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车去机场,下飞机后有专门接送的大,折腾了半天,总算在下午四点时到达了节目组的目的地。
是一座非常偏僻但环境很好的小村庄,依山而建。村栽着许多杏花树,正是春季,杏花开得繁盛,满树都被沉甸甸的杏花压着,一阵微风轻抚,就簌簌落下,若一场杏花春雨。
“这是杏花村,我们在里面安排了一间废弃的屋子给大家住,大家今天晚上的任务就是把房间收拾出来住下,任务完不成的话我们只能集体睡大街了。”主持说。
“还真是老套的任务。”
程沂听见他身边有这样腹诽。
不过话说回来,这任务老套是老套,但折腾也是真折腾
。
一行走到了节目组准备的废弃院子,其实能看出节目组事先是做了一些处理的,寻常村子里废弃了几年的屋子屋顶多半都塌了大半,
七八糟的
木不知道生长得多么猖狂。但是这间院子虽然看起来
旧不堪,屋顶却是有修补过的痕迹,院子里也有落脚的位置,不至于都被荒
荆棘占领。
嘉宾一共五男三,除了程沂、程淮礼、陆骁三
外,还有一名去年
团出道的
孩、一位影视小花,一位五十多岁的老戏骨男演员,以及一男一
两位素
嘉宾。
那位五十多岁的老戏骨叫王铭,他的年岁比其他嘉宾都至少大十几岁,自然也是需要尊重的前辈,大家就让他安排任务,谁负责除、谁负责收拾房间、谁负责拖地擦窗……
任务安排得倒是妥当,但实施起来,这里没几个是真的做过粗活的,各个都做得手忙脚。
程沂负责收拾屋子,这个工程量比较大,是三个共同负责的,一共八个房间,程沂负责收拾三个。他大概是动作最快的,原本
的都站不下
的房间被他一通收拾,半个多小时就显得像模像样了起来,统共没到两小时,他就把自己的任务做完了。
然后他就走到大厅里,靠在一边歇着,看着大家伙活。
程淮礼负责擦洗以及清理蜘蛛网,陆骁在外面除,除此之外大厅里还有不少
在各种擦擦洗洗,只有程沂优哉游哉地站着。
大家心里就不太平衡了,那名影视小花杨梦瑶在拖地,忍不住抬跟程沂说:“程沂,你都做好了,就过来帮我搭把手吧,我们早点做完早结束。”
这时候,但凡有点修养的都会过来帮个忙。
但是程沂却没有半点兴趣,反正他来这个节目是负责挨骂的,做什么还吃力不讨好折腾半天,还不如多偷点懒。
而且拖地本来就是比较轻松的活了,就算是孩子也绰绰有余。
他摇,直接拒绝:“不,我的任务已经做完了。”
他说着,还走出大厅,对外面的导演问道:“导演,我都做完了,可以自己出去走走吗?”
导演可不管程沂拽不拽,程沂越拽他越有话题,于是点说道:“你任务做完了可以走,但是记得小心点,天马上就要黑了。”
程沂点,回
瞅了眼陆骁,这家伙除
居然也有模有样。
里面的程淮礼刚才擦灰的时候碰到蜘蛛,吓得都差点跳起来了。
陆骁感觉到程沂的视线,他也抬起看程沂,笑着说:“要不你等我会儿,我们一起去逛逛?”
“不了,我就想一个走走。”程沂说着,直接走出了院子。
节目组的摄影组也派出了一个摄影师跟着程沂走。
已经快六点了,天边呈现了隐隐的暮色。
这座村子很安静,许多屋子都空了,偶尔才能看见一两个老走在路上,但是他们看到程沂和摄影师,也都没有攀谈的意向。
衰老,是这个村子给程沂最大的感受,也是无数村庄都在经历的过程。
年轻都离开了,只剩下老
和孩子守着这座空屋一
比一
多的村子,
复一
地过着麻木的生活,等待自己和村庄的生命尽
。
这个社会,很难听到老的声音,连替他们发声的声音都寥寥无几。
绝大部分的老,没有娱乐也没有盼
,只默默地看着那个绝对沉默的时刻一
比一近。
程沂走着走着,遇到了一条小河,他就沿着小河走。
没走几部,看到一位老在河边用竹竿钓鱼,他身边还有一个穿着
旧春袄的小孩,看起来约莫只有六七岁,正安静地依偎在老
身边看着河面。
程沂走过去时,老刚好钓上来了一条鱼,正把鱼从杆上取下来放到木桶里。
程沂忍不住走上前问:“老家,你旁边这把多出的鱼竿能不能借我用用?钓到了鱼我分你一半。”
老看了他一眼,看到他身后的摄影师,明白他是来拍摄的外乡
,于是用
音较重的普通话对他说:“你用吧。”
程沂高高兴兴地拿了那把多出的鱼竿,坐在老身边钓起鱼来。
男嘛,年纪大了,难免会沦为钓鱼佬。
程沂还好,只是偶尔钓钓,他身边不少老朋友可都是钓鱼的忠实丝,无论年轻时多么叱咤风云,老了都是钓鱼的好伙伴。
程沂虽然只是偶尔钓鱼,但是他这钓鱼技术却是一帮老朋友里最好的,没过多久就钓上来了许多鱼,顺便还教了自己身边的老几招。
老的木桶里原本只有几只不大不小的鱼,这会儿可添了不少大肥鱼。
老原本对程沂的态度还十分冷淡,这会儿两
你说两句我说两句,已经变得十分熟稔了。程沂还从
袋里掏了颗糖递给旁边的小孩,小孩抱着糖也乐呵呵起来,小跟
虫一样缠着程沂。
一旁的摄影师十分震惊,可以说是这辈子没这么无语过。
“老哥,你家这娃儿叫什么?”程沂问。
就这么一会儿,他跟身边的老已经是兄弟相称了。
这村庄十分排外,之前节目组说要借用场地,来涉的时候都差点跟村里老
吵起来,好说歹说才同意了,结果这么一下子程沂居然就和这里的
称兄道弟了。
“他叫胡浩,小名浩浩。”老说。
“我看他也到了上学的年龄,在哪儿读书啊?”程沂问。
“就在旁边的镇子上……别提了,这孩子脑袋不怎么灵光,回回考班里倒数。”老叹气。
他们整个县都是贫困县,他们这一边更是贫困中的贫困,均年收
不到两千块,镇上的教育资源本来就差,更别说他孙子这
况。
“啊?这可不行啊,老哥你要是不嫌弃的话,我可以给孩子补补课。”
老顿时惊喜了。
他看程沂这群外乡就穿的光鲜亮丽,听说都是要上电视的
,程沂又一身书卷气,应该真的很有学识,他愿意给浩浩补课,自然再好不过。
此时太阳已经完全落山好一会儿了,程沂帮着老提着两桶装满鱼的木桶,后面跟着小孩,一起回老
的家。
老的老伴已经做好了简单的饭菜等着老
和孙子了,看着老
带了客
,又说这客
要帮孙子补课,顿时说什么也要杀
给客
加菜,程沂好说歹说才劝下。
虽然没杀,但程沂带回来的鱼可不少,于是餐桌上就多了两道鱼,一盘清蒸一盘红烧。
吃完后,程沂又辅导了小孩两小时的功课。
他发现这小孩不是脑袋笨,而是注意力容易分散,于是程沂就往有趣了地讲。
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