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宋占领辽东半岛后,就基本上停下了进攻的脚步,不过辽国却不甘心失去辽东半岛,而且辽国朝廷中的大臣们多数持有的意见便是大宋攻占辽东半岛绝对不是长久之计,而是想要辽东半岛成为谈判桌上的筹码来迫使辽国接受更为苛刻的条约罢了。更多小说 ltxs520.com毕竟辽东半岛对于大宋来说是孤悬海外,想要进行实际统治困难实在是太多了,大宋根本不可能在辽东半岛立足。
虽然辽国朝廷的看法在大宋也非常有市场,很多大宋知名士纷纷在报纸上针对辽东半岛问题进行了辩论,不过只有少数大宋大臣知道大宋确实是想占据辽东半岛了。在治平年间以前,大宋政军两界之中比较认同的一点的便是联合高丽来夹攻辽国,可以使辽国首尾不能相顾。不过这种想法慢慢便没有
提起了,一个是大宋自身实力大增,对抗辽国也不需要用高丽;另外一个便是高丽虽然很大程度上依附于大宋,但是相对于大宋来说,他们更怕辽国,而且他们对鸭绿江以东的土地的贪婪使得他们更加看重辽国,即便是一只落
的辽国也要狠狠的抱住对方的大腿。高丽这种政治倾向使得大宋彻底放弃了高丽,除了保持双方的经贸关系之外,高丽对大宋已经毫无用处,是以王静辉提出“抽
高丽最后一滴血
”的建议得到了大宋统治高层的同意。
这一次大宋可是下了很大的决心占领辽东半岛,只要在辽东半岛上稳定了自己的阵脚,大宋便可以抛开高丽照样可以采用两路夹攻的方式来要挟辽国。而且占领了辽东半岛对大宋来说更是在战略上的一大跨越,大宋可以通过辽东半岛来更加方便的获得辽国东京道直
的准确动态,如果
直攻打高丽则赞成、扶植,若是对辽国不利的话则是对
直进行经济封锁。可以说大宋占领辽东半岛表面上是完成对辽国夹攻的战略态势,实际上更是为了防范
直
。阻卜
和辽国火拼数场之后已经走向末落,大宋定西军不断的骚扰和分化使得阻卜
统一更是成了一个遥遥无期的泡影。现在北方游牧民族中最有实力的莫过于
直
了,尽管
直各部的统一还处在比较松散的境地,但是其潜力确实
趋走向强盛,更何况王静辉知道今天的
直
就是在历史上灭了北宋的金朝。
在王静辉看来大宋占领了辽东半岛在统治上确实是一个很大的难题,不过这对于拥有极为发达的航海技术的大宋来说并不是一个问题,只不过是较为困难而已。况且发生在辽东半岛上的战争已经说明了,在那里进行战争远不是步兵和骑兵的较量,大宋所拥有的战列舰除了开城守卫比较困难之外,辰州、苏州都是在战列舰火炮保护之内。在战争发生的时候,就算大宋用一半的兵士来守卫的话,在战列舰的辅助下也可以稳如泰山,更不用说大宋的火枪兵部队了。辽东半岛上总共驻扎了四万火枪兵,这是一支极为强大的战斗力量,随着战争的,热兵器越来越走进战争,杀
效率之高已经不是二十年前的
所能够想到的了。
辽东半岛的经营是很困难,但是却可以获得一个直接威胁辽国或是直甚至是高丽的桥
堡。这个位置对于大宋今后来说是至为关键的,它就像一柄高挂在三者
上的屠刀,只要对方稍有异动迎接他们的便是大宋雷霆般的打击。也许在现在看来这个桥
堡更多的是针对辽国,但是在不远的将来,
们便会发现辽东半岛将会像一根鱼刺一样横在
直
和高丽
的咽喉,谁想要发展都要问问大宋愿不愿意。这也是彻底绝了高丽对鸭绿江以北土地的奢望,就算他们赢了
直也是不管用的。
辽国克服了众多困难,终于把兵力调动至辽阳府的时候,大宋长城一线便传来了意料之中的坏消息,宋军长城一线又开始通过来州向锦州展开攻势进攻了。宋军的这次进攻只是局部质,在大宋水师的强力战舰的护送下从来州出发前往锦州,而锦州刚刚被大宋战列舰队猛烈轰击过,城防攻势遭到了很大的
坏而且
员伤亡更是惨重。虽然经过了半个月的修整已经重新确立了其防御攻势,不过那些都是临时
