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五章:有宋无金 有金无宋
东宫。更多小说 ltxs520.com
青灯冉冉,宫灯幽幽。
虽是白,可是这幽暗的寝殿里却说不出的昏暗。
靠墙是一排排书柜,书柜中摆着各种典籍,昏黄的光线下,在墨香之中,坐在椅上的赵桓在这种环境之下,沉着脸,随手翻看着书卷。
赵桓已经预感到,太子位自己越来越远,虽说还没有到废黜的地步,可是宫中许多的动静都证明了这一点。
囚禁在这东宫已经有三个月,这三个月里,他每都辗转难眠,夜夜都被噩梦惊醒,醒来时,额角上满是冷汗。
“沈傲……”一个名字电光闪石一样划过赵桓的脑海,随即,他冷冷一笑,这冷笑中既有痛恨,也有一种无力。
现在的赵桓,更像是一个活死,他什么都做不了,唯一能做得就是等待,等待那废黜太子的旨意送来,随后,他会像夜壶一样丢在一边,生不如死。
“殿下,有懿旨!”
外的内侍急速的敲打着门,喘着气道。
赵桓眼眸一闪,嗯了一声,他实在弄不清,这个时候,怎么会有懿旨,父皇去了泉州,太后寻自己做什么?莫非……
赵桓心里生出了些许期待,除非父皇驾鹤西去,他实在想不到更好的答案。
赵桓快速的穿好了朝服,出了寝殿,就看到了敬德皮笑不笑的脸,敬德笑道:“殿下,太后召见,快随老
速速
宫。”
赵桓不禁道:“发生了什么事?”
敬德只是道:“殿下去了自然知道。”
宫中的车驾已经准备好了,赵桓被这变故弄的有些措手不及,总算还是回过了神来,坐上车驾。马车宫的时候,宫中并没有动静,也没有披上素槁,这就意味着,父皇仍然安然无恙,这让赵桓略感失望。
景泰宫里,天色已经渐晚,门廊上架起了一座座红宫灯,宫中的太后显得有些不耐烦了,几次催促,赵桓才急匆匆的过来,当先行礼,重重跪地,朝太后磕
道:“孙臣见过太后娘娘。”
赵桓二十多年前就搬出了宫,所以与太后的关系有些疏远,赵桓轻轻的抬起,看了帷幔之后的模糊身影,继续道:“不知太后召孙臣前来,所为何事。”
“咳咳……”坐在一侧的杨真咳嗽一声,赵桓才发现了他的存在,见当朝首辅也在,赵桓更觉得今的事实在有些匪夷所思,只是这杨真是沈傲的
是绝没有错的,只怕……
赵桓生出不好的预感。
太后淡淡道:“恒儿,你这太子做了几年了?”
赵桓吓了一跳,不知太后为什么这样问,立即道:“孙臣无德无能,蒙父皇父,敕封为东宫已有十年。”
“十年……不短了。”太后叹了气道。
赵桓连忙道:“孙臣愿做千世万世的太子。”
这句话的意思是,自己的父皇能够享国万年。太后却是冷笑,道:“你这心愿只怕是要落空了。”
赵桓大骇,以为父皇已经从泉州那边下达了废黜太子的旨意,否则怎么会做太子的心愿落空,眼中迸出泪来,连连磕,道:“孙臣无能,不配……”
太后却不理会他,朝杨真道:“杨大,把陛下的圣旨给他看吧。”
杨真颌首点,踱步过去,小心翼翼的道:“请殿下过目。”
赵桓几乎是微颤颤的接过圣旨,心里万念俱焚,可是看到太子监国、开封牧、总揽京畿军政事这一行字的时候,整个却是一下子呆住了。
太后的声音传出来:“来,立即宣文武宫,觐见监国太子,从此之后,哀家和祖宗的社稷就全部托付给太子了,殿下,还不快起来,准备去见文武百官。”
赵桓才回过神来,又是跪地哭告,道:“父皇尚在,孙臣岂可监国,这是要将君臣父子置于何地?孙臣不敢奉诏!”
