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公社医院,医生检查完毕,就用手推车把秀莲带进了产房。秀莲看大夫是个的,也就平静了下来。
秀莲进产房以后,少安让少平带着母亲,先去公社文书刘根民家里休息,他自己立在医院院子里,等待秀莲生产的消息。
快两个钟过去了,一切都还没有动静。少安在院子里焦躁不安地走着,一支接一支地吸着自己卷的旱烟卷。
突然,他看见他们村的几个拉着一辆架子车,气喘嘘嘘地从医院大门里跑进来了;车上似乎躺着个老汉。紧接着、田福堂、金俊山和他二爷也紧跟着跑了进来,大声喊叫医生快来抢救
!
出事了!
少安紧张地跑过去,问:“谁?”
他二爸说:“田二。”
“再有没有受伤?”少安生怕他父亲有个三长两短。“再没……”孙玉亭回答说。
可怜的田二立刻被抬进了抢救室。虽然这是个“半脑壳”老汉,但是一条命,谁也不敢怠慢!
孙玉亭询问了秀莲的况后,就告诉少安说,哭咽河两面山的大
都很成功。只是谁也没防备住,田二不知什么时候进沟来看热闹,结果被炸起的土埋住了。等众
发现后赶紧往出刨,刨出来就已经不省
事……不一会,抢救室里走出来一位大夫。他摘掉
罩,对守在院子里的田福堂等
说:“
已经死了!”
院子里所有的都呆住了。
这时候,突然听见产房那面传来一阵婴儿的啼哭声。孙少安胸一热,丢下众
撒开腿就跑。
他来到产房门,一位
护士正往出走,笑吟吟地对他说:“一切都正常。是个胖小子!”
泪水刹那间就蒙住了少安的眼睛。他猛一下感到,他现在和这世界上所有的,都处在了平等的地位。他在心里庄严地说:是呀,我有了儿子,我要做父亲了!
第五十二章
第五十二章
孙少平在村里教书已经快一年了。在这一年的时光里,小伙子的个又蹿高了一截,眼看着撵上了他哥。
这期间他在家里吃饭,不管歪好,总能填饱肚子,因此身子骨明显地壮实起来,成了一位引注目的漂亮后生;加之他身上透露出来的那种有文化的素质,使他各方面都给
一种很不一般的印象。在农村,这样的后生往往成为年轻姑娘们所暗暗
慕的对象。
他家里的光景依旧很不景气。粮食不够吃;钱更是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半花。直到眼下,大哥结婚时借下的粮食和钱都没有还完。他哥和他嫂子加上小侄儿虎虎,一家三仍然在一队的饲养院和一群牛驴为伍。他已经接替大哥,住在自家院子旁边戳开的那个小土
里。妹妹兰香依然如故,每天晚上过金家湾那边借宿。父亲一年年老了,而祖母更老了;母亲的身体也比前几年差了许多。至于他大姐兰花一家,那光景烂包得仍然连提也不能提……少平感到欣慰的是,他自己终于能进
本村的学校当了教师。眼下对于一个农家子弟来说,这就是一个再好不过的营生。这一年里,他挣的工分和大哥一样多;而且每月那几块钱的补贴,把家里的帐债也偿还了一部分。近二十年来,他都是向家里索龋现在,他终于给家里贡献一点什么了。他感到自己真正成了一个大
。
在双水村学校,他带初中班的语文和全校各年级的音乐课。学校负责、大队副书记金俊山的儿子金成带初中班数学。另外两个教师姚淑芳和田润生带小学各年级的课。润生还兼带全校的体育。
和他一块共事的三位老师各有各的特点。
金成一副小康家的自满,穿一身质地很好而裁剪俗气的制服,故意把里面的红线衣从脖项里竖出来。一根拴在裤带上的明灿灿的镀金钥匙连子。在
蛋上露出弧形的一圈,将另一
伸进裤
袋里;行走起来,那钥匙就在里面叮当作响。他工作很负责任,布置起事
来,第一点,第二点,第三点……
是道。要是公社来个
部,他总要设法和田福堂争夺管饭权;能招待脱产