质的,对于来势汹汹的五万宋军和海外不断游戈抽空便朝锦州城内放上几炮的近二十艘战列舰来说,简直跟纸糊的没有什么区别。
不过相对于锦州方向的警报而言,更令辽国统治高层担心的便是一个坏的不能再坏的消息,滦河防线的辽军受到不明骑兵部队的骚扰!自上次宋辽战争之后,辽国不是没有想过收复西京道的控制权,可惜当他们的军队跨过滦河进西京道之后,看到的是一片衰败的景象。大队骑兵策马奔驰了一天居然连一个小部落都没有发现,要知道以前在紧邻滦河的区域是牧民们最集中的地方,像这样跑上一天连个
影都看不到的现象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后来辽国在西京道这里驻扎了下来,开始在这里放牧进行恢复,结果不到两个月便出现了大宋的骑兵。这是大宋的骑兵,他们已经把整个辽国西京道视为他们的跑马场了,就是空着也不会让给辽国
来放牧。其实仅仅一个河套平原就已经够定西军忙活上很长时间了,王顺他们根本没有多少
力来顾及长城以北的西京道
原,活动在西京道的骑兵是另外一支大宋的军队,他们的任务只是控制这里不让别
进
。
当然在云内州有大宋设下的大型马场,想到这里大宋商需要安全保护,在和枢密院磋商之后,便由大宋商
出资枢密院从辖下的禁军中抽调出两万
,然后从定西军中抽调了五千
在这里驻扎下来。这是大宋商
出钱供养的军队,其平时最重要的任务便是保护大宋商
设立在这里的各大牧场,这支军队虽然引进了定西军的部队,但却不归定西军所节制,不过在危机时刻可向定西军求援,河东路和河北西路可依托大同府与奉圣州为其提供作战补给。由于这支军队的
质比较特殊,所以在三衙司是另立系统,根据王静辉的建议这支军队被称为“雇佣军”,可以接受大宋商
的出资雇佣来保护其牧场的安全不受游牧民族的骚扰。就和大宋水师十数年前那样,靠为海商船队护航索取费用养军扩军的模式一样。
雇佣军的成员在初期的几年都是换防线的大宋禁军士兵来充任,由于这里远离大宋中心区域,加上这支军队的粮饷都是大宋商
所提供,所以士兵和军官的待遇要比禁军的收
高出一半。后来鉴于雇佣军若是遇上手辣的游牧骑兵的话可以向定西军求援,所以这支军队更多的是由一些退役大宋士兵来组成,并且枢密院和政事堂也认为北方
过少对国防不利,故此对这些雇佣军又提高了一个优惠政策。凡是在雇佣军中服役五年以上者,可以获得方圆一百里的
场经营,税收在前二十年减半,不过有一项需要遵守的便是在
场上放牧数量是一定限制的,不可为了多养牛羊马匹贪利而过度放牧,超过这个界限的一经发现必然要遭受严重的惩罚。
这一政策得那些老兵的
心。尽管大宋战胜了辽国和西夏,获得了大量可以放牧的牧场,这也促进了大宋的牛羊马匹价格的下跌,可是这相对于大宋需求旺盛的市场而言,只是把这些原来看上去让
望而生畏的价格降到了一个可以让
接受的价格而已,中等富户
家也可以装上马车,但是还没有到马匹泛滥成灾成为广泛
质的代足工具的地步。而且大宋近十年来的开荒运动对牛的需求更是旺盛,这些牲畜价格还是非常有利润的。正是因为如此,第一批充当雇佣军的近三万老兵几乎都留在了那里。
这个政策对于大宋稳定北方统治,加强北方国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要想统治那里就必须有一个稳定的数量,通常办法便是移民,可是以这个时代
们的观点移民又谈何容易,就是在千年以后王静辉所知道的三峡移民也是一件非常了不得的事
,更何况现在乡土观念非赏重的宋
了。这近三万老兵连带家属可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