赵桓回答的可谓坚决,他心中认定,这绝对是父皇试探自己的把戏,若是自己奉召,正好让有了废黜太子的借
,于是又是磕
,又是涕泪直流,不断哭告。
杨真在旁劝道:“殿下监国,自是为父分忧,这是天大的孝心。”
太后却是急了,大骂道:“你父皇没有担当,难道你也没有吗?”
叫将赵桓架出去,杨真小跑着跟上,赵桓只是一味的哭,昏天暗地,好几
差点儿昏厥过去,也不知是真是假,杨真只好先将他安排在偏殿里歇息。待赵桓哭声渐弱,才道:“如今大宋危如累卵,社稷倾覆只在旦夕,殿下若是再如此,只怕连宗庙都不能保全了。”
赵桓被勒令在东宫读书,哪里知道外发生了什么事,这时听杨真的话音有异,立即道:“父皇为何不回京?”
杨真苦笑:“銮驾尚在泉州,闻知金军朝夕可至,是以一直驻留不来。这份旨意,殿下明白了吗?”
赵桓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不是试探,而是父皇听到金军随时南下,已经六神无主,却将这烫手的山芋丢在了自己手里。他心里不自觉松了气,总算重整了
神,道:“这么说,这份圣旨是真的了?”
杨真道:“千真万确。”
赵桓随即一想,又有些害怕起来:“金军随时南下,难道父皇是叫本宫与那金军周旋吗?”
杨真道:“事急矣,请殿下振作神,安抚百官,诏令各路勤王,巩固汴京防务,与
真
决一死战。”
“啊……”赵桓露出难色,他与赵佶许多地方子不合,可是在懦弱这一点却是一模一样,听到金军即将南下,整个
已是魂飞魄散,期期艾艾的道:“本宫该怎么办?”
杨真斩钉截铁的道:“监国!到时平西王自然领兵来援!”
“沈傲……”赵桓脸色一变,道:“你是说他会带兵来汴京?”
杨真毫不犹豫的吻道:“平西王绝不会坐视不理。”
赵桓这时心如麻,顾不上什么,由杨真安排着去见了满朝文武,宣读了赵佶的旨意,一时间,讲武殿里满殿哗然,谁都不曾想到,皇上居然会懦弱到这个地步,文武大臣们都是一片哀鸿,更有不少
站出来,道:“国之将倾,君王难道不该死国吗?立即上疏,请陛下回京!”
说这些话的***有在,士大夫们平素虽然混账的多,可是到了紧要关
,还是有
敢站出来说话的。
赵桓只是吓得瑟瑟发抖,不知该说什么,倒是杨真大喝一声:“都肃静,皇上不在,太子监国,那么眼下当务之急,还是请殿下拿主意。”
卫郡公石英等眼眸中闪过一丝疑窦,相互对视,突然预感到不太对劲,这个消息来的太快,还容不得他们消化。可是这时候,他们也知道,一切已经无可挽回,当务之急,还是解决
真
的问题。
在众臣的一再催促下,赵桓才期期艾艾的道:“既如此,那么立即调兵勤王吧,天下兵马火速集结汴京,不可懈怠。真
那边,是不是也要派个使节过去,若是能言和,自然皆大欢喜……”
杨真原本还以为赵桓有什么担当,听到言和二字,立即怒火攻心,打断道:“殿下,真
狼子野心,欲壑难填,契丹
也曾向他们求和,现今是什么下场?”
朝中不少也鼓噪起来:“宁愿死战!”
更有个站出来道:“偷安一时,遗恨千古祸事,天下有宋无金、有金无宋,殿下何出此言?”
站出来的,乃是太常少卿李纲,李纲这一叫,满殿又传出一阵阵喧嚣,连那石英、周正都不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