部在自己家里吃一顿饭,那简直就象是一种荣誉。不过,这
和他父亲一样,一般说来都是忠厚的,不会借机欺负别
。不在损害自己的
况下,也不眼红别
有能耐。他尊重孙少平,但不能成为知心朋友。
田润生是少平的同班同学,两个相互都很熟悉。他们尽管从小一起长大,一起上学,但两个
往并不密切。但润生和他父亲不一样。这
格比较随和,心中也没什么城府;遇事随波逐流,但从不胡作非为。
另一位教师姚淑芳年龄比他们三个都大,是本校唯一的公派教师。由于她丈夫家成份不好,本
一切方面都很谨慎。她是一个很自
的
,无论公事还是私事,都做得
练练,无可挑剔。在双水村
看来,虽然姚老师住在他们村,但她似乎并不属于这个天地,就象外面来的一个
工作
。双水村的年轻庄稼
在山里除过
谈论风骚的王彩娥外,也常说这个漂亮
教师的酸话。姚淑芳非常看重孙少平。尽管她家和孙家有
刻的隔阂,甚至都互不搭话,但两个有文化的
都自觉地超越了农民狭隘的意识,在高一级的层次上建立了一种亲切的信任关系。在她和少平之间,已经丝毫感觉不来他们是属于两个相互敌对的家庭。少平有时候都不称呼她姚老师,而叫她淑芳姐。
顺便提提,在这一年里,孙少平的生活中还有一件外所不知晓的事。他根本没想到,在他教书不久后,城里的跛
子侯玉英接二连三给他写了几封“恋
信”。少平接到信看完就烧了,也不给她回信。如果出身于一个光景好而有地位的家庭,接到一个自己毫无兴趣的
的求
信,那也许会不以为然的;甚至象对侯玉英这样有生理缺陷的
,说不定还会产生一种不愉快的
绪。但孙少平接到侯玉英如此热
地表白自己心迹的书信,却油然生出一种温暖和感动的心
。活在这世界上,有
你,这总不是一件坏事。尽管他实在不能对侯玉英产生什么
,但他仍然在心里很感谢这位多
的跛
子,在他返回农村以后,仍然不嫌弃他贫困的家庭,在信上发咒:“愿和你一辈子同作比冀(翼)鸟,如果变心,让五雷洪(轰)顶”……少平觉得他不能藐视和嘲弄跛
子的一片热心,后来便很诚恳地给她回了一封信,说他现在根本不愿考虑自己的婚姻;让她再不要对他提这事了。他还说了他对她的谢意,并说他不会忘记她对自己的一片好心……而在这期间,孙少平倒一直和田晓霞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尽管他们不是谈
说
。他和田晓霞是在另一个层次上的朋友。晓霞不失前约,过一个星期,就给他寄来一叠《参考消息》;并且在信上中外古今、纵谈横论一通。她在原西城郊
队,实际上除过参加劳动外,就住在城内的家中,少平去过几次县城,在她那里借了不少书……现在,少平一直怀着一种激动的心
,等待他的同学回双水村来。晓霞说过,她年底一定要回一次老家——按她当初说的,也许最近几天就要回来了。
每一个年龄的,都有自己的生活圈子。对于孙少平来说,目前田晓霞就是他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个
。在某种意义上,这个
孩子是他的思想导师和生活引路
。在一个
的思想还没有强大到自己能完全把握自己的时候,就需要在
上依托另一个比自己更强的
。也许有一天,学生会变成自己老师的老师——这是常常会有的——但
在壮大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求得当时比自己的认识更高明的指教。
在田晓霞的影响下,孙少平一直关心和注视着双水村以外广阔的大世界。对于村里的事,他决不象哥哥那样热心。对于他二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