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最新网址:www.wkzw.me,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龙腾小说 > 都市言情 > 拣宝 > 第843章 清明上河

第843章 清明上河(1 / 2)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九岁小魔医 最后的三国 超时空垃圾合成系统 西铁城的卡巴斯基 天界手机 此游戏已突破天际 无尽武力 火影之卡皇 盛唐剑圣 娱乐帝国系统

更多小说 ltxs520.com ps:再次奉上中秋祝福,希望大家也顺便投几张月票回应一下,你好我好大家好,才是幸福美满啊

“我瞎猜的”

这个时候,王观轻笑道:“如果真是董其昌的真迹,怎么可能和这一堆小名家的作品积压在一口箱中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类似董其昌真迹这样珍贵的东西,要么是单独存放起来,要么是与其他珍贵物品摆放在一起才算合理”

这话听起来有些道理,不过却不能让张老满意:“你这是在诡辩说正经的,这画有什么问题,让你觉得是赝品?”

“非常明显”

王观耸肩道:“近代画坛大师李可染曾经说过,八大和董其昌用墨极清,就好像是月亮一样,这是他一辈子都难以达到的境界这话或许有几分自谦的成分,但是也说明了董其昌绘画的特点,用墨偏向于清新淡雅”

“然而,这画的笔墨却比较浓重,一看就知道是仿品或者说是清末民初的仿品,我觉得是民国年间的仿品可能性较大主要是这纸质比较细腻,不像是传统手工作坊制作出来的纸张,反而像是用机械生产的”

王观评点起来,十分肯定道:“只要抓住这两点,那么其他也不用细看了,完全可以断定这是仿品”

“好,很好”

适时,张老赞许道:“不错,果然是大有长进”

“和您老相比,还差得很远”

王观谦虚一笑,也好奇问道:“张老,您手里的是什么作品?”

“我的?”

张老把手一扬,立时得意笑道:“好东西啊,托你的福,总算是拿到手了”

“那就别卖关子呀快说说看,这到底是哪个名家的作品?”王观也有几分见猎心喜,毕竟能让张老看上眼的,绝对不是普通的东西

然而,张老却摇头笑道:“不算是名家作品,只能说是名作珍品”

“怎么说?”王观自然更加好奇了

“你自己看”

说话之间,张老把手中的卷轴递了过去,王观也不客气,直接拿了起来,然后把平直的箱柜为桌面小心翼翼将卷轴摊开观赏

“清明上河图?”

乍看之下,王观微微一惊

要知道作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清明上河图的名声,或者比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还要响亮究其原因,应该是清明上河图的成画时间更早,而且名字更容易让人牢记吧

不管怎么说,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堪称是古代表现社会生活最为丰富和广阔、意蕴最为深厚、感染力最强的风俗画长卷

画中隐藏着对现实社会中一些隐患的忧虑,将船与桥的矛盾和桥上文武官员的矛盾交织为全卷的视觉中心通过表现船桥险情等诸多场景,深刻揭示出当时的社会痼疾,是中国古代艺术史上最为浓重的一笔

当然,王观一直觉得张择端画风写实,只是把看到的画出来而已至于什么忧患意识,或许人家张择端从来没有这样想过,纯粹是后人的马后炮

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现代的某些人总是喜欢按照自己的理解,加以分析古人的诗词文章著作也不想想,你连作者本人都没有见过凭什么认为自己的分析就是人家所想?

人心隔肚皮啊,更何况又隔了几百上千年,代沟更宽广了反正在王观看来,古人的许多思想,都是被后人曲解了最有名的例子肯定是论语,两千多年来,不知道有多少人断章取义,把自己的思想强加到孔夫子身上,让他老人家背了许多黑锅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也差不多,或许后人能够在画中分析出许多隐患,但是未必就是张择端绘画时的想法,一切都是后人根据已经发生的事实来臆断罢了

另外就是,由于真迹就藏在故宫,那么眼前这画肯定是仿作无疑了

“张老”

打量了两眼,王观好奇道:“这你是明本,还是清本?”

在这里有必要提一下,其实“清明上河”那是一个绘画的题材只不过由于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太有名了,以至于一提起“清明上河”,大家就理所当然地认为是张择端的名画然而这却是以偏概全的片面思想,不能作为标准

实际上以“清明上河”为题材的图画,其实也可以称为清明上河图

不过在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长卷问世之后,特别是明清以来,画界代代不乏追随者以“清明上河”为题材的长卷,留存至今的宋元明清本可达数百本之多,分藏于公私之家,遍布在世界各地

严格来说,这些清河上河图也不仿仿品,只不过大家习惯性的以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为范本,把其他版本称为仿品罢了

“不是明本,也不是清本”

与此同时,张老笑道:“我这可是元本”

“不是吧”

王观惊叹起来:“这可是稀罕的好东西啊”

一般人可能觉得,元代是蒙古族统治中原,文化肯定不昌盛而且众所周知,蒙古贵族对于中原文化不太热衷,并没有彻底接受汉人文化,那么由于这个原因,元代肯定不会很重视文化教育,所以这个时期的作品一定不会很好

然而与这个猜测恰恰相反,尽管只有百年不到的时候,元代的字画精品却是层出不穷尤其是在现代,元四家的精品名作在拍卖会上的成交价格动辄破亿,价值远高于南宋的作品,只有北宋名家可以抗衡

究其原因,可能是物极必返吧

元代贵族不重视汉人文化,大部分文人士子也没有得到启用在政治上不得作为,那么只有寄情于诗词字画上了所以在这个时期,在这种大环境下,赵孟頫、黄公望等等名家就好像是雨后春笋一样冒了出来

然后到了元末明初,经过了一番动乱,却是出现了断层的情况况且明代重用读书人,大家有了出路,研究四书五经都来不及了,哪有心思绘画所以在明代初期,很少有让人耳熟能详,如雷贯耳的大名家出现

直到明代中期,经济十分繁荣,大家开始有精神文化的追求有这样的土壤条件,自然涌出来吴门四家、徐渭、董其昌之类的大名家

总而言之,时代的背景,决定了文化的基础就好比现在,社会富足了,确实也催生了一大批“大师”、“名家”问题在于,这些“大师”、“名家”,还没有经受历史的考验,至少要过五十年,才能够断定谁是货真价实的名家大师,谁是鼓吹出来的水货

张老这画,明显是经受得住历史考验,能从元代流传到现代,不仅仅是机缘巧合,更重要的是这画肯定不错,不然也没人会细心保管收藏

“尽管是元代版本,实际上画的却是南宋的景物”

此时,张老微笑道:“这是江南沦陷以后,在蒙古贵族的高压统治下,某个文人郁郁不得志,又不敢明着反抗,只好画了一幅清明上河图缅怀昔日生活了”

“嗯”

王观仔细打量起来,十分认同张老的判断

如果描绘的是元代,那么肯定有蒙古贵族出现,但是纵观全画,作品的画风明显是南宋的风格,尤其是城市的布局,以及市井人物的穿着,特别是骑马坐轿的权贵人家,都是典型的汉人造型

然而图画的笔款位置,却出现元代的年号,那么充分说明张老的推测没错图画的作者应该是前朝遗臣,身在曹营心在汉另外就是图画的笔法十分细腻,人物表情更是惟妙惟肖,千姿百态,各不相同

这样的风格笔法,一看就知道绘图的人丹青造诣不凡

“可惜啊,只有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本站必读
新书推荐: 无限刷钱系统 极品异能学生 重生之投资之王 蜜吻999次:乔爷,抱! 文娱万岁 妹纸不是人 修真高手都市纵横 登顶炼气师 谪仙庄园 傲天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