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她对视,一字字缓声道:“你额娘未曾得到的,你去得到吧;你额娘未曾拥有的,你去拥有吧;你额娘想做却没实现的,你去帮她做到吧。这一生,终究是朕和科尔沁困住了她。朕……”
一生有愧于你额娘。
他闭了闭眼,将后半句话语咽下,再睁眼时见娜仁在三四个宫的簇拥下款款走出永寿宫门,面上带着笑,即便已经不再年轻,她笑起来还是眉眼弯弯带着亮光,透着一
子朝气。
“好了。”在康熙面前站定,娜仁无奈地道:“这些年,承蒙照顾,我过得很开心。所以,还请皇上不要再感到愧疚,你我愿的事
,谈什么谁对不起谁?”
她冲着康熙眨眨眼,即便是已经做外祖母的了,做出这样的动作她也分毫不感到不好意思,自然极了,看着也毫无违和感。
康熙默然,娜仁又道:“这是喝了多少?脸都红了。”
康熙一本正经地回答:“只浅酌了两杯。”
梁九功在后默默比了个二,又画了个圈,是两壶的意思。
娜仁会意,心里盘算一下,以康熙的酒量,倒也不至于醉了。
那就是长久的紧张后猛地放松,刻意地放纵了。
她笑了,对康熙道:“好了,我叫炖了冰糖枇杷,吃一碗,快回去歇着吧。明儿个休沐吗?今夜不叫皎皎回去了,让她们娘俩在永寿宫留一夜,前儿吃的皇庄上进的鲫鱼很不错,明
再叫他们送两条,叫茉莉预备鲫鱼豆腐锅,算是为你接风洗尘的。”
“好。”康熙点点,分明为
祖父,威严稳重多少年的
了,此时带着醉意站在那里,一边点
一边应声,无端透出几分乖巧。
娜仁看着他这个样子,心底某个地方倏地一动,在心中轻轻一叹:也罢了,压抑了这么多年,放纵一回也好。
这些年,诸多俗事,事变动,有故
长辞,旧
退场,有藩王生
,有塞外兵戈,有天灾罪己。如此种种,纷纷扰扰几十年,作为帝王,不能有脆弱之时以叫
借隙寻事。
可他当年,分明也是会倚着阿姐撒娇讨要点心的小孩子啊。
不过身为皇子,被早早推上了九五之尊的宝座,带上了沉重的冠冕,慢慢修出了厚厚的围墙,用来保护自己,也保护他的子民。
娜仁正心酸着,康熙已经背过手在身后,慢吞吞地抬步往永寿宫里走,随问:“可有什么点心吃食没有?前
宴上都是冷荤,叫
好没胃
。”
“……有晌午给恒儿做的玫瑰酪软饼,还有些给皎皎做的椒盐酥饼,都是我做的,应当还有些。旁的——叫茉莉看看都有什么点心,整治两样端上来吧。”娜仁细细思忖着,吩咐。
一旁恭敬侍立的小宫脆地应了声,一福身,躬身退了两步,然后便径直向后
小厨房去了。
这边安排着康熙的肚子,那康熙轻哼一声:“又是给这个做软饼,又是给那个做酥饼,皇贵妃娘娘好大的闲工夫啊。”
娜仁转的间的一眼仿佛看到康熙撇了撇嘴,这样十分生动灵活又完全发自于内心不加掩饰或是压制的表
,在这些年的康熙身上都是很难见到的。
此时娜仁不由吃惊地一扬眉,好一会才打趣地笑道:“哟,这是吃醋了?倒也不急,明儿个我有闲工夫,还有些好茶,给你制茶糕吃。”
康熙又撇了撇嘴,这回娜仁清清楚楚地收眼帘,叫她更觉好笑。
但听康熙道:“果然我是不配吃阿姐你亲手采下的茶做的点心的,净想着留下,回去南苑与
家仔细品味呢!”
