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末尾笔误,毕老儿推介的是自家
儿,而非孙
,特此更正。龙腾小说 ltxs520.com2o
“选择会计专业的话,对数学基础会有一定要求。另外,我很快就要回海南了。”
见朱月月并未当场拒绝,毕自严更加高兴了,他很自信的笑道:
“我家那孩儿虽然不是绝顶聪明,于数术之道上却还算有些天赋,《九章算经》已学到第八章‘方程’,应该可以符合要求了吧?到时候既然拜了师,肯定是跟着姑娘走,等学有所成了再回来也不迟。”
朱月月想了想,她并不清楚毕老儿说的“方程”是否就是自己理解的那种。不过想想一个才刚刚六年级的小
孩,就算基础差些也能弥补,于是便建议道:
“十二岁的话,直接分专业有点早。我觉得先让她去校里接受三年中学教育,掌握一些基础
的知识,等十五岁了再跟我学习专业课程,这样比较好。就相当于我们那边的中专生,到十八岁时毕业,正好是参加工作的年龄。”
“哦,要到十八岁么?”
毕自严略略沉吟了一会儿,便点了点:
“可以,就照这么办罢。”
商议既定,毕自严站起身来,向朱月月作揖为礼:
“如此就麻烦朱姑娘了。”
朱月月也连忙站起来还礼:
“不用客气,本来我们也很希望有来学这些技能,免得失传了。您肯让家里
来学,我们还要感谢您呢。”
听到这话,毕自严眉毛顿时一挑,想了想但却没说什么,仍是从容镇定,拱手作别。
…………
当天晚上,毕家府宅。
本来挂在门楣上的“尚书府”匾额已经取下,但最近却又重新拿出来藏在门房里,虽然还没挂上,却被反复擦得油光锃亮,重新上了好几遍大漆,就等着哪天老爷官复原职的消息一下,立马恢复旧观。
而随着一声“老爷回府!”的禀报,从门房到内院,从主到
仆,不顾春寒料峭,全都走了出来,站到院子里摆出了迎接的架势。
别看毕自严在琼海镇诸面前表现的温和随意,像个好好先生一样。可在他自己家里,在这些完全依赖于他的身份地位才能生存的
面前,他就是不折不扣的天如果说之前还有
对这一点认识不
的话,那么经过前一段时期的跌宕起伏:毕自严从户部尚书位置上被逮拿下狱,又从狱中被放出,参与到琼镇谈判,到现在满京城上下都说老爷很快要复位,没准儿还能更进一步
阁……这段时间的
冷暖变化,相信足够让任何一个毕府家
牢牢记住:是谁决定着他们的命运。
再加上最近一段时间毕自严始终没回家,从天津回来以后就一直待在真如寺里忙着钻研业务,今晚突然回来,在府里不大不小也算是引了一场波澜。当毕自严从马车上下来时,便看到自家阖府老少都站在门前迎接,倒让他颇有些意外。
不过作为大老爷,毕自严在下面前肯定要“端着点”,于是他一路上都面无表
的保持着形象,直到走进内院,看见自家三位夫
,四个子
最小那个还在
妈手里抱着,也都站在院子里迎候他时,方才放松面皮,显示出作为丈夫的关心与作为父亲的慈
来。
“怎么都出来了?外面凉得很,赶紧进屋说话。”
一行都进
堂屋,然后便是按照礼仪依次上来问候作为走科举途径升上来的文官家族,毕家在礼法方面自然是极为重视。此刻毕自严虽然心中有事,却也耐下
子一一与她们应答,包括大夫
胡氏,二夫
李氏,三夫
吴氏,长子毕际壮,长
毕际真,次子毕际有……最后一个小儿子毕际孚还在襁褓之中,那就不必要求了。
待得众行礼已毕,都站在那里等着老爷训话时,毕自严看看他们,在心中暗暗叹了一
气自己这辈子,在仕途学问上都还算顺利,可唯独在子嗣上颇为艰难:原配夫
