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最新网址:www.wkzw.me,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龙腾小说 > 辣文肉文 > 我真是大昏君 > 第一百一十四章 警诫官商,“吏转官”之制

第一百一十四章 警诫官商,“吏转官”之制(1 / 2)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我在日本当剑圣 全球碎裂亿万份 我真的是反派啊 全球高武之我是傅昌鼎 我加载了恋爱游戏 被雷劈之后的我崛起了 这个明星在深山种田 从武侠剧开始 极道猎梦师 牧龙师

“江南富庶之地,也是有目共睹。”朱由校又加了一句后,却是话风突变,加重了语气,“然江南士绅拖欠国课,最为严重;偷税漏税,也以江南商贾为最,却是为何?”

唐默和夏中时吃了一惊,赶忙跪倒,禀奏道:“万岁明鉴,作犯科之辈非是我等,我等亦万万不敢偷税漏税。”

朱由校垂下眼帘,淡淡地说道:“朕不是昏君,尔等若是不堪,还能宫觐见,还能坐在这里吗?”

唐默和夏中时地叩下去,齐声道:“万岁英明。”

朱由校并没有马上叫这两起来,而是继续沉声说道:“朕知道这是官员与商贾勾结的结果,也有一些官员是商故意拉拢资助,以便得到庇护,或是谋取利益。”

露出几分讽嘲的冷笑,朱由校说道:“三十税一呀,高嘛?即便如此低,还要偷漏,还文风鼎盛,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啦?”

唐默和夏中时不敢说话,额沁出了层层冷汗,也或许是羞愧难当。

“朝廷每每欲增加商税,不用商贾声,自有官员极力阻挠。所谓的‘不与民争利’,不过是借商自肥,简直是厚颜无耻。若真是为百姓着想,那些从土里刨食儿吃的农民,怎么没为他们说话?”

“朕今说的话,明天就会在《大明论坛》上刊载。让那些官不官商不商的混蛋看看,也让天下都知道他们的嘴脸。”

皇帝似乎泄完了郁闷,接过宫奉上的茶水喝着,长长地吐出了一气,才说道:“你们两个起来吧!”

“微臣(民)谢万岁隆恩。”唐默和夏中时叩后,才坐回绣墩,比刚才还要恭谨小心。

朱由校思考了一会儿,抬说道:“朕在商会里安排监察官员,不仅仅是对你们的监督,更是为你们排忧解难。哪个官员敢借职权敲诈为难你们,他们自会帮你们处理。对了,这几位监察官员,会兼御史衔,以便行事。”

明代改御史台为都察院之后,其中既有品级高、声望重的官员,又有一大批品级低、权力大的官员。

这样既保持了监察制度“以卑察尊”的原则,又提高了监察机构的威慑力,使监察机构能够真正挥作用。

而皇帝派往各地的总督、提督、巡抚、经略、总理等大员,一般都会兼都御史衔,方便行事,但不理都察院事。

朱由校给吴铮、杨润民、郑芝龙三加上御史衔,品级虽不高,却成为了皇帝耳目风纪之臣,对官员的威慑力很大。

“以后朝廷还会加大纠劾官员的力度,增加监察官员。”朱由校冷笑了一声,说道:“你们只管在商言商,奉公守法,贪婪盘剥的官员,朝廷自会从严惩处。”

“万岁英明。”李旦等躬身拱手,马奉上。

以前商不愿纳商税,有自身贪鄙的原因,也有孝敬打点了官员,再税觉得亏的心思。

现在,皇帝已经敞开了说,会派为他们保驾护航。

不管有没有官员盘剥手,商税也是一定要上缴朝廷的。而那些不法官员,结局肯定不会好,皇帝所说的从严,轻则流放,重则砍,可不是说说而已。

李旦、吴大章等,包括唐默、夏中时,都暗自松了气。以前的顾虑虽未完全消除,面对贪渎官员时,却有了几分底气。

看来皇帝是要来真的,准备对勾结商的官员进行打击了。

而商会,既能上书,又有兼御史衔的监察官员坐镇,成为皇帝打击官员的一个渠道,也是显而易见的。

“接下来,朕要办几件差使。”朱由校伸手点了点,说道:“办好了,于国于民有利,对你们来说,也能赚到钱。”

皇帝要办差使,这是信任,是荣誉,可不会被看作役使。这就是封建时代的特点,朱由校越来越明白当时的思维特点。

…………………….

