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
;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皇帝几年来任用重用的都是忠勇之臣,光如此还不够,在待遇上也没亏待过他们。
这样以诚相待,又岂能换不来将领的拼命死战?更别说是在那个时代,忠君
国是同样的概念,是身为臣子的第一本分。
当然,不排除有狼心狗肺的家伙,但那是个例,不会影响到平辽灭
的大业。
而建
在海城惨败后,明军士气旺盛,就如同打顺风仗那样的气势陡涨。特别是中高级军官,更是想抓住建功立业的机会。
毛文龙决定大举进攻鸦鹘关,打通前往赫图阿拉的道路,在辽沈建
赶到前端掉其老巢。
计划布置得周密细致,兵力也是十分的充足。只不过,限于通讯的度,他并不知道鸦鹘关的守军已剩不多。
刘兴祚、孔有德的骑兵,以小队渗透进建州的明军,还有毛承禄所率的混成协,
进赫图阿拉,迫使阿济格率部增援,使得鸦鹘关守卫空虚。
尽管出乎意料,但目的达到就是成功。就算是重拳打在了棉花上,可鸦鹘关被攻取,东江镇全军杀
建州,已经宣告了建
老巢被端,成了丧家之犬。
………………….
海城大胜后,熊廷弼统率全军继续北上,进攻鞍山。
当时的鞍山名为鞍山驿,听名字便知道是个不大的地方。没有
壕高墙,建虏直接弃守,显然是与海城作了比较后,做出的选择。
明军继续向北推进,度不算快。因为熊廷弼还想着让建
产生侥幸心理,在辽沈与明军进行攻防作战。
在辽沈作战,明军的补给线不会拉得太长,也更有利于四面合围,一举歼灭。
熊廷弼最担心的还是建虏尽弃城池,向北方逃窜。
虽然这对于明军来说,省了攻打城池的力气,也光复了辽土。但从长远来看,却还是一大隐患。
但当熊廷弼看到建虏大踏步后退,并尽迁其民时,立刻意识到他的设想恐怕落空了。
他马上松开了对骑兵的约束,曹文诏的飞骑加上数千枪骑疾北上,步兵也加快了行进度,直扑辽阳。
…………………………….分隔线……………………………………
裹脚的起源有数种说法,最早的是隋朝,最晚的是北宋。
到了明朝,裹脚的一般都是大家闺秀,普通百姓间没有兴起。而且,明朝皇室不裹脚,宫
有裹脚的
宫都要放足。
据说太祖的马皇后是大脚,宫中便不许裹脚,皇后、妃嫔皆是如此。
平辽大战已经开始,京城还没接到海城大胜的消息,但皇帝却没闲着,显然已是等不得了。
大明
子严禁裹脚,已裹脚的全部放足,若有违反,严惩!
圣旨下得相当突然,没有
明白皇帝怎么又盯上了
的脚?不管你怎么想,哪怕是皇帝心血来
,也得执行。
可皇帝显然不光是注意到了
的裹脚,还关注了更多的弊政,或者说是封建社会的恶政。
“民、军、商、匠、儒、医、盐、乐、役等籍别,本无贵贱之分,
业不同而已,且皆为大明子民。朕登基以来,兴利除弊,以实心、行实政,今俱令削除其籍,改为良民……”
古代的“籍”,指的是役籍,即一个
及其祖先所从事的职业类别。一旦定为某一个籍,就不能随意更改。
比如匠户,定下来就得世代为业,不能从事其他的行业。
还有乐籍,是永乐大帝夺权成功后,把拥护建文帝的官员的妻
罚
教坊司,充当官
。
而按照皇帝的说法,这些
也算是忠臣的后代,早应该让他们“开豁为良”。
其实,在明仁宗朱高炽即位后,有感于前朝刑法过重,废除了一些酷刑和贱民制度。
但朱高炽仅仅在位十个月,还没来得及大规模平反,就驾崩了。所以,大量的贱民没有等来天降甘霖,继续生活在黑暗之中,而且永无出
之
。
秦汉以来都是以
的身份来划定良贱,但后来的朝代对于良贱的定义和概念有了根本的转变,即以职业划分良贱。
正因为所谓“因业而贱”,简单地除豁贱民也就仅仅停留在法律的层面。对广大贱户来说,只要其贱业一
未改,他们的贱民地位就一
难除。
而皇帝正是看明白了根缘,才提出“
业不同,不分贵贱”。
掏大粪的需要不,既然需要,你还把
家划为贱民?在后世,****还跟
家握手呢!
还有皂隶,应该是政府工作
员吧,可也是属于贱籍,这本身就矛盾。
正因为行行业业都需要有
,皇帝才没定下什么“改业为良民”的限制。
你要是想
,就还
老本行,但已不是贱籍。至于
们的思想转变,那本来就不是靠一道圣旨能够扭转的,需要很长的时间。
“万岁,贱民对吾皇感恩戴德,令之下
,
皆流涕。”刑部尚书薛贞马
奉上,
却毫不作伪。
朕的圣旨刚下,地方上还未执行,反应哪有那么快。
皇帝知道这话不实,但听着心里舒服。而且,等到政策执行到位,那些贱民确实应该有这样的反应。
“薛卿,现在既有法可依,那就有法必依。”皇帝故作矜持,伸手点了点薛贞呈上的奏疏,说道:“执法必严,违法必纠。嗯,此案处置得很好。”
能通过正常渠道进行处置,皇帝也不想动用厂卫。而薛贞
体圣意,对京中权贵及其子
的违法犯罪,从不姑息。
所以,薛贞不仅会拍马
,办起事来皇帝也称心,已经屡获嘉奖,正信心十足地走在
阁的道路上。
“微臣本分,万岁过奖了。”薛贞躬身谢恩,又不忘提醒道:“启奏万岁,浙江之惰民,苏州之丐户,
业与乐籍无异,亦可豁贱为良。”
皇帝微微颌,说道:“朕知道。还有徽州的伴当,宁国的世仆,广东的疍民,朕都要豁免其贱籍,只不过要一步一步来。”
“万岁英明,是微臣
切了。”薛贞再度躬身。
皇帝淡淡一笑,摆了下手,表示不以为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