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他说得如此严重,只好说道:“那我再等半刻,如若半刻钟后敌军未至,到时便拿你吕子明的人头祭旗。”
话到最后声色俱厉。
不成想半刻钟未至,果见秣陵城方向又有一军行来,看其装扮与先前那支敌军无异,林冲大惊失色,曰:“吕子明竟能未卜先知焉?”
又站起身来,高举长枪,大喝一声:“杀!”
一马当先冲下矮坡,身后吕蒙率一千精锐紧紧跟上,顷刻间将官道上的敌军断成数截。
此时的营寨中火光冲天,花荣率五百长弓手死死守在寨口,手中长箭犹如流星一般,每一箭都带走一条人命,五百弓手犹如五百死一般,肆意收割着敌军士卒的性命。
太史慈看着成片倒下的士卒,双眼通红,不时举枪将挡路的士卒刺死。
寨口放着巨大的鹿角,将他手下士卒死死挡在营外,鹿角后又有数百长枪兵,手持长枪将靠近鹿角的士卒一一刺死。
太史慈勐催胯下坐骑,舞枪将射来的长箭一一格开,又将长枪伸进鹿角中,口中怒吼一声,双臂勐然发力,将一个巨大的鹿角高高举起又狠狠摔下,碎片横飞中将我军不少士卒的头颅打碎。
他一连摔碎数个鹿角,将营口清出一条通道,手下士卒跟着他深入营中,与我军士卒厮杀在了一起。
太史慈又舞起长枪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手下无一合之敌。
远处正在指挥长弓手的花荣见了,冷哼一声,拉开三石大弓,弓如满月,箭如流星,直射太史慈而去。
太史慈酣战中忽然心头一动,急忙闪身,见一道箭光沿头皮擦过,又射入身后一名士卒体内,箭势未尽,竟从士卒体内穿出,“夺”
的一声钉在地上,箭头深入地下数寸,箭尾犹自乱颤。
太史慈心头大惊,原本以为此时两军短兵相接,长弓手再也发挥不出作用,哪想对方竟然还有如此厉害的箭手他举目望去,见一青年将领手持长弓,正冷冷的看着他,太史慈大叫道:“那位战将可留姓名。”
花荣冷哼一声,回道:“花荣。”
太史慈哈哈一笑,说道:“花将军果然射,不过不知枪法如何?”
沷怖頁2u2u2u、c0m他见花荣手中握着长枪,遂挺枪跃马来战,花荣脸上毫无惧色,翻身上马,亦手持长枪与太史慈战至一处。
太史慈乃是当世名将,一杆长枪使得是出入化,我军中只有孙策和林冲能与之相比,花荣箭术虽强,奈何枪法只是一般,与太史慈战后不久即落了下风,只有防守而全无进攻。
太史慈抖擞精,长枪疾刺花荣身周,花荣只能勉力支撑,正苦战时,忽听一声大喝,一员大将策马持刀杀来,与花荣一起双战太史慈,正是陈武。
好一个太史慈,他见陈武与花荣一起联手,心头丝毫不惧,反而激起了他的无穷战意,手中长枪飞舞,带起道道残影直刺陈、花二将,枪影中更带有炸裂之声,与二将相斗,竟然隐隐占得上风。
二将心头大骇,没想到太史慈枪法如此厉害,二人联手反而被他压制。
也不是说二将武艺有多差,只是花荣本不以枪法见长,陈武也是有伤在身,自然不能完全发挥出自身实力,是以二将反而在被太史慈压着打。
太史慈虽然武勇,奈何我军早有准备,他带来劫营的士卒很快被我军击溃,他本想等后队前来接应,哪知后队迟迟不至,正自心慌时,忽然一员小校策马赶来,口中大喊:“太史将军,后队被围,还请将军速速回军支援。”
太史慈大惊,他本以为按照刘晔的计策,此番劫营纵使失败,亦可从容退却。
