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实力的话,地字营也远超玄字营。
只是之前李寿将地字营的都派去了辽东,圣
最近有意进行第二次东征,李寿便想提前帮他搜罗
报。
现在看来,东征的事还不算太急,倒是平康这边,着实让担心。
这边李寿两子讨论着平康父
两个,那边平康和平宜也在说李寿。
“他就这么放过了?没有追究?”
平康听完平宜的回禀,有些不太相信。
这实在不是李十八的作风啊,这,太护短,哪怕是李其璜那一房的
,若是有
欺侮了,他也会站出来给
做主。
李其珏,虽然跟李寿有些私怨,但到底没有太大的仇恨,如今死的不明不白,身为大家长,李寿没道理不出手啊。
“李祐明坚持,李寿便没有继续追究。”平宜也有些犯嘀咕。
“不行,李十八素来狡诈,他嘴上说着不追究,心里还不定怎么想呢。”
平康沉着脸,冷声道:“不能再等了,咱们要抓紧时间行动。对了,那个老怪物松
了没有?”
平宜道:“李立德说了,只要我们帮他办成那件事,他便将戾帝藏金的线索告诉我们……”
第523章吐了
“这么说,戾帝藏金确有其事?”
平康郡王没有看到平宜眼底的担忧,兴奋的以拳击掌。
“应该是真的。”
平宜点点,全然没有父亲的兴奋,低声说道:“李立德说了,当年戾帝有意进行第三次东征,为了一雪前两次东征惨败的耻辱,戾帝不喜掏空了国库,打造了大批
良的器械、铠甲,粮
什么的也都准备得十分充足……”
而不幸的是,戾帝刚刚花光了国库的银钱,便发生了旱灾。河东、关中等几十个郡县都受了灾。
有了天灾,朝廷理当赈济。
奈何国库没了钱,拿什么赈灾。
再加上戾帝骄奢逸,宁肯自己私库的铜钱堆成山,也不肯拿出来填补国库的亏空。
灾民们过不下去了,自然要想办法活命。
左右都是个死,有些大胆的,脆心一横,举起家里的锄
造起了反。
就这样,前朝末期的民开始了。
紧接着就是那些带兵的大将们,也纷纷举起了“义旗”,以天为名,征讨无道君戾帝。
而郑家,并没有直接“起义”,而是以朝廷的名义,征讨“义军”,继而占据了大片疆土。
最后,取萧氏而代之!
战时,那些带兵的将军们,没少发财,就是先帝,也在带路党的指引下,抄没了前朝皇室的私库。
但,不知道是被有意隐瞒,还是大家只顾着金银财宝,却忽略了引发民
的根源——第三次东征所需要的军需物资。
至少先帝和当今两任皇帝都没有注意这件事。
他们没在意,却有留了心。
“镇北侯那个老匹夫果然有城府,这样的秘密,竟然在心里藏了这么多年。”平康啧啧有声的说道。
他中的镇北侯就是三皇子的外公,亦是大梁的开国老将。
戾帝藏金的事,也是他说出来的。
只是平康没想到,李立德居然真的知道戾帝藏金的下落。
他也是听三皇子说了一句,说当年负责东征事宜的那个户部侍郎是李家,平康才会想着去李立德
中探探风声。
谁承想,这一探,还真探着了。
“对了,他让你办的事,你办了没有?”
一想到这些制造良的兵器和铠甲,平康的心就一阵更加
冷,“若是失败了,咱们一家也就没了活路。死都死了,还怕李寿的报复?”
这话说得,很不好听,但却十分在理。
是啊,他们谋划的“大业”可是掉脑袋的事,成功了便是上
,失败了,则是死路一条。
最坏也就是个死,她还怕什么?
想通了这些,平宜也没了心理负担。其实,就算她怕,也来不及了,因为那已经动手了。
她,早已没有退路!
……
李其珏的死,就像是投湖中的一颗小石子,引起些许涟漪后,便再无声息。
他名下的财产被李祐明拿走了,只给那个庶子留了极少的一部分,其它的都被他收进了自己的私库。
对此,李寿并没有说什么。
只跟李祐明说了一句,“好歹给四叔留个根儿。”
李祐明老脸微红,他明白李寿的意思,无非就是怕他们一家故意苛待李其珏唯一的儿子。
一个弄不好,那孩子夭折了,李其珏可就真的绝后了。
“十八郎,四郎是我的儿子,我当然不会让他绝后。”
李祐明有些不好意思,虽然不要脸的事做多了,心理承受能力变得越来越强,但被个孙子辈的
说到脸上,他多少有些不自在。
“那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