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观雨(上)
板栗从侧门进来问:“夫,
雨将至,我们要赶回去吗?”
陆夫张文纨道:“糊涂,自然要等风雨过了再回去。更多小说 ltxs520.com”
“是是。”板栗退出大殿。
狂风掠过大殿的重檐歇山顶,发出“呜呜”的呼啸,还有碎瓦落地的脆响。
昙壹和尚道:“好大的风!各位善信,小僧少陪了,要去各处殿堂看看,莫要被大风掀了瓦片而漏雨。”说罢,匆匆去了。
乌云越压越低,大殿内昏暝如暮,佛前的灯火就荧荧明亮起来,陈之看着那一排七盏长命莲花灯,不由得想起故乡明圣湖畔的灵隐寺,灵隐寺里有母亲十四年前为他许下的长命灯,就是因为那盏灯,两个悬隔千年的灵魂融合成了现在的陈
之,今已四载矣——
陈之走到佛前,跪在蒲团上默祷。
陆葳蕤朝继母看了看,也走过去跪在陈之身边,合什祈祷。
顾恺之和陆夫坐在西壁松木小案边叙话,陆夫
说些从侄
张彤云幼年趣事,顾恺之听得津津有味,顾恺之七岁随父顾悦之去张府拜访,曾经见过张彤云,张彤云与他同龄,冰清玉映的一个小
孩,小小年纪就已能书善画,那时张彤云画得比顾恺之好,顾恺之很不服气,顾悦之本来是想让儿子拜张墨为师学习书画的,不知何故,顾恺之偏偏不肯,其后师从卫协,这些年来顾恺之一直想着与张彤云再比试画呢——
顾恺之问:“张姨,张彤云容貌没变吧,我还记得她的模样,睫毛很长。”
陆夫笑道:“你是十年前见过她,怎么可能容貌不变呢!”
“变得什么样子了?”顾恺之问,痴态显露。
陆夫笑了笑,遥指跪在佛前的陆葳蕤:“与葳蕤一般美丽。”
顾恺之朝陆葳看了看,跪在那里的背影也很美,顾恺之笑得更欢了。
陆夫看着顾恺之,心想:“顾虎
与蕤儿年龄相当,若不是因为顾、陆两家的旧怨,顾虎
极有可能娶的是蕤儿,而且会早早定亲,现在只能说是蕤儿与
之有缘、顾虎
与彤云有缘——”
顾恺之对张彤云的事问个不休,陆夫笑道:“顾虎
,你们顾家
不是说绝不与陆家
说话的吗?”
顾恺之道:“张姨姓张,不是陆家。”
这话陆夫不大
听,说道:“我既嫁给陆氏,便是陆氏的
。”
顾恺之挠道:“晚辈对陆氏无任何恶感,只因父辈叮嘱莫与陆氏
往。”
陆夫道:“这陈年旧怨若是能解岂不是好?等下问问
之,可有让顾、陆二氏和解的办法?”
顾恺之道:“和解自是美事,我与子重是好友,子重成了陆府婿,难道我也要与子重绝
不成!”
“陆府婿!”陆夫
失笑,又叹道:“
之要娶我家葳蕤,可不比你娶彤云,我很担心呢。”
陆夫与顾恺之在这边说话时,佛前的陈
之与陆葳蕤也在轻声细语。
陈之道:“……母亲叮嘱我,四月初八佛诞
要去灵隐寺进香布施,为长命灯添加香油,今年远在千里外,是不能遵母亲所嘱了。”
陆葳蕤道:“丁氏嫂子一定记得这事,她会代你去灵隐寺进香的。”
正这时,听得殿顶“唰”的一声响,密集的雨点下来了,陈之起身道:“葳蕤,我们去后殿看雨。”
陆葳蕤眼睛一亮,应声:“好。”碎步跑到继母张文纨面前,说道:“娘亲,我去后殿看雨。”
陆夫“嗯”了一声,说道:“莫要淋到雨。”
陆葳蕤应了一声,跟着陈之去了。
顾恺之起身道:“我也去看雨。”也向后殿走去。
陆夫笑着摇
,心道:“顾虎
还真是痴。”取出怀里陈
之写的那张食疗方,看着看着,脸色发红。
瓦官寺大雄宝殿四周建有围廊,殿后一片空地,对过去便是药师殿,白雨点泼洒在方砖地上,水雾浮起,风吹过来,带着细小的雨沫。
陈之和陆葳蕤并肩立在后殿围廊上,看天上涌动的灰黑色的云层、看密集的雨点万箭攒
而下,地面上积水处处,水面上雨花盛开,水泡浮动,即生即灭——
很幽美的画面:佛寺、大雨、璧一般的少年
侣在檐下携手相望……
“好雨!”
