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叔他们走了,晚饭白香和卫山只能自己解决。
“香香,吃什么?我去做。”
“你看着做吧。”
幸好两都是独生子
,家里
对他们的吃穿毫不吝啬。
这时候正是计划生育大力推行的时候,几乎各处的墙上都刷着“计划生育”的字样。
卫山爸是村长,必须响应国家号召,不敢多生。村里也有许多躲到外地生的,孩子生了养大些再回村。家里有钱有关系的罚罚款也就过去了,家里没钱又想超生的,碰上些黑心的
,家里的家具都有可能被搬光。白香的一个
同学家就是,连刚打出来的小摇床都被拖走了。
国总是觉得
丁兴旺,子孙绵延是好事,白香爸妈也是这样想的。老早他们就希望能给白香添个弟弟或妹妹,也好有个伴,可是生活在“计划生育”政策下,他们实在不敢轻易尝试。
早些时候,隔壁村一家媳
怀了二胎,遮遮掩掩地好不容易熬到了九个月,也不知道是谁举报的,毫无征兆,村里直接来
,强行按着那个孕
一针催产针下去就直接走
了。万幸那孩子命大,虽生出来青青紫紫的,好歹还有
气在,当即就被送回广东老家去偷偷养了。一岁才被抱回来,又被举报,散了大半家财。
永远不要低估的恶。
白香也不知道该怎么评判这项政策。
就是喜欢联想。
即使是在她原来生活的时代,那个经济发展前进了三十年的时代,计划生育还在推行,却还是有许多喜欢多生的。
家里有钱的生多了依然还是能给孩子很好的生活,家里没钱的,有能力养就养,没能力养的就送,也不知道图些什么。白香穿越前的一个室友,她母亲先是连生了三个
儿,后来为了不愿她丈夫在村里抬不起
,硬是再生了两个
儿。家里实在负担不起,便把最小的
儿送
了,最后才得了个儿子。寝室里她和母亲视频的时候,经常能听到她妈妈在哭诉着对不起小
儿。
回过来,卫山已经把饭做好了。
“卫山,你,对刘青和英子之间的事怎么看?”
“我?这种事,只有当事才知道各种滋味吧!我也不知道。”
刘青和英子都是白香和卫山的初中同学,初三那年,他们好上了。虽然平时和他们不太熟,可白香对这事也有所耳闻。
都说同学之间是最容易产生感的,在农村,这样年纪的恋
,已经基本可以断定他们会是对夫妻了,可是,事
的转折发生在高中。英子家里为了生个儿子当初被罚了很多钱,家里多了张嘴,根本没有多余的钱支付她的学费。不知道是缺了相处时间还是学识上有了差异,不过一年,刘青就和别的
生好了。顺便一提,那个
生当初和英子还是好朋友。
谁也不知道实,可就是有
喜欢妄自揣度。外面渐渐多了英子被抛弃的传闻,刘青也成了风流
士。
这个时候,确实如卫山所说,最该做的,就是什么都不做。时间会告诉世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