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领着韩初宁来长柏苑请安,就是吴嬷嬷也不好把拦在外
。
“大夫您先坐会儿,老太太这
总算好些,今儿个刚起身还没用膳,在里面与安娘子说话呢。”吴嬷嬷引着王氏她们进屋。
“原是我来晚了些,还是大娘待母亲孝顺。”王氏笑着道。
吴嬷嬷来报时,陈令安正陪着林氏说话儿。
陈令安站在林氏身边,闻言说:“嫂嫂怕您太闲了,这给您找点做呢。”
否则把个十八九岁,该嫁说亲的娘子弄府里来,还成天往林氏跟前凑什么。
林氏活到这个岁数,如何看不出王氏的打算。端看这国公府里的老姨娘哪个不让她驯得服服帖帖,就是生了陈元卫将她家姐气得早殁的那位冯姨娘,在她亲替老国公纳妾后,没多久也失宠了。
她在闺中时母亲就教导过,这男最
喜新厌旧,今
喜欢的,待到了明儿个遇到更可心的便不当回事。
可惜她长姐压根没听进去母亲的话。
“王氏就是心思不纯也翻不出花样来,那孩子我瞧过,倒是不错,模样儿也好。
子虽然懦弱了些,不过给二郎做妾却是没问题。这妾室最要紧的便是温顺,能伺候好
,别闹得家宅不宁便是。”
陈令安未说话,她这次将林氏气病了,还算收敛些,心中再不赞成,也没在她面前犟嘴。
林氏瞧眼儿,又牵过她的手拍了拍道:“不过二郎似乎没瞧不上这娘子,那
还叫我莫理会。你们这姐弟俩,偏没个教我省心的。”
“母亲……二郎他眼高于顶,倒不晓得以后要找个怎样的娘子。”陈令安要看看的,当这天下都由着他挑叁拣四不成。
说话间,王氏领着韩初宁进来。
林氏这丫鬟正摆着膳,王氏给她请了安,又去桌前帮忙,凭心而论,王氏虽是庶子媳,待林氏面子里子都顾忌到,这点上旁
愣是挑不出半分错。
要不是这样,林氏也不会放权把府里中馈了她管。总归还是陈元卿的东西,那点子小错林氏知道了,也从未放在心上,恩威并施,这府里才能太平。
“你先回吧,回睿哥儿醒来见不到你可是要哭的。”林氏与陈令安说,这摆明是刻意支开她,有话要私下跟王氏讲来着。
陈令安走后,吴嬷嬷很快上前对韩初宁道:“娘子,老夫这用着膳,您随
婢去隔壁添点吃食罢。”
林氏站在桌旁给王氏布菜,桌上丰糖糕、笋包儿、塾齑笋
捞面、梅花粥等摆了好些样,这梅花还是元月里
摘了府里未开的花苞,烘
后密封,吃时再取了用。
“可有眉目了。”林氏开问。
“回母亲,还没探听得出来,听小厮回说二郎近来除了府衙,旁的地方一处没去。也不怨他们,哪个敢真的跟踪国公爷,郑或那儿,又是半个字都不会透露。”王氏帮她盛了碗粥道,“说来也是我多嘴,只是觉得怪,在法云寺郑或怎会跟个陌生的婆子一处。”
原来那陈元卿架着马车带幼金离开,后却又令郑或守着,却不防让王氏瞧了个正着。
“你是个好的。”林氏道,“不过既探听不到就暂作罢,二郎的脾气又不是不清楚,无端惹恼了他。”
林氏总觉得陈元卿不对劲,花朝节后听王氏说起这事,更起了疑心,但陈元卫不是从她肚里出来,在陈元卿这事上她终究是不信任王氏的。
“母亲您说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