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大铁路就在森林中穿行,导弹爆炸将会引燃森林,熊熊大火将会把西伯利亚大铁路淹没在浓烟火海之中,彻底截断铁路运输,滚滚浓烟甚至让空运都无法展开,只要能长时间保持导弹攻击,再加上气候干燥,这场大火将是无法扑灭的,在我们的中程弹道导弹耗尽之前,苏军别想依靠铁路得到一发子弹,一块饼干!当然,如果有天花、鼠疫之类的玩意儿,不妨也扔过去,这玩意儿可比大火更有效!”
······
听完他那只能用疯狂来形容的战略之后,沈阳军区陷入了长时间的死寂。
最疯狂的是,这一计划居然上报到总参谋部,经过无数名将的完善之后作为一级预案,保留在档案柜中。战争爆发之后,沈阳军区和北京军区严极按照计划,节节抵抗节节后退,将苏军的后勤补给线一点点的拉长。这一计划的矛盾之处在于,既要将苏军放进来,又不能让他们冲得太猛,以免假戏真做,让他们一路冲到了北京,那就弄巧成拙了。这就注定在战争初期和中期,解放军只能拿人命去堆,沿着铁路和公路节节抵抗节节后退,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再打一两次短促的反击,仅此而已。这样的打法毫无花巧,完全就是在拼人命,以至于不少外国军事家嘲弄说:“在苏军凶猛的攻势之下,华军惊慌失措,士兵依然顽强,可将军们却似乎变得不会打仗了!”真是站着说话腰不疼,如果让他们指挥装备远远不如苏军的部队在一马平川的大平原与苏军的坦克海正面交锋,他们恐怕没有这个心情说三道四了。
百万袍泽的壮烈牺牲换来了战机,苏军的补给能力已经达到极限,补给线快要绷断了。现在他们锋芒毕露,攻势如潮,势不可挡,柳维平倒是想看看,当西伯利亚大铁路被打瘫之后,他们还能维持这样的攻势多久!
“让轨道炮开火,摧毁西伯利亚大铁路。”他平静的下达命令,但接下来他明显犹豫了一下,带着一丝不舍,继续下令:“发射六枚df-4,摧毁大庆油田,五天,最多五天,我不希望在苏军的战车油箱里再看到一滴油!”
萧华问:“为什么不干脆用先锋轨道炮?”
柳维平说:“毕竟是我们自己的油田啊······用弹道导弹轰平了还能重建,可是先锋轨道炮一炮过去,就只剩下一个大坑了······”
带着惋惜与不舍,六枚df-4弹道从山东拔地而起,飞向遥远的大庆。稍后,大地震动,雷霆万钧,一门门660毫米超级重炮炮口喷出骇人的烟焰,重达数吨的炮弹以三倍音速冲向太空,敲响了侵华苏军的丧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