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他两人都爱好体育运动,自然高兴。被安排随了也来招生的军医学校的新学员队一起去了成都。火车到站,已是深夜,就先在军医学校住下,等待通知。次日上午,他出去买瓷碗。生活困难时期,吃的多是稀饭。读中学吃食堂的经验告诉他,用的碗要大而且浅,稀饭就凉得快。这样,要求同时开饭的锣声一响,端起就可以呼呼下肚,就可以舀上第二碗,甚至于第三碗。记得那次空军招生,煮了白米干饭款待应招者,一个学生狠吃了三大碗,又喝了凉水下去一泡,结果胃破裂抢救。他终于如意地买到了一个带半边把的浅瓷碗,高高兴兴回到军医学校,就听说军区体工队来了辆三轮摩托车,把邱启发拉去了。他好失悔,又想,反正还会来拉自己的。哪知道,邱启发到那儿,人家那军官一看,说太瘦了,不行,问那个夏坤如何,邱启发老实坦言,比他还瘦。军官笑了,说,不行,你俩不适合干体工队,另选个去处吧,或者送你们回去读高中吧。邱启发就说,来了就不回去了,要求去读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军官很热情,立即跟有关部门打电话联系,答复说,初中毕业生要读五年,名额已经满了,高中毕业生的名额还有。没办法了,军官摊手,深表遗憾。只要当兵就行,邱启发说。军官想想,笑了,就去那里吧。经联系,妥了,又用三轮摩托把他送回军医学校来。言明情况,夏坤火冒三丈,说是,他根本就不愿意搞医,他可要回去读高中,学校不少老师说过,他今后是上清华、北大的料。当天下午,军医学校的大校军官教务主任给新学员们上了第一课,夏坤听得最多最明白无误的就是:你们现在是军人了,一切行动听指挥。你们要热爱军队医疗工作,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
完了,木已成舟,一贯听话的夏坤还敢去说什么,只有埋怨邱启发。邱启发笑说,我可不愿意回去吃那打了锣才准喝的清稀饭了。来这两天,伙食多好,两餐干稀饭还加一餐白米干饭,菜也丰盛。
后来,夏坤常常想,要是那天他不在教室里看俄语书,要是那天他不去买那个什么大而浅的碗,他的人生之路就不是这样了。他当年的幻想是将来当一名工程师的!人生就是这样,总有许多偶然的机遇,但偶然中也有必然,他对现在走了的这条路也并不后悔,他真真切切地热爱医疗卫生工作了,而且,可以说是卓有成果了。
而女儿呢,同他当年的思想无异,根本不愿意搞医。她羡慕的是大法官、女侦探,看了不少这方面的故事、小说书。夏坤就想,一定要扭转她这思想来,一定要让她今后学医。但谁又知道结果会怎样呢?
坐到院长办公室里,就容不得他东想西想了。年终了,得让办公室主任写好年终总结。自己得要考虑好明年的工作安排和“九五”规划;做好迎接省目标管理检查组的检查和做好三级甲等医院第二轮复审的准备工作;抓好职业道德建设;还有与其他大、中、小型医院的医疗市场的竞争等等诸多工作。啊,对了,那老病房楼的重建工作,得要抓紧进行了。省计经委已批下来了建房计划,明年不动工就得作废了。批一个计划也好不容易,况且,这楼是不建不行了。想让办公室主任通知有关人员来商议,又一想,不行,按自己的工作计划,今天上午该去查病房,下午是党政联席会议。明天呢,明天上午是自己的专科门诊,下午是市学术活动,后天全天是做科研的动物实验,大后天是参加市卫生局的一个会议。再往后就是双休日了。双休日是自己更为忙碌的日子,检查、辅导女儿功课,申报自然科学基金,晚报约的一个赴美的一周笔会稿……
唉,时间时间,太紧太少了。
夏坤穿上了白大褂,拿起电话,让办公室主任通知有关人员,上午11点到会议室商议拆建老病房楼的事情。这才向病房走去。他感到查病房、看专科门诊是自己最为舒心的时候。医院里那些大大小小、轻轻重重、缓缓急急、难难易易的事情都给他抛到脑后去了。他只专心扑在治病救人上。
