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脚送走秦海,后脚袁成道就跟了过来。龙腾小说 ltxs520.com
李东看了他一眼,刚刚会议上该说的都说了,这家伙还跟着自己干嘛?
袁成道也懒得拐弯抹角,径直道:“李总,百丽国际的事听说了吗?”
“百丽国际?”
李东想了想疑惑道:“上市的事?”
“嗯,上个星期百丽上市,一举融资百亿港元!以5oo多亿的市值越国美,成为港交所内地零售业的第一。”
“听说了,怎么了?”
见李东这么淡然,袁成道有些受不了,扭动了一下脖子道:“李总,您真就没考虑过让远方市上市?”
2oo7年,国内金融市场风起云涌。
连锁业也不例外,从3月份开始,不断有连锁企业赴港上市。
等百丽上市之后,这股风暴更是达到了巅峰。
“像百丽一样去上市!”
这句话如今已经成为了连锁业的标语,无数连锁企业都热血沸腾,正在或者已经筹备上市事宜。
袁成道早就和李东提过上市的事,可李东偏偏一点不上心。
原本他觉得现在时机到了,百丽上市,融资百亿,这可比碧桂园上市给远方带来的震动要大的多。
碧桂园那是地产企业,上市融资百亿还能说的过去。
可百丽作为连锁企业,之前名气虽然不小,可也没大到人尽皆知。
远方集团虽然也做地产,可实际上还是以连锁企业自居,这种情况下百丽上市能取的这么大的成功,袁成道觉得李东应该察觉到了这股风向才对。
这时候借助百丽的东风,以远方市的规模和名气,袁成道觉得远方市一旦上市绝不会比百丽差。
结果等他提了这事,却不想李东一点都不在意,这让他怎么甘心。
李东微微蹙眉,看了他一眼道:“卖了东宇地产的地皮,我们现在好像不缺钱了吧,还用得着去上市圈钱?”
“李总,难道在您眼中上市只是为了圈钱吗?”
“难道不是吗?”
袁成道连忙道:“当然不是!”
“圈钱……融资只能说是上市的一个目的,而不是全部目的。
作为上市企业,好处太多了。
我简单说几点,第一,广告效应。
公司一旦上市,就会引得所有股民和财经媒体的关注,能够提高公司在市场上的地位和知名度,赢取客户和供应商的信赖。
第二,吸引人才。
上市公司对人才有天然的吸引力,哪怕薪资低一点都无所谓,大把的人才都愿意来上市企业工作。
第三,信用建立。
上市公司有高度透明度,不管是融资还是信贷,都能获得市场青睐。
第四,安全效应。
作为上市公司,股东的利息是和广大股民联系在一起的,对财产的安全性也能得到最大保障。
第五……”
李东也不打断他,任由他叙说。
直到他说完,李东才淡淡道:“除了好处,难道就没有坏处?”
袁成道急忙道:“什么事当然不可能完全没有弊端,可我觉得利大于弊,我们就可以去执行。”
李东摇头道:“你眼中的利弊和我眼中的利弊不一样,所以这事还是先不谈了。”
公司上市到底好不好,这点李东也不是没考虑过。
这段时间,秦汉源在媒体面前露面的机会也越来越多,隐隐要盖过杜安民。
政治敏感的一些群众,从江北新闻中就能察觉到一点东西。
在杜安民即将离开江北之际,远方忽然退出地产行业,不少人都露出一副见怪不怪的表情。
远方集团也没去管外界的质疑声,有条不紊地继续自己的计划。
6月5号,一则消息传出让不少人震惊。
由川蜀国资委、中外运空运展股份有限公司、远方集团三方在川蜀共同签署了。
三方出资人一直同意,依照国家有关法律以增资形势对川航进行整体改制。
新公司股本结构为:“川蜀国资委以川航集团全部净资产作为出资,占注册资本49%,中外运和远方集团以人民币现金作为出资,分别占注册资本的26%和25%。”
消息刚传出,业内外顿时大为震动。
远方集团居然跑去川蜀弄什么航空公司了!
这时候,外行人看的都是热闹,在他们眼中,航空公司那太过高大上了。
原本在他们眼中,远方就是个卖东西的市,谁能想到远方不声不响地就成了航空公司的大老板。
当消息一经传出,吃瓜群众顿时对远方刮目相看起来。
当然,外行人就是凑个热闹。
内行人却是看出了点东西来,远方入股川航,川蜀省委又表声明,致力于打造西南地区的物流中心。
很快大家就明白了李东想干什么,这家伙感情是想将远方物流做大。
继远方市之后,此次远方入股川航,很快远方集团又将出现一项支柱性产业。
当远方集团和江北省府洽谈北湾物流园的事被透露出来,这个目的就愈加明显了起来。
与此同时,很多人都在震惊于李东的魄力。
这家伙放弃了看似前途似锦的地产项目,而是转而进军物流行业,这家伙还真有这胆子!
北湾物流园和川航两边的投资数额尽管没被披露,可只要有点经济意识的人都知道,两个大项目总投资恐怕不低于6o亿。
加上远方物流从去年开始到现在一直在急剧扩张,总投资也不低于2o亿。
也就是说,为了一个物流产业,远方一年时间内投资将近百亿之巨!
一时间,物流行业暗流汹涌,华东地产界却是如释重负。
按照之前东宇地产的架势,华东地产界都知道,这是头猛虎,只要东宇地产稳定了江北的局势,很快便会进入华东地产界。
结果他们做好了准备,坐等和东宇地产厮杀一场的时候,李东忽然放弃了地产业务,转而耗费巨资进军物流行业。
这时候有人笑李东傻,也有人对他佩服的五体投地。
起码换一个人来,谁也没这个魄力干这种事。
地产行业利益多大,尤其是现在这趋势,简直跟抢钱差不多。
这时候放弃了地产生意,耗资近百亿投资物流产业,这不是一句产业布局就能做到的。
有人喜有人忧,至于前段时间的资金链断裂传闻自然不攻自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