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九三五年经过修改的印度政府组织法被颁布之后,整个英属印度的财政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保存,也就是说英属印度获得了一定程度上的自主权。
原来的英属印度要把所有财物都上给伦敦,从那之后,一部分财富就留在了英属印度。当然在战争时期比较特殊,英属印度就不要指望还能积累财富了。
但是现在战争结束了,英属印度的财政还是可以的,毕竟这是低权地区的优势。能够克服一部分的客观经济规律。
财富动心,现在本土的
况复杂,对英属印度还没有一个可行
意见,眼看到了年底,让这些绅士们守着英属印度的赋税,绅士们的压力很大。
一方面是不确定的未来,另外一个方面则是对所有都堪称庞大的财富。
这非常之令尴尬,大家可以像是平时那样,只拿自己所需要的那一部分,毕竟都是为了整个大英帝国服务,也不能竭泽而渔。
可现在英属印度的未来还不能够确定,苦心维持大英帝国的体面,就有最后财两空的后果,是细水长流还是赶快套现,在不确定的未来之下,很多
都倾向于后者。
但是艾伦威尔逊仍然反对大伙一起把钱一份就跑的想法,那是在明显不过的犯罪。
在直白不过的贪污,虽然在座每个都够枪毙十次,可是那毕竟是许可范围之内的,直接分了英属印度积累的财富,大家就要考虑移民了。
艾伦威尔逊表明,大家还是要为帝国服务,而且要掌握好方式方法。在兼顾个利益的同时,绝不能不为大英帝国考虑。
已经从本土造一番归来,挥动着苏格兰皇家银行存单的艾伦威尔逊,并没有显示出来高
一等,只是谦虚的表示有了可行
办法,那就是大建
“绅士们,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们要想想办法,有没有什么短时间内让各项指标都非常好看,但是不可持续的办法呢。毕竟如果英属印度某一天真的独立,我们希望看到的当然是,独立后的印度不如英属印度。”
艾伦威尔逊说出了自己的担心,“谁都不愿意看到独立后的殖民地越过越好不是么?如果印度独立之后展的非常好,那不是证明绅士们对印度的治理很差?”
“水泥钢铁都是可消耗品,黄金则不是,至于卢比嘛?本质上还是废纸一张。”孟加拉省行政长官想了一下道,“我们孟加拉地区,现在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两个宗教占据多数。大孟加拉西边的部分是重要的黄麻产地,东孟加拉则是英属印度的纺织业中心,所以我们孟加拉省阿萨姆省,只能在通上面做出建设了。”
艾伦威尔逊了然的点,大孟加拉地区是英属印度最重要的经济区,加尔各答长期是英属印度的行政中心,现在也是重镇,不能说没有展,只是赶不上德里的重要
被忽视了。
该地区的中心城市加尔各答被当初确立为英属印度临时都,此后更是逐渐展为全印度的商业中心。真正给加尔各答致命一击的,就是之后的印分治,印
分治之后,整体上的大孟加拉不复存在,而是分成了两个宗教不同的敌对国家。
黄麻产区和加工中心变成了两个国家,蒙顿就说过,一旦印
分治开始,东
基斯坦就会成为一个世界上最大的贫民窑。
但实际上孟加拉居住的地方作为整个次大6经济总量最大的地方,自然是有独到之处的,印
分治之后的
基斯坦,西
基斯坦几乎就是进
经济,钱哪来的呢?是东
基斯坦也就是再后来的孟加拉国出
创汇赚回来的。
因为东基斯坦一直付出却无法留下财富,长期不公平之下,最终造成了
基斯坦内讧的导火索。
孟加拉一直都是南亚的纺织中心,也是重要的黄麻产地。艾伦威尔逊对孟加拉省的行政长官问道,“尊敬的安德鲁先生,我想要知道大孟加拉的宗教比例。”
“和平教徒多一些,但是本质上孟加拉是一个民族,只不过是宗教不同。”孟加拉省行政长官回答道,“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实。”
其实时隔半年不见,英属印度也出现了一些变化,比如说孟加拉省的行政长官换了。还是有一部分的各省脑,在战争之后选择离开英属印度。
这一次艾伦威尔逊回来,至少现了有五六个行政长官出现了变动。一些已经离开了英属印度,另外一些
则是换了地方,不在原来的行省。
大建这个问题不是短时间能够讨论出来的,肯定要进行一定时间的讨论,然后制定出来成熟的计划。
这如果是在本土的话,艾伦威尔逊估计一个所谓的成熟计划出台,没有个一年半载是无法论证完成的,不过在英属印度嘛,摩拳擦掌的众多行政长官和专员,肯定用不了这么长时间。
虽然道理如此,可今天是肯定没有结果的,相反涉及到农业的想法就简单的多了。
伦爵士的
心准备下,团结而稳定的英属印度公务员群体,决定边吃边聊,毕竟谈的是所有
的吃饭问题,不吃饭怎么行呢?
农业问题虽然没有这么复杂,但是涉及到了吃饭问题,真正绅士到时候只会更加的慎重。
对于为了满足本土纺织业,有意在开春的时候,推广棉花种植,倒也不是全都是赞成声音,比如中央省的行政长官就对此抱有疑虑,“艾伦,其实今年的英属印度粮食生产况并不算乐观,虽然
旱的持续时间不长,但因为我们已经把粮食优先供应本土,现在英属印度各地的仓储其实是空的,如果气候不好的话,出现了粮食危机,就可能出现饥荒,孟加拉饥荒才过去没几年,会不会引起印度
的反弹?”
“为什么要反弹?农业就是靠天吃饭,印度不去怪天气,不怪自己懒惰,怪我们?”艾伦威尔逊拿着酒杯大惑不解道,“这简直是岂有此理,在说这么多粮仓在那,谁说是空的?印度
又不知道,它就是满的,英属印度有足够的粮食度过任何自然灾害。”
“满的?”格利特一怔,这从何说起?只是宣称是不行的,一旦出现了饥荒,到时候肯定需要粮食来平衡粮食价格,拿不出来怎么办?
“真到了那个时候,随便找几个把仓储烧掉,就说粮食遭到了一些
蓄意的
坏。比如说心里同
印度国民军的反英份子。再不行的话,可以推到穆盟身上嘛。”艾伦威尔逊说到这暗叹这真是好主意,把手中的威士忌倒进嘴里,算是对自己的夸奖。
至于推到印度国民军同者还是推到穆盟身上,要灵活
的看待问题,可以同时释放消息,对印度教徒说是穆盟
的,对
英阶层说是国民军同
者
的。
根据不同的立场,不同的群体自然会采信愿意相信的言论。
这又不是什么大问题,不过艾伦威尔逊还是补充道,“旁遮普省不要加到棉花种植的计划当中,这样粮仓稳定了,大家就不用担心了。”
格利特一听也觉得有些道理,自顾自的点道,“说的没错,以常理来说自然灾害不会连续两年到来。”
“说的很有道理,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不会连续出现两个灾年。如果真的出现了,印度就应该反省一下了,为什么他们的湿婆要如此惩罚印度
?肯定是印度
的信仰不坚定。”艾伦威尔逊面带笑容对着周围的同僚们调侃着。
“哈哈!”周围的行政长官和专员都开怀大笑,最后的晚餐,味道也是不错的。
艾伦威尔逊觉得,自己已经尽最大的可能考虑到了折中方案,所以才怀着善意没有让英属印度的粮仓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