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为妻子完成农转非的愿望,所以
两
婚后多年,白莉媛的户
依旧盖着农业那两个字。
而按照规定,作为非农户
与农业户
结婚所生的后代,只能跟随农业户
的一方落户,所以,高嵩与白莉媛的独子高岩,虽然生育在淮海市,成长在淮海
市,各个方面都与城市里长大的孩子无异,但他的户
却只能随母亲落在那个遥
远的乡村里,而那个农业户
的标注从一出生起就戳在了高岩的身份上,并且一
直伴随他到现在。
或许今后的
子里,高岩会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他的户
,可能再过十几年
,户籍制度的改革会让农业与非农业之间的差距缩短。
但在父亲去世的这一年里,白莉媛与她的独子都得面临这样一个选择,是留
在城里的学校念书,还是回户
所在地的乡镇中学念书。
白莉媛当然不想让儿子回到乡下念书,她当初嫁给高嵩的动机之一便是离开
那个封闭的小山村,这么多年下来,她的初衷从未改变,白莉媛不会让她的独子
再回到那个村子的。
但是,如果要留在城里的学校念书,以她们母子俩农业
的身份,必须缴
纳一笔3万元的择校费,这笔钱虽然数目不算多,但对于丧夫寡居,自己又没有
任何收
的白莉媛而言,无疑是个天文数字。
高嵩去世后,三港公司给他认定了因公牺牲,按照他身前工资的80%给遗
属发放抚恤金,这笔钱的金额不大,但在白莉媛的节俭持家下,勉强可以维持母
子俩的生活,但也仅仅只是维持生活而已,高嵩生前也没有攒下什么遗产,现在
要让白莉媛拿出3万元来,真是比登天还困难。
在3万块这回事上,白莉媛首先找到了高嵩的父母亲,也是高岩的爷爷
。
虽然由于欺骗工作的那回事,白莉媛与公公婆婆的关系一直处得不好,公公
婆婆平时也看不起这个来自农村的儿媳
,所以这几年来,她都很少与这家
联
系。
但现在白莉媛没有办法了,她的亲生儿子需要钱,需要钱来上学,就算公公
婆婆再怎么势利,再怎么看不起白莉媛,但高岩毕竟是高嵩唯一的儿子,也是高
家的
,身上留着高家的血脉,爷爷
们总不会对自己的孙子不顾不问吧。
怀着这个念
,白莉媛硬着
皮、厚着脸皮找上了高家老宅,想要跟公公婆
婆他们借一笔钱,先让儿子上学,之后再想办法还给他们。
但是,白莉媛很快就失望了,高岩的爷爷
毫不客气地拒绝了自己的要求
,婆婆还很刻薄地道:「这个孙子还有一半是你们白家的,既然随了你们白家的
户
,那就是农村
了,就算去农村上学也不要紧啊。反正长大了还是农村
。」
虽然高嵩去世还不到两个月,但公公婆婆这种翻脸不认
的薄
还是让白莉
媛感到心寒,她的自尊心不允许自己受到
这样的侮辱,也不允许她的儿子被
侮
辱。
白莉媛几乎以一种决裂的态度离开了高家老宅,但她的心中却激起了熊熊的
壮志。
不管前途有多难,白莉媛不会放弃自己的儿子,她一定会让高岩进
那所本
该属于他的学校念书的,无论付出多大代价,无论要让她做什么,白莉媛都会去
做。
因为那是她唯一的儿子,她的希望。
公公婆婆那边的希望
灭后,白莉媛这才发现,留给自己的办法已经不多了。
她是孤身一
嫁到淮海市的,婚后一直都在家中
持家务,从来都很规规矩
矩的守着
道,不跟外面不三不四的
来往,所以在淮海市多年,除了高嵩的同
事、大院的邻居外,并没有结识什么私
朋友。
所以向朋友告借这条路子也走不通了。
白莉媛也推翻了向同事和邻居告借的念
,且不说当时国企的工资水平极低
,高嵩在世的时候每个月才拿800块的工资,大院里的邻居都差不多,除去生
活费用和孩子上学、医疗等支出,根本存不下多少钱,白莉媛身为家庭主
,对
邻居的
况也十分清楚。
而且,即便有的同事家里有宽裕的余钱,他们也未必会借给白莉媛,别看高
嵩去世的时候大家都十分热
地跑来慰问,但真正需要他们拿出自己的钱来接济
别
的时候,这些同事里有两成能慷慨解囊就不错了。

暖凉这四个字,白莉媛是十分清楚的。
公公婆婆不帮助,亡夫同事们靠不住,白莉媛又没有自己的朋友,白莉媛还
能怎么办呢?思来想去,她只好去找三港公司了,毕竟那是亡夫生前的单位,毕
竟亡夫是因为公家的事
而牺牲的,单位不能不抛下高嵩的遗孀独子不管吧?更
何况,上次见到的那个公司大领导,看起来好像很和蔼、很好说话的样子,也许
大领导会帮忙也说不定。
不管如何,死马当作活马医吧,为了儿子,白莉媛怎么都得走这么一趟的。
脑海中浮现起吕江那张布满皱纹但却很有威严的长脸,白莉媛暗自下定了决
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