顾恺之走过来赞道:“雨景最是难画,细摹不得,表意难成。”
陆葳蕤有些羞涩,想挣开手,陈之没放,陆葳蕤也就安安静静让陈
之握着。
陈之道:“也不难画,可以画一个一身湿透的
,就知道天正下大雨。”
顾恺之道:“不然,一身湿透也许是不慎落水所致。”
陈之笑道:“可以再画一个
,撑伞。”
顾恺之也笑道:“撑伞之可恶,忍看他
淋雨乎?”
陆葳蕤“咭”的一声轻笑。
顾恺之看着陈之与陆葳蕤手牵着手,他没想到要回避,只觉得羡慕,说道:“子重,方才张姨对我说顾、陆二氏应冰释前嫌,问你可有什么办法?”
陈之便问:“长康,顾氏族中谁还对这四十年前的旧怨念念不忘?”
顾恺之道:“倒没特别的怨气,只是数十年来不与陆氏往来成习惯了。”
陈之又问陆葳蕤,陆葳蕤也如顾恺之这般说。
陈之心想:“陆氏与顾氏乃江东顶级门阀,何以二姓
恶多年却无
调解?顾、陆二姓失和恐怕也是朝廷和南渡士族所乐见的,不然的话,江东士族团结一致,势力更增,这对侨居江左的北地士族不利,这东晋朝廷真是危机四伏,北有秦、燕虎视眈眈,江左本地也是矛盾重重,世家门阀相互倾轧、南
北
相互仇视,更有底层遭受盘剥的民众,若非生活困苦,天师道的孙泰、孙恩又何以能一呼百应!”
陈之问:“长康可会诵那首鼎鼎有名的《为彦先公赠
诗》?”
彦先公就是顾恺之的从伯祖顾荣顾彦先,当年与陆机、陆云兄弟并称江东三俊,在洛阳时顾彦先与陆氏兄弟极好,顾彦先思念妻子,陆氏兄弟都曾代笔为顾彦先写相思诗,可称是莫逆之
——
顾恺之悠然道:“士衡公绝妙好诗,我岂能不会诵!”当即用他的晋陵方言顾生咏吟诵当年陆机为其从伯祖顾荣拟的思诗:
“东南有思,长叹充幽闼。
借问叹何为,佳渺天末。
游宦久不归,山川修且阔。
形影参商乖,音息旷不达。
离合非有常,譬彼弦与筈。
愿保金石躯,慰妾长饥渴。”
顾恺之吟罢,又再三道:“好诗!好诗!士衡公代思作诗,体察
微,,宛然思
吻,诚然妙哉!”
陈之道:“士衡公还有章
《平复帖》,长康可曾临摹过?”
顾恺之道:“未曾临摹,但熟知此帖,我从伯祖彦先公有宿疾,士衡公在《平复帖》里对我从伯祖的疾病表忧虑,友
可谓真挚。”
陈之道:“顾、陆二氏要和解,就在这思
诗和《平复帖》上,长康可画一幅《江东三俊图》,画卷大幅留白,我以《平复帖》式章章书写画跋,述当年顾、陆世
之谊,由张安道先生转呈陆使君,陆使君感长康厚意,定会说服大陆尚书与顾氏和解。”
顾恺之拊掌道:“妙哉!此雅事也,料吾父吾叔也不会怪我擅作主张——只是我不知士衡公、士龙公相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