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后郑昶回了一趟家,给宋希带回来两条长长的围巾,一条黑的,一条白的。
宋希果断选了白的。
穆允峥拿了黑的,看一眼宋希手中那条雪白雪白的,想起晚上被窝里那些不能说不能做的事,十分糟心。
洁癖什么的,太讨厌了!
第101章
温室里的土豆六月初收回来以后那个小温室一直空着,宋希重新上了肥,种了旱稻。两袋子旱稻种,刚好种满一亩地。这种旱稻种是特意找来的农家种,可以自己留种的,只是产量要比杂的低上许多。
地瓜还要再过些子才能收,春小麦和玉米却眼瞅着就要熟了,这几
来这边晃悠着找活儿的
也多了起来。不只有青壮男
,还有六七十岁的老
和十多岁的孩子。
依旧是雇短工。
先收麦子。壮劳力割麦子,打捆抱到宋希家院子外面的空地上。割完之后在外面等了许久的老
小孩进去捡麦穗,谁捡的归谁。捡完麦穗刨茬
,重新翻地。
宋希借了铡刀,和穆允峥两个一起铡麦子,铡好以后晾晒在大门,等晒
以后打麦子。
割麦子的活又脏又累,工钱没变依旧是一天五斤粮食,宋希就按照去年秋收惯例管了中午晚上两顿饭,烩菜的时候切上一刀肥。
麦子收进仓,紧接着收玉米。一亩白玉米,一亩半高产黄玉米,一天之内就掰完送进了院子。
有几个五六十岁的老一直追着宋希让给些活计。宋希想了想,把周阿姨送进里面院子,锁了倒座房所有的房门,让几个老
在前面院子里搓玉米。
几个老看着玉米堆的目光复杂极了,一
选了一个地方就坐下搓了起来,即使相熟的
挨得也不近。
十一点钟,宋希回去做午饭,看到那几个大大小小的玉米堆,挑了挑眉。
一大块血脖,切小块,煎出油来,整盆切好的菜直接倒进锅里,略略翻炒,很快院子里就飘满了香味。
烩菜是在前院给糖糕预留出来的屋子里的大灶上坐的,开着门窗,宋希甚至可以清楚地听到外面咽水的声音。
“这么香。”
“肯定有。”
“这几天都有。”
“最好是肥。”
“昨个我儿子带回家的菜里忒多肥,俩孩子没等放桌子就下手抓没了。”
宋希沉默一下,转身打开冰箱拿了几个蛋出来准备摊
蛋。磕
蛋之前从敞开的窗子往外面看了一眼,停顿片刻,又把
蛋放了回去。
蛋省下了,几
往衣袋里偷偷塞玉米粒的动作就当没看见吧。这几个短工,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了。
馒是早上做好的,热一热就行。热好馒
,宋希又烧了一大锅黄瓜汤。
这几天管两顿饭,来活的
就都带了两个饭盒,两盒烩菜全都带回家。
宋希给外面地里活的
打好烩菜,穆允峥也推着小三
车过来了。饭菜装上车,穆允峥看了看院子里低着
搓玉米的几个老
,微微皱了皱眉,没说什么,走了。
宋希把几个老的饭菜也给送了过去。和外面壮劳力不一样,每
一个馒
一碗烩菜。
一个穿蓝衣服的老摇晃着脑袋叹气:“我郑老汉活了大半辈子,老了老了,连饱饭都吃不上了。东家,我老汉饭量大,这么点儿可吃不饱啊!”
有两个老也附和着说吃不饱。
宋希笑笑,说:“你们是我雇的,我管饱。尽管吃就是,差多少我都给你补上,菜也管够。”只是,带回家是别想了。
郑老汉鼓着眼睛看着宋希,没想到这个看着和软的东家这么不开面。
宋希摆好圆桌,拿来几把椅子,把剩下一小盆菜都端了过来,又端来一盆十几个馒。
郑老汉瞪着宋希喘粗气,又转看向另外几
。
出声附和的两个老死死地盯着菜盆子上面油亮亮的肥
块子,狠狠咽了一下
水。
另外四个老对视一眼,缩到旁边,沉默着吃自己的饭菜。馒
个大,菜里有
,这么好的伙食,闹什么,看
家孩子面
就倚老卖老吗?现在什么年
,是能倚老卖老的时候吗!
郑老汉鼓着气往桌子旁边一坐,拿出自己带来的筷子就奔着菜盆子里面那块最大的去了。
宋希拿电磁炉炖锅上的玻璃盖子把菜盆子盖住,说:“老家,先吃分好的吧,不够吃,再管饱。我先盖上,省得招苍蝇。”
郑老汉瞪着宋希,嘴动了动,看到趴在墙根下的大白狗,到底没敢骂出声。然后拿起脚边的饭盒,摩挲两下,看看面前满满的菜盆子,一咬牙,掀开饭盒盖子,开吃。
两个观望的老也一点一点蹭过来坐下了,打开自己的饭盒,吃。这样放开肚子吃饭吃菜的机会可不多,还有那么多
,错过就可惜了。至于家里,不带就不带吧,年轻轻的,还想指望老的养活他们不成!
另外四个老抬
看了一眼,仍旧没动弹,只沉默着吃自己的。吃大半个馒
,小半份烩菜,
都留下,拿回家还能给孙子孙
添点油水。
郑老汉足足吃了四个馒三盒烩菜。另外两个老
也差不多。最后一盆馒
剩了两个,一盆烩菜也见了底。
三个老撑得直打嗝,坐在椅子上动弹不了。
宋希说:“看来三位下午是做不了活了,我先把你们上午的工钱结了吧!”
郑老汉打着嗝抢话:“我们得有多有少,东家要是给一样的工钱,我郑老汉
一个不服。”
宋希没说话,给三个老一
称了两斤玉米面,说:“外
抡大镐的壮劳力一天五斤粮食,我给你们算四斤。至于多一些少一些……”
剩下的话宋希没说,只是随手抓了一把玉米粒装进自己袋,叫上小多,开了通往内院的门,走了。
被留下的几个老都有些不自在。虽说第一个往衣袋里装玉米粒的是郑老汉,可后来他们都多多少少往身上藏了一些。
穆允峥回来吃饭,站在院子里直直地盯了郑老汉三个一眼。
郑老汉瞪着眼睛,拿上两斤玉米面和自己空的饭盒,憋着一肚子气打着嗝走了。
另外两个老犹豫一下,也拿上自己的玉米面的空饭盒跟着一起走了。
剩下四个老都没动,吃完饭也没休息,接着搓玉米,都把
袋里的玉米粒掏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