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任,为了延寿,竟召方士宫炼丹,更是给他的病
雪上加霜,他的生命恐怕已进
了倒计时。
一个辉煌壮阔的时代,即将要过去。
下一个时代呢?它会是什么模样?
走下大殿外的石阶,李素步履沉重,抬不经意一扫,却见一道轻俏的身影静静地站在前方,双手
叉搭在小腹处,身子微微躬着,仍是那副小心翼翼的样子。
李素一愣,接着笑了。
“武姑娘,久违了。”
武氏显得比以前丰腴了一些,穿着淡绿色宫裙,发挽成高云髻,额
中间贴着三叶花钿,樱唇轻描胭红,比以前愈发美艳动
。
她的气色很不错,眉宇间飞扬着一种春风得意的味道,自从得到李治的重用后,她显然有种壮志得酬的兴奋。
见李素主动打招呼,武氏急忙屈膝行礼。
“婢拜见李公爷。”
李素笑道:“如今你已是东宫的属官,在我面前不可再自称婢,说出去让
笑话。”
武氏抿了抿唇,道:“婢是县公府出身,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在公爷面前自称
婢没什么不对。”
李素笑了笑,不在这个问题上纠缠。
“听太子殿下说,武姑娘在国事上帮了他不少,倒要恭喜武姑娘,可一展生平抱负了。”
武氏垂睑轻声道:“婢不过是帮殿下整理一下奏疏,并未帮上什么忙。”
李素笑道:“武姑娘自谦了,太子殿下年纪不大,难免缺乏阅历经验,有武姑娘在旁提点,会少犯很多错误,当初咱们约定过,你我皆是太子殿下倚重的,当用心尽力辅佐殿下,对你我来说,也算是一段佳话。”
武氏应是,忽然抬看着他,道:“刚才公爷与殿下相谈,
婢在殿外听到了。”
李素一愣,接着有些尴尬,仔细回想一下,刚才与李治聊天似乎没说她的坏话,于是不觉理直气壮起来,板起脸道:“偷听的习惯可不好啊,赶紧改了。”
武氏嘴角一勾,还是告了罪,然后道:“公爷对殿下说,希望他纳婢为侧妃?公爷果真是这么想的吗?”
李素似笑非笑道:“大家都是明白,不必试探了,你难道没这么想过吗?”
武氏脸色一僵,索放开了矜持,道:“
婢确实这样想过。”
李素点:“以你的野心,侧妃只怕也不是你的最终目标,你的目标是太子正妃,所以,成为殿下的侧妃是你的第一步,接下来,你就要与太子正妃掰腕子了,对吧?”
武氏苦笑:“公爷将婢想得太不堪了,也太不自量力了,太子正妃贤良淑德,她的背后更有太原王氏甚至整个山东士族为靠山,
婢何德何能,能将正妃扳倒?”
“所以,你的目标只是当太子殿下的侧妃?”
武氏摇:“
婢并不想当侧妃,只想有一个名正言顺的身份帮太子殿下分忧,
婢这半年来帮殿下处理奏疏,发现大唐中枢和地方官府里有许多愚蠢之辈,他们所思所见,竟不如
婢这个
子,
婢看在眼里,实在是心中焦急。”
李素含笑道:“难不成你想当三省宰相?”
武氏轻叹道:“只恨婢是
儿身,
不得朝堂,如果世
允许
子
朝为臣,
婢自问不逊须眉,做得不比任何
差,而现在,
婢却不得不藏在太子殿下背后,偷偷摸摸帮他处理国事,对
婢来说,心中尤觉憋屈难堪。”
李素思索片刻,缓缓道:“世道没有公平,这个现实我也无法改变,所以武姑娘帮殿下处理奏疏时还是小心一点,莫让外知道,否则传到陛下和朝臣们耳里,武姑娘
命堪忧,毕竟,朝政是不容许
子
手的,这是君臣的忌讳。”
武氏叹道:“婢知道,所以殿下每次批阅奏疏时,
婢只能以宫
的身份在旁侍候,以掩
耳目,可是
婢……实在是不甘心。”
李素笑道:“世事岂能尽如意?每个
活在世上都有不甘心的事,可这些不甘心的事大多数都只能忍着,除非自己有一天已经强大了,强大到可以改变规则了,武姑娘,你还年轻,还有很多时间留给你慢慢强大,到了那个时候,或许如今你觉得不甘心的事,便能亲手解决了。”
武氏疑惑地看着他:“公爷似乎对子
政并不反感?您……默许
婢帮殿下处理国事?”
“你与殿下在东宫里做什么,与我无关,这是宫闱之事,外臣不宜参与,至于你政,我并不支持也不反对,我在这世上更想做一个旁观者,躲在一旁事不关己看天下风起云涌,而武姑娘你,至少到现在并未做出祸害天下之事,我何必强加
涉?”
武氏垂沉默片刻,忽然道:“若有一
,
婢做了出格的事呢?公爷会怎样对我?”
李素笑道:“当然是除掉你呀,不然呢,难道请你吃大餐吗?”
话说得笑意吟吟,可武氏却忽然感到不寒而栗,不自觉地打了个哆嗦,抬看向李素,发现他的笑容仍是那么亲切和善,似乎刚才的这句话只是开了个小玩笑而已。
武氏背后渗出一身冷汗。
她并不蠢,她分得清什么是玩笑,什么是真话。
贝齿死死咬着下唇,武氏不服气地道:“如公爷刚才所说,若有一天,婢已经强大了,那时公爷恐怕已无法除掉
婢了吧?”
李素仍笑得很灿烂,甚至调皮地朝她眨眨眼:“你可以试试呀,猜一猜我究竟能不能除掉你。”
武氏如坠冰窖。
久违的无力感再次袭扰充斥心间。无论任何时候面对李素,她总觉得很无力,无论自己的地位是卑微还是风光,无论自己多么懂得伪装自己,在他面前都能被一眼看穿,然后,轻易地将她拿捏在手心里。
武氏努力挤出一丝笑容,试图挥去心中那浓浓的无力感。
“婢只是玩笑之语,公爷万莫当真。”
李素也笑:“我也是开玩笑的,辣手摧花之事,我可没过,你也莫当真。”
二对视一眼,然后各自行礼,告别。
…………
…………
走出东宫,李素脑子飞速转动。
李世民快不行了,新的时代即将到来,新的麻烦也快来了。
新朝未立,李素已不知不觉被卷进了漩涡的中心,未来朝堂上,长孙无忌等老臣为一强大的势力,李治后宫的武氏恐怕也不会太安分,自己如何在这纷
的局势中自保,或是击败敌
,这是李素目前要思考的问题。
还有一个最大的麻烦,就是王直手下的那势力,它已成了李素脖子上高悬的刀,一旦李世民驾崩,这把刀就会毫不留
地落下。
无声无息间,李世民似乎给他出了一个难题,他在用沉默的方式告诉李素,必须要在不捅窗户纸的前提下,将这
势力全部
给朝廷,否则,李素必然是死路一条。
出了东宫的宫门,方老五等部曲迎上前。
李素脚步一顿,道:“五叔,家中部曲里面派几个灵醒的有眼力的出来,夜不停跟着那个倭国的和尚道昭,将他每
一举一动都记下,回来告诉我。”
方老五应是。
接着方老五又面带难色道:“公爷,弟兄们抄刀杀都不在话下,可是跟踪这种活儿,他们怕是玩得不够利落,以前都没
过呀,若他们
砸了,还望公爷莫怪罪。”
李素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