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对他不感到熟悉,不觉得亲切的。
白天,他在防汛指挥部参与一项项重大决策,他在防洪大堤指挥一场场抢险战斗,因为他的参与,“7.20”行动方案才更圆满、更成熟,他从武警湖南总队紧急调来20座帐篷,配置给20个疏散转移点,供执行看押任务的官兵遮风避雨;他提议20个疏散转移点建20座小木楼,一旦突发事件,官兵们可居高临下发挥火力。因为他的指挥,对抗洪抢险中表现突出的服刑人员的奖励条例才更充实、更周全;18.8公里防洪大堤上加筑的子堤才更牢固、更坚实;排除800米散浸和牛棚管涌才更及时、更快捷。
夜晚,他在防洪大堤上巡查,既检查大堤有无散浸、管涌、裂缝,又检查疏散转移到大堤上的数千名服刑人员是否井然有序、绝对安全。他每晚步行达5个小时,有时甚至通宵达旦。尤其在实施“7.20”行动的9个夜晚,他平均每晚只休息3个小时,眼睛熬红了,身体消瘦了,特别是双胯间,由于气温太高,磨擦频繁,不知脱了多少层皮,流了多少滴血,严重时就像女人一样塞上“月月舒”或“舒肤宝”,以减轻痛苦。他本可以乘坐冲锋舟,可他将两艘冲锋舟都安排在防汛前线指挥部,随时听从地方领导的调用,他自己全凭两条腿穿梭奔波。9个夜晚,9次疏散,煞黑时将数千名犯人押上大堤,天亮时又将数千名犯人送回监房。这一押一送,其苦其累,其难其险,无法形容。地形复杂,无防逃设施,无照明设施,监控难度大。他们精心策划,严密部署。在押解途中,分段看管,前后照应;在临时看押点,两头控制,四面兼顾。实现了犯人无一逃跑,枪弹无一丢失,官兵无一伤亡的目标。这在新中国的监狱管理史册上是前所未有的。
这13个日日夜夜里,在霍起连的指挥和带领下,武警部队共出动兵力7150人次,车辆350台次,船艇102艘次,防汛器材4100余件,搬运砂卵石30000多袋,共参加大小战斗26次。同时,按照武警总部首长和省委、省政府领导的意图,着眼于大堤溃决,数千名犯人转移至岳阳市6906工厂的最坏打算,制定了《岳阳监狱犯人转移武装看押警戒方案》和《疏散犯人中部队的政治工作指示》,所需船只调齐到位,押运路线勘测妥当。这套方案为战胜以后每年都可能发生的洪涝灾害有着长期使用的价值。
在这场战役中,武警官兵实现了“谁英雄谁好汉,关键时刻比比看”和“斗困难,战洪魔,创佳绩,迎‘八一’”的战斗口号。他们中间有200人在一线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有28名表现突出的战士火线入党,有39名表现突出的官兵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