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诉心曲那一天,李碧梧第一次听见有人唤自己“香雪”,也如今日这般,忽然愣住,不知该如何接话。
伴着冰封消融之声,李碧梧话音渐柔,“琴师……真客气。”
仙山众人在世外相遇,绝口不提彼此姓名,而以谋事相称。那年师伯称呼宝哥,便叫他作‘琴师’。她偷偷听见,暗地里也这么叫他。
这亲昵称呼,尹宝山听来却无半分悸动。
他低头看向长孙茂,稍作一想,忽然说道,“你既得了她们这一宗内力,也算我半个弟子。又是我好女婿,传你些微毫内力,倒也无伤大雅。”
李碧梧惊道:“不可……”
不及她讲完,尹宝山已半倚在他近前的大石上,膝上弦光一现。
琴音乍起,却一响即停。
但见弦动,却听不见半点声响。
长孙茂忽觉得腹下一阵绞痛,一股极强真气从气海穴透了进去。一瞬间,一片红黑从他视野上方压下来,令他当即晕厥过去。
真气在气海来回激荡,又沿四肢百骸猛地冲去。
长孙茂猛地弹坐起来,吐出一口鲜血。
眼前仍发黑,头脑发懵,但丝丝真气令他如人偶一般僵坐在地,手足发颤。
过片刻,掌心一烫,丝丝白气从十指指尖渗出,在他掌心缭绕成一团白雾。
过了不知多久,耳中轰鸣渐渐淡去,石室内击玉敲金之声渐渐清晰起来。
起如切切细雨,隐有鸟声啾啾,昵昵耳语;忽而雨越下越急,琴音越转越高,鸣泉飞溅,百鸟喧鸣;至最高之处,弦声履险平地,四两拨千斤慢转而上,山中忽见孤凤凰,跻攀不可上;而后失势一落千丈,群鸟兽散,其间琴声忽高忽低,几度盘旋,越行越低,是长滴响铜壶,梵宫夜撞钟;其后琴声渐缓,是孤山之上拨云见日,泠泠松风,芭蕉滴动,渐响渐无。1
隐隐听见远处李碧梧话音拨开袅绕余音,“你动用了梵音净气?”
尹宝山垂眼,答道,“若不传功,如何出去?”
李碧梧道,“哪怕你想以自身内力压制住他体内气劲,可这整整九道劲力,你叫他片刻之间,以从未习武之人的羸弱之躯,如何自处?再加你这一道,就这么硬受下来,不死怕也脱层皮。”
尹宝山故作为难,叹道,“我也没办法嘛。如今情势紧迫,一只胖鹤驼那老头子一人已够吃力。我若不出去,那丫头怕是赶不上关山门了。”
李碧梧静了一瞬,“那我呢?”
尹宝山道,“待我那好女婿,你那好徒弟,消化了这九道内力之后,一并救你出去不迟。”
李碧梧忽然说道,“是否你早就想到,小檀遇难,必是由我加害。故明知有人要救,此行却只携一只白鹤前来,以携人回山为借口逃至夭夭?”
尹宝山垂头不语。
李碧梧一问紧逼一问,“可你答应了小檀,内心有愧,却不想与我更生瓜葛,不惜传功给他,借他之手救我,哪怕明知会害他受累?”
尹宝山依旧不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