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方位057,距离5500至6000,数量20,主炮五发速准备!”
随着击指令从舰桥发出,
尔兰驱逐舰“斯莱戈”号的5门50倍径127毫米
径主炮整齐划一地瞄准右舷海面,气势威武,霸气不凡。龙腾小说 ltxs520.com它的火控系统和雷达并无直接关联,但机械和
工衔接的半自动火控模式在30年代初期已属先进接到开火命令,炮手们纷纷打开炮位上的击发保险,在火控系统运转正常的
况下,五门主炮由
击指挥室统一击发,以便最大限度地缩小弹着点散布范围,保证
击命中率。
战后建造的尔兰驱逐舰,最大的技术特点莫过于采用了机械式半自动装填机,其作用原理是由机械装置将弹药库内的弹药提升至炮位的装填轨道,然后由炮手手动将炮弹推
闩门,闭锁击发。同等
径的传统舰炮通常需要8-12名炮手,战时还要配备额外的替补
员,而使用机械式半自动装填机的舰炮只需3-4名炮手,而且
速较纯
力方式提高了40%以上。
在速方面,海军舰炮本来就对陆军火炮占优,只是在真正的战斗中,海军舰炮很少有全速
击的机会,因为在电子计算机出现之前,无论
工观瞄测距还是机械计算参数,所需要的时间远多于炮手们装填弹药。
第一击过后,炮手们机械地重复着装填动作,有些炮位装填速度稍快,有些炮位装填速度稍慢,齐
速率遵循短板效应。在无需调整
击诸元的
况下,基本上是7-8秒一
炮火,五
炮击下来,所耗时间还不到一分钟。
紧凑而响亮的炮声犹在耳边回,数千米外已经传来了隆隆
炸声,月光下的海面腾起了如林的水柱,那些在波谷
尖疾驰的黑影已是
眼可见,它们没有一艘被炮火打
,但不等于这通猛烈炮击对它们毫无损伤,
炸的冲力以及弹片的侵袭都可能对鱼雷艇的薄弱躯体造成
坏。
炮声刚过平息,舰桥上就传来了新的战斗指令:“目标方位069,距离4200至4600,数量20,主炮五发速准备!机炮自由
击!”
风级驱逐舰的主炮火力跟烈火级如出一辙,副炮火力得到强化,40毫米单装机关炮增加到了6门,四联装13毫米机枪增加至5座,舰上还见缝针地安装了4挺单装机枪,近程防御火力甚至比早期的巡洋舰还要强大。
60倍径的40毫米机炮是瑞典博福斯公司的王牌产品,研发投产时间不长,却后来居上,凭借优异的能在国际军火市场上占得了一席之地,在这其中,瑞典王子古斯塔夫的贡献不可不提。目前该型机炮采用8发弹夹装填,持续
速约每分钟100发,对海攻击的有效
程是3500米。以鱼雷艇至少三十多节的突击航速,进
机炮火力范围是瞬息而过的事
,所以主炮的第二通速
还没开始,“斯莱戈”号的机关炮就已经声嘶力竭地咆哮起来。
霎时间,海面上弹雨密布,滚雷奔腾。
阻击这群英国鱼雷艇的不只有“斯莱戈”号,与之相邻的尔兰海军烈火级驱逐舰f1“罗斯康芒”号还有两艘德国驱逐舰排成弧形防线,德国轻巡洋舰、第二代“不莱梅”号在它们身后提供火力支援。
“斯莱戈”号的五门主炮再次投战阵,海面上很快开始出现清晰的焰光。攻击海面目标时,127毫米舰炮和40毫米机炮均使用触发式弹药,明火通常意味着有炮弹击中了目标,但海面上疾驰的黑影数量并没有显著减少。
“目标方位077,距离2500,三、四、五号主炮对部分目标丧失界。”
在尔兰驱逐舰的指挥舰桥里,每当测距
况从雷达室或观测哨传递过来,气氛总是异样的凝重真枪实弹的战斗远比训练
演的
况来得艰难。
身穿双排扣军服的舰长冷静下令:“主炮自由击!打开探照灯,注意观察海面。这个距离,敌方舰艇随时可能投
鱼雷!”
