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对方家是出了钱的,不是不劳而获,好救济了穷
,是一个大功德。
所以还是有诚心的。这里的诚心,是要写佛经的,每写一个字,就要在心里念叨这是给谁写的。
不过这心里念叨没有念叨,谁会知道?这不是瞎扯吗?于是主要还是要付钱,也算是接济了穷,佛主自然心中有数。
“咱们这一片,穷苦家的丫
,谁家会让她读书认字?咱们家就是,所以合该我们赚钱,你把
榆儿那丫给捯饬捯饬,明天我们就去让
看看,这一本书有五百个钱呢。”
这就是要去面试了!胡氏忙说道:“娘,爹不会同意的。”
“你爹那个,就是迂腐,读书为啥不能去赚钱?就他那样的,要不是有我张罗着,早就穷的只喝西北风了,这事儿就这么定了,我说了算!”
胡氏回去把这事儿跟杜有忠一说,杜有忠听了,倒是没有反对,他自己不是什么迂腐清高的,早年也偷偷抄书给书坊的
赚过钱,只是
儿还小呢。会不会太累了?
结果杜榆听了,还真是同意了,赚钱谁不想啊,她家如今爹没有了一个月二两的银子,生活质量大大的降低,“爹,我这样,不仅能赚钱,还能把字给练好呢。”别家肯定会提供笔纸和墨等物,在自己家,这些东西就少见。
因为价格太贵,买不起,她也就是在纸上写过。好在她还是有以前会写字的优势,总算是写的不错了,当然,是这个年龄段来说的。
一本五百钱那,十本就是五两银子,嘿嘿,一想起自己能赚那么多钱,杜榆就兴奋起来。
“好吧,明天你和娘一起,带着榆儿过去,榆儿,你要是不喜欢,就不要答应下来。”知道儿一直为赚钱
心,这次还真是顺了她的心了。
对了,杜有忠也想起来了,他可以去县城里,看看县里有没有书坊需要抄书的,好歹也能赚点钱,不然在家里也不成样子。
这就是杜家的一个优势了,杜老爷子那年轻的时候,读了十几年的书,总算没有白读过,现在不就慢慢的转化成钱财了?
这乡下,真正的能花钱让读书的少之又少,因为那是极其花钱和烧钱的行当。
所以读书就是受
尊重,从心里都敬畏。
当初杜榆在大姑那边,把小姑娘们的名字写下来,就让大家对她很敬佩,更不用说杜老爷子这种了。
杜老爷子考功名的理想没有实现,所以才把这个理想传承给下一代和孙子辈,可惜,经济大权不掌握在他手里,他也只能把自己所学给儿子和孙子们。
杜家的是免费就学到了字,也算是杜老爷子的一个丰功伟绩。
齐氏虽然说不用管杜老爷子,可是这事儿却是瞒着杜老爷子的,想着等把钱拿到了,就是他知道了,还能咋样?
这老子就是太迂腐了,光读书有个
用?要不是她这么
打细算的,家里早就喝西北风了。
不过齐氏算是第一次对读书有用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不像以前一样,老是觉得读书就是费,要不是因为杜老爷子是免费教儿孙们,她哪里会同意儿孙们学认字?早就给呵斥住了。
齐氏让胡氏给杜榆穿好一点儿,起码不能补丁加补丁的。杜榆心道,要是自己穿的补丁加补丁的,说不定家还会更怜惜呢,不过这话也只能是在杜榆心里说说而已,要是说出来,保不齐又
是一顿敲打。
“去了不要给我露怯,大大方方的,问你啥话,别答知道不?”其实对杜榆说道。
杜榆点,这次去白马寺竟然不是走着去了,让五叔直接用驴车送过去的,待遇也提高了,齐氏还画了一个饼给杜榆,要是她真的拿下来这个活儿,到时候给她买好吃的。
杜榆心道,您还真是哄小孩子,她可不是吃货。杜榆准备说贴心话,“我不要好吃的,到时候拿了钱,给爷和吃就好了。“
齐氏果然心花怒放,“哟,这还懂事了,那就好好的表现!”
齐氏是相信自己的孙能胜任的,还好,在这小丫
学认字和写字的时候,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然哪有今天的好事儿?
白马寺很快就到了,齐氏带着胡氏和杜榆七拐八拐的,拐到了一个僻静的厢房,这该是白马寺香客们歇息或者暂住的地方。门还站着一个婆子,见到了齐氏,竟然主动打起招呼来了,然后看了看杜榆,问道:“杜家婶子,这个就是你那个孙
?”
齐氏忙福了福身,笑着说道:“就是我那孙,您看咋样?”
“哟,长得挺白净的,不过要知道咋样,得进去试试才能说,杜家婶子,你跟着我去吧。”
齐氏又介绍胡氏是她儿媳,那婆子也笑着点
,没有说啥,一会儿杜榆被领进来了一个房间,又见到了一个三十来岁的媳
,这
穿的比那门
的婆子要好多了。
估计是个管事的,听那婆子说话,就也点了点,让
把笔墨纸砚给端了上来,意思是让杜榆写几个字,她要看看。
齐氏突然就紧张起来,这万一写不好,那这事不就没有指望了?
杜榆还真怕自己的给狠狠的说一句,‘给我好好写’,那样跟威胁一样,她不喜欢这样。
反正她什么水平就表现什么水平,一个五六岁的小姑娘,字估计也不会写的太好,她发挥正常就成了。
等杜榆放下笔,那媳仔细看了一下,有些意外,要知道她是打听了这个齐氏的底细的,不过是个乡下的婆子,听她说自家的孙
会写字,她还以为这齐氏是在吹牛。
要知道乡下就是男孩子读书都很少,更不用说孩子了,就他们府上,也是重男轻
的,姑娘家能写几个字就好了,不当睁眼瞎,这乡下
没有什么钱,难道还有钱教
孩儿读书?
这不是笑话吗?所以她今天本来就没有抱啥希望的,可是这个小姑娘是会写字的,而且写的好不错,在她这个年纪的,都是好的了。
这样她就放心了,她家小姐生了一场病,都来不及写佛经了,可是要是不写完,到时候在佛主面前供奉不上,那就成笑话了。
别的小姐也不完全是自己写,有的也是让自己的丫鬟代笔,可是这丫鬟写,也不算个什么了,所以他们就想了这个法子,小姐的祖母一向是怜贫扶弱,要知道这佛经有个穷家的小姑娘帮着写的,绝对会称赞小姐的。
又知道小姐是用自己的钱来帮着这小姑娘,更是会高看小姐一步,所以出点钱算什么?
齐氏很紧张,生怕家看不上自己孙
的字,胡氏倒是没有那么紧张,要是不成,他就带着自己的
儿回去呗,又不是非要赚这个钱不可。
结果那媳子点了点
,对大家说道:“好了,就让你孙
留下来吧,十天过后,你们过来接她。”
胡氏忙问道:“咋还要留下来呢,我闺从来没有在外面呆过。”
“我们把留下来,也是在这白马寺,这地方是我们长期住的地方,写佛经自然是要离佛主近才成。你们放心,我们家是县城米家,你到县城一打听就是了,若是还不信,可以问问这白马寺的主持,主持是出家
,总不会打诳语。”
开玩笑,这不留下来,谁知道是不是她本写的?这钱要是那么好赚,不就成了笑话了?
何况,这事儿已经找到了,她还要给老太太那边说说呢,让老太太那边也派个
过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