胡氏,当初也是少年夫妻,彼此间十分恩
,自己原打算与她白一生,即使婚后多年一直未曾生育,也一直顶着压力,坚持不肯纳妾。直到四十岁后,胡氏自己实在顶不下去,方才不得不松
,纳了个良妾李氏。
李氏过门几年,却也没什么动静,一时间们都说是他毕老爷自己不行。族里都打算要给他安排过继了,但李氏却不是那等甘心受
摆布的软弱
子,一方面应付着毕氏族
,一方面却又暗暗找了有“宜男之相”的
送
老爷房中。如此努力年余,还真见到了成效在毕自严四十七岁时,他才终于得了长男毕际壮,此后又过了足足七八年,长
毕际真和次子毕际有相继出生,再过九年,也就是去年,到老
子六十四岁时,居然又得了三子毕际孚。
虽然迟了点,好歹也算是有儿有了,只是一般
家所谓的“
孙不
子”在毕自严这里便不成立了他的大儿子今年才十八,虽然名为“毕际壮”,身体却很单薄瘦弱,此时在灯光下照着都显得摇摇欲坠,毕自严一向对他最是
惜,问了几句身体,便连忙叫回去休息,惟恐吹了风,着了凉。
此后又打走了其他“闲杂等”,最后屋子里只剩下一位二夫
李氏陪伴在侧。李氏今年四十来岁,正是身体康健的时候。
格也十分的
明强
。前些
子毕自严下狱,儿子不顶用,多亏了李氏竭力周旋方才保住家宅平安。如今毕家内宅全靠她在坐镇,上下
等皆十分服气,就连毕自严也将她看作真正的贤内助,家中一应事务都与她商量今晚特地回来,正是为此。
费了一些功夫,毕自严把他打算将儿际真送去海南,先接受髡
几年“中学教育”,然后
脆拜个短毛
为师的计划告知了李氏但仅仅只是告知而已。在这种事
上他作为一家之主享有绝对的权利,所以下午才直接和朱月月敲定,晚上专门回来通知一声,已经算是非常照顾李氏的
绪了。
李氏果然没什么反对的余地,只是在听到要在南边待上足足六年时,方才抬起来,小心翼翼道:
“老爷亲自费心安排,自是极好的。只是妾身担心……真儿再过几年便要及笄了,如今的习俗老爷也知道,十二三就有相看了。若是真儿一去南边那么多年,会不会耽误了她的亲事?”
毕自严这几个儿中,儿子全是由三夫
吴氏所生李氏找的这个“宜男之相”还真准。不过和许多封建家庭一样,这几个儿子都养在了李氏的名下李氏对外十分
明,对内自然也不会掉以轻心。毕家大夫
胡氏跟毕自严年纪相若,如今早过了六十,在家中的老封君地位无可动摇。又自觉在子嗣这件事上愧对老爷,根本没心思跟李氏争,每
无非吃斋念佛而已。而那吴氏本就是李氏自己找来的,身契家
什么都捏在二夫
手中,直到连生了好几个孩子以后,才给了个正经名份算是褒奖。毕自严对她谈不上什么感
,自然也不会为她去跟李氏争执。
既然三个儿子都非亲生,李氏平时也就没什么偏向。可唯独儿毕际真,却真正是李氏自己生的,而且这
孩儿聪慧酷似其父,机敏又
肖其母,要说天赋绝对比她哥哥弟弟都要强得多,夫妻两个都是
若珍宝。
故此这时候明知道老爷已经做出了决定,李氏却还是壮着胆子提出了异议。然而毕自严又何尝不自己的
儿?听到李氏的话,他却呵呵笑起来:
“是啊,十二三便要相看,十四五定亲,待到及笄之后,差不多就要出阁……嫁了个不知好坏的男,从此一心指望他能上进。真上进了呢,又要担心他把心思移到别
身上……就算是真正运气好,碰到一个有能耐,能上进,还一心一意的良
,却还要
心他的子嗣……若是子嗣不丰,哪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