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调侃了。
调侃本来就是一种自嘲。
人生在世,,跟有情人做快乐事,谁不想?我们有时候走心,有时候不过是走肾。走心太苦,风险高回报小。走肾容易,但性越烂,心越空。有时候我们走肾也走心,那当然是最理想的身心一致。
对了,我们还生活在一个警句遍布的年代。《心花路放》也不例外,影子啊,阴影啊,你人生的一部分啊。道理很心灵鸡汤,但鸡汤就是人生日常用品,最为实用便捷,慰藉我们。电影的爱情观,在末尾终于开始城市化,现代化,变得文明内敛,不那么从一而终。
艾略特写过一句诗,“在我的开始,是我结束。”
这句送给耿浩和康小雨,再合适不过。我们在一个人这里开始,恰是在另外那个人那边结束的。我们在这个人身上结束的,又会在别人那里另起一行。耿浩,是更好的谐音吗?郝义,是好兄弟够义气的谐音吗?其实这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洱在千里之外,苍山不老。耿浩终于轻轻地放下了。小心,且珍重。那个尘世间迷路的老色狼,纵情滥性的郝义也轻轻地放下了,跟过去的自己告别了。乐此不疲的下半身动物,也会荷尔蒙消减,车震也嫌累。
告别,即重生。
…………
相比较于《心花路放》的一路好评,反倒是《分手大师》则是依旧跟首映一般,则是两个异端。
“这不是一部电影。只能说是各种段子的集锦,并非常勉强的将其拼凑在一起。讲述是不顺的,剪辑是乱来的,以至于没有故事没有转场。而在主打的笑料方面也是使劲的咯吱型,不自然很做作。邓小超踏上了一条不归路,也称不上喜剧表演,只是说是耍。”
“邓小超果然是鸡血水瓶贱男,太能搞了。全片都在极尽可能的让你笑,观众也的确笑了,不过剧情干瘪,再好笑也觉得无聊。”
“这样的喜剧才是我喜欢看的,邓小超杨小冥的表演,真的是太好了,喜欢,必须支持。”
……
两部电影的火爆下,另外四部电影在结束一天的放映后,终于,很多人开始变得激动了起来。
ps:不得不说选择这样的剧情,是自己找罪受,不敢写电影,怕被说成水,但是,影评也不写不行,问题是六部电影这个剧情,现在想想,真的蛋疼,最后,大家给点订阅支持下吧,接下来会尽量走上正规。(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