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是地形复杂,一到冬天就刮白毛风,进去容易迷路。不过现在是初秋,这一节就不用担心了,你们要去,一定要多带好狗,还要找个好向导,咱们屯子这几年养了几条獒犬,这次都给你们带上。”
獒并不是单指藏獒,在东北管体型庞大的猛犬就叫做獒犬,和藏獒还不完全一样。
在北方原森林中生活的猎手牧民,由于受到狼群和黑熊这些野兽的威胁,凭普通的猎狗很难应付,便用从西藏学来了养獒的法子养獒犬。俗话说九狗一獒,这句话的意思不是说九条狗里面就能出一条獒。必须是一条血统优良的母狗,一窝同时产下九条小狗,把这九条小狗打一生下来就关到地窨子里,不给吃喝,让它们自相残杀,最后活下来的唯一一只就是獒。獒生
凶猛无比,三只獒犬足可以把一
壮年的
熊活活撕成碎片。
屯子里一共有三只獒,再加上五条最好的猎犬,全给了我们,燕子她爹又给我们推荐了一个向导“英子”。
英子才刚十九岁,是少见的鄂伦春族,在这个屯子里,年轻一辈的猎中,没有
比英子更出色,她是大山里出了名的神枪手,别看她岁数小,从小就跟她爹在林子里打猎,老林子里的事
没有她不清楚的,村里这三条獒犬,有两条是她亲手养的。
出发前,我又让燕子帮忙准备了一些东西,鸟笼子,糯米,黑驴蹄子,撬棍,一大桶醋,烧酒。
等都收拾停当,燕子她爹千叮咛万嘱咐,实在找不到就别勉强了,快去快回,一直把我们送进团山子他才回去。
对于找古墓我是比较有信心的,只要能到了野沟,没有古墓也就罢了,倘若真有,我肯定能找到。关于盗墓的事,我从书上学了一部分知识,还有大部分都是以前听祖父讲的,我祖父胡国华在旧军阀部队里当过军官,他手下有些士兵,曾经是东陵大盗孙殿英的部下,参与过挖掘多次大型盗墓行动,经验丰富,我祖父的所知所闻,多是听他们所言。
历来盗墓就分为民、官两种,官盗都是明火执仗的,专挑帝陵下手,秦末的楚霸王项羽应该是官盗的祖宗了,至于三国时期的掘子军摸金校尉等只不过是把官盗系统化,形成流水线作业了。民间也有业余和专业之分,业余的有什么挖什么,专业一些的就专门找一些贵族王候坟墓,小一点的就瞧不上眼。
而盗墓的关键在于能找到古墓,这就是一门极的学问,中国数千年朝代更替,兴废变化,帝王陵墓的建造和选位都不太一样。在秦汉时期,上行下效,多是覆斗式的墓葬,覆斗就是说封土堆的形状,象是把量米的斗翻过来盖在上面,四边见楞见线,最顶端是个小小的正方形平台,有些象是埃及的金塔,只不过中国的多了一个边,却与在南美发现的“失落的文明”玛雅文明中的金字塔惊
的相似。这中间的联系,就没
能推测出来了。
唐代开山为陵,工程庞大,气势雄浑,这也和当时大唐盛世的国力有关,唐代的王陵到处都透着那么一舍我其谁天下第一帝国的风彩。
从南宋到明末清初这一段时期,兵祸接连不断,中国古代史上最大的几次自然灾害也都出现在这一时期,中国的国力虚弱,王公贵族的陵墓规模就不如以前那么奢华了。
再后来到了清代,康乾时期,国家的经济与生产力有得到了极大的恢复,陵墓的建筑风格为之一变,更注重地面的建筑,与祭奠的宗庙园林相结合,吸取了前朝的防盗经验,清代地宫墓室的结构都异常坚固,最是难以下手。
说到底,不管哪朝哪代,中国数千年来的墓葬形式,都来源于伏曦六十四卦繁衍出来的五行风水布局,万变不离其宗,都讲求占尽天下形势,归根结底就是追求八个字:造化之内,天一体。
这种墓葬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髓所在,蒙古、回纥,土蕃,金齿,乌孙,鲜卑,畲民,
真,党项等少数民族,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陵寝的格局纷纷效仿中原的形式,但是多半都只得其皮毛而已。可以说,只要懂得观看天下山川大河的脉向,隐藏得再
的古墓也能轻而易举的找到。
再往前走就是茫茫无尽的原始森林,英子带着八条大狗在前边开路,胖子牵了匹矮马驮着帐篷等等物资装备,我拎着猎枪走在后边,一行就进
了中蒙边境的崇山峻岭之中。
胖子一边走一边问前边的英子:“大妹子,野沟的野
到底是怎么回事啊?野
究竟是个什么东西,你见过没有?”