他阳怪气地说着,多亏这会众
已经步
了永寿宫庭院内,不然外
长街上
来
往的,叫
看到了,皇帝的颜面何存?
娜仁简直是哭笑不得,忍不住走上前去拍了他一把,嗔道:“几时舍不得给你吃了?素少用那茶叶给你做糕了?不过这会看你班师回朝好辛苦,想着用点好茶做,不想这竟也是不是了,什么道理!”
皎皎抱着柔维缓缓走在他们身后,此时低默不吭声,强行忍笑,生怕一个忍不住笑出声,惹得康熙恼了。
一时了正殿,众
在暖阁里落座。茉莉的手脚素来是很麻利的,这会快速收拾出五六样小点心,除了娜仁晌午给孩子们做的那两样,还有棋子大小的蟹
酥、一
一
香的小桃酥、松软香甜的牛
桂花香糕、撒了芝麻的油炸小麻花。
另外又捧给康熙一碗冰糖枇杷羹,佐着红彤彤的枸杞、洁白的百合,黄澄澄的枇杷熬得软烂却不松散,冰糖熬出的汤汁酸甜粘稠,微微有些凉意,是在井水中湃过的,酸甜可
清爽落胃,即便是简简单单一碗羹,也将讲究做到了极致。
茉莉特意回道:“这蟹酥与桃酥、小麻花都是老祖宗遣
送来的,牛
桂花香糕刚出笼,还热腾腾的,本是预备晚间给娘娘做晚点的。”
“老祖宗惠赐,正该好生品尝。”康熙正经地道:“朕还该去给老祖宗请安,老祖宗是上了年纪的,朕征战在外,倒叫她老家跟着牵肠挂肚,实在不改。”
娜仁无奈地给他夹了块糕,道:“好了,快吃吧。回来时不是给老祖宗请过安了吗?这会子老祖宗八成在礼佛呢,去了反而是叨扰她老家。有这个心,明
再去也不迟。”
康熙便认认真真地点点,正色道:“阿姐所言,甚是有理。”
娜仁与皎皎对视一眼,都是忍俊不禁,又透着无奈。
康熙一醉后的放纵,柔维得了个郡主的爵位,又有了“顺安”的封号。作为皇帝的外孙,这可以说是皇帝外祖送给她最有力的保障。
如果她长大,想和她额娘一样,不被世俗拘束,便可以任意去追求她想做的的、她的理想;如果她想要平稳地过一生,这个爵位是“贵”,皎皎能给她的是“富”,合起来便是她封号中的一个“顺”字。
对于皇上对嘉煦公主的偏疼,无论前朝后宫都早已习惯,甚至在大部分消息还算灵通的地区,问一嘴,皇上最疼的是哪位公主,那么除了“嘉煦公主”之外,绝对没有第二个答案。
故而康熙封给柔维一个郡主爵位,虽然多少会有心里发散,但也不算太震惊。
就为了嘉煦公主,皇上都已经了多少例了?也不差这一个。
亲王之封和硕格格,亦称郡主。如果看开点,固伦公主位比亲王,公主的
儿自然配得上郡主之位。
这就是酸到极致又不得不释怀的自我安慰之语,至少大清从未有过因母封的前例。但还是那句话,嘉煦公主也不止开了这一个前例了。
小小的柔维,还在襁褓当中,便已经站在了多少奋斗一生也不能摸到边缘的位子上。
即便是后,她的表姐妹们,只怕也没有几个能受这个爵位的。
便是亲王之,也不是各个都能封郡主,若么是皇帝宠
,若么是阿玛请封。爵位又不是馅饼,只要不算穷,各个能分到。
不过封了个郡主罢了,不算大事,有的是已习惯了觉着没什么,有的
被迫学会自我开解,说到底郡主之位不算十分珍贵,这样想着,便可以看开了。
在宫中,这一道旨意除了叫更加清楚地看到皇帝对于永寿宫与嘉煦公主的恩宠之外,并没有激起太大的水花。
如今宫中的要紧事,还是预备四公主出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