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麻痹大意,要小心应对。”
韦珞故意大声回答:“爷爷您放心吧!孙儿我丢不了。”
韦珞说着,蹦蹦跳跳,一路往前。
邝天野摇了摇白发苍苍的,笑了笑,喊道:“孙
儿你慢一点!别把爷爷丢得太远!”他亦步亦趋,走几步,捶捶背,走一段,扶着路边的红枫树歇一阵,目光却始终盯着韦珞上山的方向。
韦珞奔向晚亭。该亭三面环山,东向开阔,纵横十余丈,紫翠菁葱,流泉不断。亭前有池塘,桃柳成行。四周皆枫林,正值
秋时节,红叶满山。她抬
打量,东西两面亭棂悬以红底鎏金“
晚亭”额,她早就知道这是由当时的湖南大学校长李达专函请毛泽东主席所书手迹而制。她走到亭前,注视亭内立碑,上刻毛泽东主席手书《沁园春·长沙》诗句,笔走龙蛇,雄浑自如,更使古亭流光溢彩。她好像第一次来到
晚亭似的,
绪显得非常激动,她狂呼:“
晚亭!我终于见到你啦!你太美啦!因为毛主席,你的美誉如今传天下。”
她上前一步,对着《沁园春·长沙》大声朗诵:“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她的奔放,她的激,她的美丽,她的
漫,引来了
晚亭四周所有游
的目光。韦珞心里暗暗高兴:她要的就是这个轰动效应。只有这样才能把三个色狼从暗中引诱到明处。她没有回避
们的种种眼光,高扬起
,眼睛朝周围的
流中扫视,寻觅她要找的目标。
此时,们把她当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欣赏她超凡脱俗的美丽与大气磅礴的气质。
韦珞觉得仅此还不够,她想了想,决定继续创造轰动效应。她盯着介绍晚亭的碑文,用标准普通话兴致勃勃地大声朗读:
坐落在岳麓山清风峡的晚亭,与北京陶然亭、滁州醉翁亭、杭州湖心亭并称为中国古建筑四大名亭,享誉中外。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原名“红叶亭”,亦名“
枫亭”,皆因满谷古枫而得名。后据唐杜牧《山行》中“停车坐
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意,改名
晚亭。
韦珞嘴里有节奏地诵读,眼睛观察四周围观的们,特别注意中年男子的反映和表
,尤其不放过那种贪婪的眼。她发现
群中有三个中年男子和一个瘦高青年的眼睛都像长了钩子似的,死死盯着她隆起的胸脯,正用力往前挤,企图与她更加接近。她觉得这三个中年男子的体貌特征,与柳润美提供的有几分相像。
韦珞继续观察着,她希望那三个中年男子挤到她面前来,她可以看得更清楚一些,但是由于里面多,那三个中年男子怎么也接近不了她,只能在外围朝她这边探
观望。那个瘦高青年更是离她越来越远了。
韦珞灵机一动,排开群,登上
晚亭,抬
观赏
晚亭的飞檐翘角,嘴里啧啧称。
群闪开,有的去游览山水,有的继续跟在她身后,她用眼角的余光观察那三个中年男子的行动,他们没有离去,而是乘机挤到了离她更近的地方。
韦珞掏出相机,表露出留影的意图。她本想等那三个中年男子到了她面前,她将相机递过去,主动请他们替她拍照,那样她可以近距离的辨别他们的真面目。她没有想到的是,她刚把相机掏出,紧跟在她身边的一位英俊青年立刻从她手中夺过相机,殷勤地说:“美姐姐您是要拍照留影吧!我替您效劳行吗?”
韦珞没有思想准备,稍稍迟疑,接着爽快地问道:“你的摄影技术行吗?”
英俊青年说:“我行。我是北京工商大学专门学摄影的研究生。我拍出来的效果保证让您满意。”
韦珞没有办法拒绝。她望着这个英俊青年微笑点,立即摆出了一个优美的造型。
目睹这一幕的男子,无不为之倾倒。
韦珞看见那三个中年男子依然在外围跟着。
她举目扫视远一点的地方,邝天野与她保持着数百米的距离。
英俊青年问:“美姐姐还要多拍几张吗?我愿意效力。”
韦珞伸手要过相机,说:“谢谢你的美意。我每到一个景点,无论风光多美,都只拍下一张留影。此地同样不能了我的规矩。”说着,她走出
晚亭,走向红枫林。她注意到身后仍有很多男子跟着,其中自然没有减少那三个眼睛像长了钩子的中年男子。
韦珞走进红枫林以后,突然加快了脚步,向枫林处前进。
跟在她身后的那些男子,渐渐被她拉开了距离,甩在了后面。
韦珞步步朝上攀登,周围全是密密的红枫树,一层,又一层,秋风穿过枫林,枫叶发出唦唦的声响,宛如音乐大合奏。她几乎被陶醉。她没有忘记此时承担的侦查重任。她想方设法甩开别的男子,吸引那三个中年男子朝她这边靠拢。她清了清嗓子,放声唱起了邓丽君的名曲《何君再来》,声音甜美柔润,随着软软的秋风飞向漫山遍野:
好花不常开
好景不常在
愁堆解笑眉
泪洒相思带
今宵离别后
何君再来
喝完了这杯
请进点小菜
生能得几回醉
不欢更何待
[白]来,
喝完这杯再说吧!
今宵离别后
何君再来
邝天野凭感觉远远地跟在她身后,他稍稍加快了一点脚步,跟了上去。他心里嘀咕:这个韦珞,把阵势做得这么大,不会出危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