哪知敌军竟在营外暗藏伏兵,此时正将其后队截住厮杀。
太史慈一枪逼退二将,掉转马头往来路疾驰而去。
太史慈一走,其手下兵马更是混乱,争先恐后跟着他一起往回跑,陈武与花荣对视一眼,率军急忙追赶。
等到太史慈赶至后军时早已被杀散,后军中并无什么厉害的将领,哪经得起林冲和吕蒙的一通厮杀。
二人率军一阵冲杀后,敌军纷纷溃散而逃,等太史慈赶到时,带来的一千人马只余三百余人留在身边,而他更是被团团围住,眼看就要无法脱身。
太史慈看着身前拦路的林冲和吕蒙,又听到身后马蹄声震耳欲聋,陈武与花荣率军追了过来,四将将太史慈团团围住。
太史慈面上毫无惧色,平举长枪,勐然催动胯下坐骑,犹如流星一般向吕蒙撞去,他从四人的动作中早已看出林冲乃是最强者,最弱的当属受伤未愈的陈武。
但太史慈此时一心想要突围,自然不会转身再杀回去,故而挑了面前相对较弱的吕蒙下手。
吕蒙冷哼一声,长枪迎着疾驰而来的太史慈勐刺过去,太史慈闪身躲过刺来的长枪,手中长枪依然势如破竹的刺向吕蒙。
吕蒙看着疾刺而来的枪尖,来不及撤枪回架,千钧一发之际身子勐然向后躺倒在马背上,太史慈的枪尖沿着他的脸庞疾刺而过,令吕蒙惊起一身的冷汗。
太史慈枪刺吕蒙的同时林冲也动了,他的长枪枪尖乱颤,直刺太史慈后心。
太史慈一击吕蒙不中,长枪忽然向后一架,啪的一声挡住林冲刺来的枪尖。
林冲收回长枪,又再次刺去,整根枪身乱颤,令人看不清枪势。
太史慈不敢怠慢,舞起长枪护住身周,啪啪数声,顷刻间与林冲过了数招。
一旁的吕蒙又是持枪杀到,陈武和花荣也是各执兵器杀向太史慈。
太史慈虽然武勇,奈何勐虎不敌群狼,何况四人中还有一个与他不相上下的林冲,须臾间身上有几处挂了彩,幸亏他一直不停躲闪,方才避过要害。
此时太史慈心中无比焦躁,他瞥了周围一眼,见手下士卒正与周围数倍大军交战,成片成片的倒下。
他有意想去救援,奈何被四将缠住无法脱身,正没奈何之际,忽听来路方向一通鼓响,又有呐喊声传来,他急忙看去,就见火光中一军杀到,军旗上一个斗大的“刘”
字,正是刘晔率军来援。
太史慈此时疲累交加,忽见援军,精大振,又与四将战作一团。
四将先前曾得到我的吩咐,不可伤了太史慈,故而出手时有所保留,不然太史慈哪里撑得到现在。
此时四将见刘晔率军杀至,弃了太史慈奔回本阵,率军与刘晔战至一处,直至天明方才各自收兵回营。
是役,我军大获全胜,不仅击退前来劫营的太史慈人马,更缴获兵器无数,另有数百俘虏。
太史慈方面不但损兵折将,本人也受了轻伤,若不是刘晔及时赶到,只怕也已经做了俘虏。
天明后我端坐中军帐中,座下诸将纷纷道喜,陈武笑道:“那太史慈本想前来劫营,没想到三将军算无遗策,早埋伏下大军,等着将其瓮中捉鳖,最后若不是刘晔相救,只怕他早已成了俘虏了。”
说着哈哈大笑,诸将也是轰然大笑。
陈武又问道:“三将军,末将有一事不明,昨夜末将等人围住了太史慈,本可将其当场格杀,三将军又为何让末将等人手下留情,白白放走了他。”
我笑道:“太史子义乃是一员良将,如今我军将领虽多,但缺少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将,若能将太史慈收服,那么对于主公将是一个极大的助力。”
陈武闻言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