《大明论坛》作为朝廷的喉舌,政策的风向标,已经为大众所熟知,并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比如严惩拖欠隐漏赋税的士绅,以及在清屯充饷中的一些阻挠者,经过《大明论坛》的刊载宣传,极大地震慑了其余。

如果没有报纸,某某被抄家流放,甚至是被就地正法,不知道何时才能扩散开来,或许也没关心某个县的某个土财主的罪和被杀。

所以,新一期的报纸上所刊载的商会觐见、皇帝圣训,很快就在大明掀起了巨大的震动。

官商勾结不是什么新问题,甚至可以说在太祖洪武一朝之后,便又重新开始出现。明朝中期之后,则更是篷勃展、益壮大。

对于越来越强大的官商集团,大明皇帝并没有坐视。从嘉靖开始,到天启皇帝,展开持续了近百年的君臣争斗。

万历“贪鄙”,张居正的名声也不好。原因很简单,触动了官商集团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大肆诋毁和肆意污蔑。

现在,少年皇帝又继承了万历爷爷的“贪鄙”品质,准备完成爷爷的遗志,把“皇上珠玉”进行到底。

骄纵不法,贪冒无已,利欲熏心,贪婪无耻……少年皇帝对官商的恶意满满,通过这些毫不留的斥骂,昭然若揭地表现了出来。

皇帝这是又要下手了呀!有惶惶不安,有幸灾乐祸,有忿恨相当,也有事不关己。

也就在这一期的报纸上,还有一个轰动的消息,在官场上引起了巨大的震动。

吏治,吏治,是朱由校一直在搅尽脑汁要解决的问题。而吏转官的章程推出,则代表着他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吏治”嘛,说得多清楚,差不多就是“胥吏”的治理。

可以说朱由校的认识提高了,目光却下沉了,注意到了地方政治的最底层——那些永无出息的胥吏。

其实,这也是朱由校的现代思维在影响着他。如同封建时代所分的“士农工商”这四民分野,在他看来,只是从业不同,并没有谁高谁下。

同样的,他觉官和吏不都是政府公务员嘛,凭什么要分流和不流,凭什么要给“吏”加上诸多的歧视规定,让他们永无出

而从办事能力来看,科举出身的官员哪有胥吏纯熟?说白了,官是管的。吏则是活儿的,具有专门知识,属于技术官僚。

不能说胥吏好了,天下就治。但处于基层的胥吏,却正是政策能否落到实处的关键所在。

“朝廷拟定‘吏转官’常制,任职两年以上、无污迹……朝廷拟取消‘吏不得科举、无出身’等限制,以及‘官吏流品’之分……”

官吏殊途,主要原因便在于中国历史上的流品观念。比如教书的先生,衙门里的办事文员,现代看来是职业不同。但在古代,却在行业与行业之间,又分出了清浊高下。

再比如文武官员,虽然都是官,官阶品级也可能相等。但有流品作怪,文官武官在们心目中却又有分别。

所以,打“流品”观念,也是朱由校的远考虑。否则,虽然他是文武并重,但官场上、社会上的思维和看法,却是背道而驰。

阶级可以有,流品要消除。尽管改变们的思维,改变历史形成的传统观念,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可你不去开始,永远也不可能有改变。

当然,使胥吏有了出的机会和空间,并不是就能使胥吏都自上进,但朱由校也并没有这样的奢望。

就象给官员加了俸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本站必读
新书推荐: 爆乳女部下的乳交榨精阴谋 台风天意外肏了亲生女儿这件事 海外母子系列-052春深秘戏录. 恶堕圣女有人来拯救吗 老婆外遇的日子 宠溺 人妻情欲日记之林夕瑶的美国签证 红楼之挽天倾难挽人心 聪明的女婿 小凤的性爱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