四盏大功率探照灯将周围海面照得通亮,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及时发现来袭的鱼雷,坏处是露了战舰方位,容易像吸铁石一样吸引敌方舰艇的攻击。
没过一分钟,舰桥上部的观察哨就传来惊呼:“右前30度,200米位置发现鱼雷航迹!”
一根探照灯光柱死死锁定那条白色航迹,一门40毫米机炮和一座四联装13毫米机枪在第一时间投近防,然而小
径炮弹和机枪弹只有很小的几率引
水下三四米
度的鱼雷。
舰长以望远镜观察海面,片刻过后,他镇定下令:“右满舵,转2个罗经点!”
“满舵右!转罗经点2!”大副一边复述命令,一边飞快转动舵盘。
顷刻,舰桥上方再度传来惊呼:“右前30度,200米发现第二条鱼雷航迹!”
角度和距离只是眼估测,跟实际
况存在一定的出
,指挥官必须依照自己的判断指引战舰转向。以驱逐舰的机动力,规避一两条鱼雷不难,难的是及时发现来袭的鱼雷,而当鱼雷密度达到饱和程度时,任指挥官天赋异禀、战舰
能超群也无济于事。
驱逐舰很快完成了右转2个罗经点也即22点5度的战术机动,不仅成功避开了第一条鱼雷,亦顺势错开了第二条鱼雷的航迹轨迹,舰长迅即将目光投向稍远处。战场形势瞬息万变,随着敌方鱼雷艇群展开攻击,雷达探测的效率俨然赶不上目视观察了,舰长意识到有七八艘英国鱼雷艇正朝左舷方向的“不莱梅”号猛扑过去,若在危险范围内齐鱼雷,那艘德国轻巡洋舰很可能遭遇不测,若它们利用超群机动能力冲杀过去,则有可能威胁到刚刚结束炮击的四艘德国无畏舰!
于是,舰长直接向击指挥室下令:“对左舷20度目标展开五
移动速
!”
这个方位超出了舰尾两门后向主炮的界,无需解释,命令自然被理解为两门前主炮和一门舯部主炮的部分齐
。在
击指挥室的
控下,三门127毫米
径的克虏伯舰炮再次齐整指向同一方位。大约20秒后,三门主炮一致压低炮
,尔后猛然发出齐声怒吼。
在炮手们的努力下,三门主炮的五齐
只用了半分多钟,炮手装填炮弹和
控室调整
击诸元互不
扰,而从弹着点紧随目标移动的
况来看,
击准度无可挑剔!
在此起彼伏的警报声中,舰长极为冷静地观察着战场形势的变化,他指挥战舰全速右转3个罗经点,锵锵避开了接踵来的几条鱼雷,然后命令全部主炮对左舷40度目标进行五
移动速
那些英国鱼雷艇已经突进至“不莱梅”号右前位置,德国轻巡洋舰枪炮齐发,闪烁的火光密密麻麻分布全舰。
“右舷方向冲过来一艘鱼雷艇!”
这个来自舰桥观测哨的报告是如此急促,竟然没有对距离和方位做出估测,而当舰桥里的军官们将视线转向右舷时,所有不由得倒吸一
冷气:这家伙是怎么穿过火力网来到自己眼皮底下的?
那艘铅灰色涂装的鱼雷艇外观小巧、身形低矮,赛艇型前甲板光滑如壁,驾驶室位于艇身中后部,舷侧前后摆开两具鱼雷发管,可以同时发
四条鱼雷形成攻击扇面,也可以边转向边投
鱼雷,从而将四条鱼雷
向同一目标。
此时此刻,它离尔兰驱逐舰不过千余米,这早已处在艇载鱼雷的有效
程之内,英国鱼雷艇没有发
鱼雷而是冒险迫近,显然是想对它来个一击必杀。
探知危险敌,舰上有两盏探照灯同时锁定了这艘勇猛异常的英国鱼雷艇,攻击左舷目标的主炮来不及回调,40毫米机关炮此时成为了御敌的主要火力,连串机关炮弹猛烈扫
,在英国鱼雷艇周围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