英子回说道:“俺也知不道啥是野
,听俺爹说这些年好多
都见过,但是没
捉过活的,死的也没见到过尸首,见过的也说不清楚是个啥样。”
我在后边笑道:“胖子,你可真他娘的没文化,顾名思义,野就是野生的
,以后好好学习啊。知道什么是野生的
吗?就是在野地里生的,可能是树上结的,也可能是地里长的,反正就不是
工的。”
野是很神秘的,神农架野
的传说由来已久,我在部队里就曾经听说过,据说有个解放军战士曾经在神农架开枪打死过一个野
,野
的尸体掉下了万丈悬崖,到最后也没弄清那野
到底是
,还是只长毛的大猴子。几乎所有见过野
的目击者都一
咬定:“野
身高体壮,遍体生满了细长的黑色毛发。
听英子给我们讲,黑风的那条野
沟,以前不叫野
沟,叫做“死
沟”,再往前更古老的时候,也不叫死
沟,是叫做“捧月沟”。历来是大金国贵族的墓地,后来蒙古大军在黑风
大
金兵主力,尸积如山,蒙古
把死者都扔进了沟里,整条山谷都快被填满了,所以当地
就称这里是“死
沟”,再后来有
在这条山谷附近看见了野
,传来传去,死
沟的名字就被野
沟代替了。
野没什么可怕的,野
再厉害能比得上獒犬吗?我脑子里突然出现一个念
,野
不知道在市场上能卖什么价?但是随即一想,这么做不太
道,还是别打活物的主意了,还是把心思放在挖古墓上是真格的。
由于带着马匹,不能爬坡度太陡的山,遇到大山就要绕行,这一路行来格外缓慢,好在秋天的原始森林,景色绚丽,漫山遍野的红黄树叶,层林尽染,使观之不倦,偶尔见到林子
出跑出一只两只的山
、野兔、狍子、树懽、獐子,英子就纵狗去追,到了晚上宿营,采些山里的
蘑香料,燃起营火烧烤,我和胖子都大饱
福,这些天就没吃过重样的野味。
在这大山里行路,如果没有带猎狗,就只能睡在树上,我们带了三只巨獒再加上五只大猎狗,这种力量,在森林中几乎没有对手,除非是碰上三只以上的熊,英子说獒是
熊的克星,林子里的
熊听见獒的叫声,马上就会远远的躲开,所以晚上睡觉我们都睡在帐篷了,忠实的猎犬们在帐篷周围放哨,没什么可担心的,这些狗比
可靠多了。
英子的脾气比燕子年轻的时候可冲多了,气死独蒜,不让小辣椒,走什么路线,吃什么东西,这些都得听她的,谁让她是向导呢,那些狗也都听她的,我虽然当惯了连长,在她这也只能忍下来当普通一兵了。
不过英子确实有两下子,打猎、寻路、找泉水、分辨山里蘑菇有没有毒,在山里怎么去找木耳、蘑菇、榛子、都柿,党参,五味子等等,简直就没有她不懂的,而且在山里有些动物,我都叫不上名来,平生从未见过,英子却都能说出来,这是什么什么动物,在什么什么环境里生活,以什么什么为食,用什么陷阱可以活捉,我跟胖子听得大眼瞪小眼,只能说两个字:服了。
她们鄂伦春,都是天生的猎手,鄂伦春这三个字是官方对这个民族的称呼,也并不太准确,有时候他们也自称“鄂而春”或者“俄乐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