噩耗还在传来,真应了那句话“福不双至,祸不单行”。
而还有一句俗话:走背字的时候,喝凉水都塞牙。也相当地贴切,正是建
如今的写照。
历史上明亡于清,归结于大明气数已尽,其实也有些道理。在几次关键的战役中,运气都吊诡地偏向于建虏,很是令
费解。
现在,在英明武的天启帝的领导下,终于把大明的气运又夺了回来。反过来,压得建喘不过气。
叶赫部贝勒布尔杭武之子库,率叶赫族
反叛,擒拿五贝勒莽古尔泰,并内应外合,助明军攻
尚间崖。
消息并不完全,代善等并不知道这其中起到最大作用的是毫不起眼的冷僧机。
骗莽古尔泰的是他,与满桂所部联系的是他,说服库等叶赫部众的是他,帮明军攻
吉林崖的也是他。
这个历史上靠出卖主莽古济而加官晋爵的家伙,到底还是本
难移,又抓住了机会。
尚间崖的失守,使得界藩城的阻击变得更加艰难。不仅腹背受敌,一旦明军继续,建虏有被切断退路,全军覆没的危险。
代善急忙调动正黄旗马,抵挡北路明军,确保退路安全,又严厉督促军民加快撤退度。
至此,建的有序撤退完全被打
,陷
了仓惶而逃的惨况。
激战在三个战场展开,一是尚间崖,一是界藩城吉林崖,另外便是阻遏拖延明军骑兵的追杀。
轰,轰,轰……
连续的炸震耳欲聋,在山间轰鸣回响,久久不散。
东江镇再次炮击后,步兵在盾牌手的掩护下,喊杀着又冲了上来。
“放箭!”皇太极战刀向前挥舞,嚎叫着指挥。
箭矢密密麻麻,在空中掠过,借着山势,居高临下还占据着程的优势。
不时有明军倒下,但更多的明军还是近阵地,进
到火枪的
程之内。
木盾屹立如墙,明军火枪兵以此为掩护和依托,向着敌开火
击。枪声阵阵,白烟升腾,双方又进
到了面对面的火力
锋。
炮弹不时飞来,砸在建阵地上,片刻后火光迸现,碎石弹片横飞。
尽管建是在防守,但明军倚仗火器优势,在进攻当中并不比建
的伤亡要大。
皇太极心中悲凉,这场防御战完全是在拼力,每多伤亡一个
真勇士,
后就少一分重振崛起的机会。
但拼光了也要守,大队军民还未完全通过此地,
真勇士在用生命为族
争取着存续的希望。
真勇士?!皇太极的瞳孔收缩了一下,远处建州卫指挥使的旗帜刺痛了他的眼睛。
激的铅弹,纷飞的箭矢,进攻的不仅有明军,还有
真
。
那个纳拉忠明,趁着后金风雨飘摇,着实用明廷给予的名,和自己叶赫部的身份,拉拢了不少真夷。
特别是海城大败,辽阳失守后,不仅是叶赫部的,什么哈达、辉、乌拉部。本已经灭亡,应该湮没于历史的,又死灰复燃,象饿狼般地反噬建州真。
能擒杀后金高官自然更好,砍下建州真
的级,也能向明军邀功反正,为族
在辽东争得块生存之地。
皇太极心里清楚,不仅仅是这些真部的后裔,还有不少建州
真也改名换姓,冒充其他
真部落,投向了明军。
大难临各自飞,曾经齐心协力的强盗集团分崩离析,充分显示出了真实的
。
轰!炸近在咫尺,虽有亲兵护卫,皇太极也被震得耳朵嗡嗡作响,脑袋一阵晕眩。
轰,轰!炸连续响起,激起了几声惨叫哀嚎。
半晌,皇太极才站起身,推开贴身护卫,目是倒毙的阿台杲。
这个随他征战多年的勇士,凄惨地倒在地上,弹片嵌在他的额,血汩汩流出。
明军的炮火凶猛,若非如此,怎能压制大金军队。
皇太极皱着眉,转开目光,继续指挥作战。
如果他经历了海城之战,见识了真正的火炮齐轰,应该对现在遭到的炮击感到庆幸。
东江镇在火炮数量上,只有辽南主力的三分之一,每个混成协只有六门野战炮、十二门佛朗机、二十门大明重迫。此次算是全军出动,一共也就百门左右。
可即便如此,也是皇太极等建虏没有见识过的。
明军在寨墙下,就停留在火枪的程之内,与建虏展开对
。铅弹如雨,打得寨墙碎屑横飞。
野战炮和佛朗机也推了上来,火力骤然加强,压得建虏抬不起。
“怎么还没过完?损失太大了,这边要顶不住了。”皇太极怒地嚎叫着,又派出士兵去催促。
明军不再后退整队,而是撤下伤员,换上士兵。这意味着攻击的持续,不给敌以喘息之机。
野战火炮的实心炮弹不断砸在寨墙、寨门,尽管寨门已经堵死,可寨墙能够坚持多久,皇太极也没有太大的信心。
而且,明军后队正往前搬运云梯,准备猛攻。按照寨中的兵力,以及敌的火力,皇太极知道坚守不了太久。
界藩城外,毛文龙亲自指挥着进攻。经过两天的消耗,他已经看出建虏撑不了太久。
“曹将军。”放下望远镜,毛文龙冲着骑马赶来的曹文诏微笑颌,随意地问道:“粮物资都准备好了?”
曹文诏拱了拱手,说道:“足够马七天之用。”
七天!也就是能追杀三天,还够返程之用。
毛文龙微微一笑,说道:“三天追杀,二百里应该有了。建的军民大队,行动缓慢,定然损失惨重。”
曹文诏信心十足,点微笑,说道:“纵是不能灭亡建
,也要杀他个
滚滚。”
停顿了一下,他又补充道:“周将军的骑兵,满将军的骑兵,再加上我部,已不是建能够抵挡的。”
光是飞骑,辽南、辽东、辽北三个集团,就已经达到了一万三四千,再加上从各部抽调出来的枪骑,近三万铁骑,足够把建追杀得狼狈不堪。