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子,自幼接受的是儒家道德教育,认死理,认为满清跟琉球有宗亲之义,琉球几百年来如同孝子一样孝敬满清,做够了礼数,此时抛下大清转投大明,琉球可就失礼了。
所以他坚持请求大清出面帮忙,反正到目前为止,他收到的消息都是,大清不认可日本对琉球的疵,始终坚持要保住琉球的社稷。
所以尚德宏心中还有希望。
可尚德宏本人不同意,架不住此时还有其他琉球人,琉球被日本控制之后,不甘于做亡国奴的琉球人,大批大批的流亡大陆,大半都疡了流亡大明的福健,因为历史上,朱元璋曾经从福缴去了三十六家各种专家,帮琉球国发展,其中有造船工匠,翻译人才,也有精通海上导航的航海人员。
这些人员在琉球历史上有重要意义,在他们的帮助下,琉球人学会了造航海的大船,学会了做生意,几十年后,琉球就先后能够跟中日朝三国进行贸易,贸易成了琉球人最大的生计来源。
而这三十六姓福建人的后代,在琉球具有相当高的地位,被尊称为闽人三十六姓。
这三十六姓的后代,在琉球国的朝廷中,履任要职,十分显赫。
他们经过五百多年的繁育,已经有了数万人口,琉球亡国之后,很多人就回到了福健,过起了流亡生活。
这些人早就将自己当作琉球人,同时也知道自己祖籍在福健,也懂得说福建话,福街在是大明领土,早就有人提出认大明为宗主国,请大明出兵帮琉球复国的建议,他们也实际操作了。
可是大明拒绝了他们推举出来的代表奉上的国书,告诉他们他们的国书不合法,大明只承认持有琉球国王密信的特使尚德宏为琉球王合法的代表,其他人都不能够代表琉球国王,不能代表琉球国。
事实上大明根本就不想随便找一个理由就打过去,而且根本没有直接吞并琉球的意思,起码暂时还没有。根本就不是李鸿章所想的,大明想要跟日本争琉球,大明其实是想从日本手里保琉球。
别说尚德宏不肯转投大明,即便尚德宏真的来归顺大明,大明政府也不会接受,因为朱敬伦已经不想在东亚继续推行有名无实的宗藩体系,他要用一种新的体系,代替这种华而不实的外交关系。
只是李鸿章没有领会到伍崇曜的意图,他其实想让李鸿章看到的,是一篇关于琉球人组建流亡政府的文章。
[记住网址 龙腾小说 Ltxsf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