本人!”
片刻的沉默之后,杜鲁门总统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起身卷起了墙上挂着的欧洲地图,然后从抽屉里取出一张太平洋战场的军事地图,在办公桌上摊开。跟熟悉的欧洲相比,太平洋战区显得辽阔无边,到处都是一串串陌生的岛屿名字,让杜鲁门总统看得一时间忍不住皱起了眉头,感到一阵眼花和晕眩。
“……太平洋战场的下一次反攻……准备得怎么样了?麦克阿瑟在澳洲还能坚持下去吗?”
看了一会儿地图,杜鲁门转身对霍普金斯问道,“……这两天我都把精力放在欧洲局势上了……”
“……麦克阿瑟刚刚在墨尔本附近打了个胜仗,总统先生,他表示只要后勤充足,就能继续战斗下去。”
霍普金斯走上前来,指着太平洋战区地图说道,“……太平洋舰队也发来电报,声称他们已经准备整补就绪,预计在下个月初发动第三次努美阿海战!最低目标是争取击沉一艘到两艘日本的决战型战列舰。……”
“……那两艘恶魔般的日本战列舰吗?呃,不,现在已经变成四艘了……”
杜鲁门挠了挠头发,“……哎,开战已经四年了啊!霍普金斯先生,这一次决战事关重大,请尽快让人做个评估。如果有必要并且有可能用上那两枚原子弹的话,千万不要吝啬。任何武器造出来都是为了使用,现在的合众国太需要一次胜利了!无论付出多少代价,我们也必须打破日本联合舰队不可战胜的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