夏坤询问病人和气,检查病人细心。今天查房的病人是一位老太太,她叙述了好多,夏坤仔细地听。不时客气地岔断她的与病情无关的话,询问有关的问题。检查完毕,他口述了诊治意见,经管医师立即下了医嘱。教学医院,回到医生办公室,少不得要对下级医师、进修医师和实习的学生进行讲解分析,读x线片子,分析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报告及化验结果等。
“……有一条,大家要切记,这也是我的老师严格要求我的。就是,一定要详细询问病情,千万不要粗疏。比如,我曾遇见一个肾功衰竭的病人,病人有高血压史。就要考虑到会否是高血压所致的肾脏损害,但同时也要注意,肾脏损害也可以引起肾性高血压。经详细问了这个病人,他曾经有过鱼胆中毒被抢救的病史。最后诊断,这个病人是肾性高血压。再有,我还是要婆婆嘴,强调一定要写好每一份病历,这是一个医师的基本功。病历是观察、分析、追踪病人病情的带有法律效力的文献,是目标管理检查、等级医院检查的必查项目……”
查完病房回来,已是11点10分,开会的人员已到齐,有人已等得不耐烦了。他宣布开会。有关人员汇报了为拆建老病房楼,跑国土局、规划局的情况,总的是全力支持,只是楼层限制了,不得高于10层。夏坤一听,就气了,管得也真宽。美国华尔街修了那么多房挨房的摩天大楼,我们为什么总要限制楼层?医院的地皮少,唯一出路就是往空中发展。从找了几家都均未谈成的投资修楼的公司来看,都是希望尽量修得高些,就可以多分楼层,有利于资金回收。他始终想不通这一点。楼修高些,人家投资,又有什么不可以呢?摩天大楼越高越多,这个城市就越气派越壮观,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呢?然而,人家管理部门说有城市统一规划,该高的要高,该矮的要矮,人家自有人家的理由。分管人员进行了解释。夏坤也不好说什么,心里的疙瘩却仍未解开。议了一个多小时,最终的最大难题还是那个“钱”字。建房资金落不了实,一切均是空谈。医院是出不起这么多钱的,上级拨款是无望的。只有找外资合建,利益均沾。这是院职工代表大会、党政领导会、党委会议定的。国内国外的外资来谈都行,只要双方都认可。就想到了去美国时找过他的赵勇的cm公司、庄总的fd公司、甘家煌的wj公司来。这些人,都拍胸口说要来谈,却一个也没有来,还不是说得热闹,办起来就不牢靠。嗨,还是国际歌里那句话对:一切全靠我们自己。对,靠自己,可自己现今有何办法?有人提出搞股份制医院,由全院人员集资来修。可这是笔不小的资金,修建这幢1万多平方米的大楼,基建工程就得要3千多万元,还有内装修、一应的现代化设施、设备添置,没有4千万元不行的。现在全院1千多号人,以1千人计每人也得集资4万元,不是都能承受得起的,也不是每个人都愿意的。况且,这股份制医院如何搞法,政策如何配套、与现在的医院的关系、工作人员如何调配及其待遇、今后的预测等等问题都还要摸索。搞砸锅了咋办?职工的利益如何保证?这笔巨款如果亏空了如何偿还?等等。夏坤也还是提出来讨论过,未获通过。
看来,目前唯一可行、不会错过明年计划期,又可尽快扩大医院规模的唯一途径,还是引进外资合建。
快午后1点了,宣布散会。女儿夏欣一定又在家里抱怨了,夏坤急匆匆往办公楼下走,要尽快赶回家去和女儿一起吃午饭。就又想到宁秀娟在时的好处,他就没有这烦恼了。路过离退休科时,被离退休科长叫住了。他正在宽慰一位年过六旬的本院退休的老同志边老师。这位为医院的发展出过大力的边老师满腹不满眼含老泪,她又给夏坤长长地复述了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